第二十八章 金陵当年风月
金陵依旧繁华,朝中起起落落。来了些人,又走了些人,金陵的大户人家也易了姓,只有天始终是那片天。
李群和沈菊年带着两个孩子在客栈里住下,不多久便有人持了帖子前来,说是公主府的人。四人便又跟那人去了趟公主府。
玉宁公主看上去有些憔悴。“父皇虽然对不起母后,但他始终很疼我。”玉宁公主叹了口气,“如今万事皆休,没能见他最后一面,是我最大的遗憾。”
“公主节哀顺变。”她也曾被人说过这四个字,那时候觉得这四个字很空,可是轮到自己,除了这四个字也不知道说什么。
“算了,事已至此。”玉宁公主苦笑着摇摇头。“我看开了,以后这金陵,再没有什么让我牵挂的了。”
沈菊年眼神一动。
玉宁公主意会地说道:“萧……萧太后近来十分憔悴,我已经让人通报,说你们回了金陵。你想什么时候去看她?”
“什么时候方便?”沈菊年问道。
“都可以。明天吗?”
沈菊年心上一紧。“就明天吧。”
不知为何,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许久不见,也不知道她如今怎样了。
如今的沈菊年,有疼她爱她的丈夫。有聪明伶俐的孩子,有一群知己好友,可是她心里仍然记着当年的萧娉婷。或许是因为那时候自己仍是个孩子,她是自己第一个当成朋友的人。
第二天,沈菊年便只身跟着玉宁公主进了宫。李群带着孩子出去逛街,见识金陵的繁华。
皇宫深且远,一路又是车又是轿,走了许久,才听玉宁公主说:“到了,就是这里。”
同样是雕龙纹凤的宫殿,看不出与其他的有什么差别。宦官通报过后,玉宁公主对沈菊年说,“你自己进去吧,你们有体己话说,我在不方便。”
沈菊年感激地笑了笑。
玉宁公主又道:“我去见我弟弟,届时你若要离宫,太后会安排人送你出宫的。”
玉宁公主离开后,沈菊年深呼吸一口气,推门进了幽深得照不进一丝阳光的宫殿。
殿中一个宫人也没有,只有一个单薄的身影在缭绕的烟雾中看得不甚真切。
殿门在身后缓缓关上,殿中又暗了几分,沈菊年向那身影走去,忽地看到那身影一动,向自己走来。
“菊年,你来了。”
那声音含着笑,但听着却有深深的疲倦与沧桑。
“太后……”
沈菊年看着渐渐清晰的容颜,声音突然哽咽。
萧娉婷的容貌没有太大变化。但有时候,人的变化不是由脸体现,而是眼睛、气质、神韵。
当年的萧娉婷,跳脱如火焰,如今,却仿佛烧得只剩下灰烬了。
“别叫我太后。”萧娉婷走到她面前,握住她的手,微笑道,“还叫我的名字。”
沈菊年怅然一叹,勉强露出一个微笑。“娉婷。”
萧娉婷拉着她的手,走回内室。“很久没有人喊我的名字了。你走了,四哥也走了……”
沈菊年心里难过得像被人攥住了,声音因哽咽而沙哑。“娉婷,你这些年还好吗?”
萧娉婷笑着说:“很好啊,好极了。”拉着沈菊年在软榻边上坐下,软榻上躺着个小男孩,睡得香甜,鼻翼微动,努了努嘴,甚是可爱。
萧娉婷轻轻抚着他的背,低声对沈菊年道:“菊年。这是昀儿,我的孩子。”
沈菊年看着他,柔声道:“他长得真好。”
“嗯。”萧娉婷的嘴角勾了起来,“他长得像他父亲。”
沈菊年一怔,再去看那孩子的眉眼,却发现自己想不起来皇帝的样貌。但是看萧娉婷的神情,沈菊年道:“你很爱他的父亲。”
萧娉婷点了点头。“是啊,很爱。可是他走了。”
原来,她竟然爱着皇帝吗?
阴错阳差入了宫,却将错就错爱上了皇帝?可惜,还是年纪轻轻守了寡。
沈菊年还是像小时候那样,抱着她的肩膀,轻轻拍着,安慰她。“娉婷……”节哀顺变四个字,却说不出来了。
“菊年,我们姐妹很久没有见面了。今天就留在宫里吧。”萧娉婷颤抖着抓住她的手臂,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的浮木。
“好,我留下来。”
萧娉婷派人去公主府传了话,留沈菊年在宫里夜宿。昀儿悠悠醒来,揉着眼睛道:“母后,你不难过了吗?”
他是来安慰母后的,结果自己却睡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