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明朝小夫妻 > 第九十一章 杳无音信

底色 字色 字号

明朝小夫妻:第九十一章 杳无音信(2/2)


    ……

    关于珍娘姐弟的这些情况,定国公府是没有人知道的。定国公府刚刚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平复下来,一切慢慢走上正轨。

    李怡和薛敏成为新的定国公和定国公夫人,而且他们即将奔赴边关,正在收拾行装。夫人——现在应该是老夫人了——到慈宁宫去了一趟,恳请钟太后将李怡夫妇的三个孩子留在京城,太后答应了,并且代皇帝承诺,今后定国公府,只要有一个人去了边关,那么其他的人都可以留在京城,并且今后不管发生什么事,定国公的爵位都由李家人永久承袭,绝不更改。

    李慎心里十分不忍,因为他的大哥大嫂已经镇守边关多年,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再去那么艰苦而危险的地方了,于是自告奋勇要代替他们。可是皇帝驳回了他的请求,理由是他在边关的作战经验远不及李怡,而且薛敏也几乎无人能够代替,比如说,不会武功不懂兵书的谢锦书,能够代替女将军薛敏吗?李慎无奈,只得叮嘱大哥大嫂要万事小心,并且承诺一定照顾好他们的三个孩子。

    谢锦书看着一身戎装的薛敏,心里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只是拉着薛敏的手,叮嘱她一定要常写信来。

    薛敏大概已经习惯了戎马倥偬的生活,并没有半点哀戚之色,反而笑着安慰谢锦书不要难过,说如果边关平静下来,他们就会回到京城住一段时间的。还叮嘱谢锦书,如果三个孩子淘气不听话,只管狠狠教训,不用顾忌什么,尤其是承祖,身为长孙,一定要严加管教。

    谢锦书不禁咋舌道:“大嫂,虽然承祖将来要做定国公,可也不用这样严厉,他已经很优秀了,比起其他的孩子们来说,已经颇具长兄风范了。”

    薛敏说:“你不知道,承祖这孩子,没有人管着,比谁都淘气。”

    谢锦书只好答应每天严格管束承祖。承祖在一旁听着,面色严肃,看不出来对母亲的这番叮嘱有任何异议,可谢锦书一错眼,却看见他和身后的弟弟妹妹们挤眉弄眼,当然,是趁薛敏不注意的时候。谢锦书不禁暗笑,心想孩子毕竟是孩子,淘气的天性是改不了的。不过也觉得承祖这个样子十分可爱,毕竟没有在这样严格的教育之下失去童心。

    皇帝赐了酒之后,李怡夫妇率领着千军万马出发了。

    看着远去的李怡夫妇,谢锦书不禁心酸,心里默默祈祷着,希望李怡的命运和他的父亲不同,能够从边关平安回来,身体健康,在京城颐养天年。

    送走了李怡夫妇之后,李慎也开始忙碌了,因为三年一次的科考即将开始,他被皇帝委以重任,成为选拔武官的主考官。皇帝叮嘱他,这次一定要选出几个武功出类拔萃、人品忠厚正直的才俊,委以重任,而且要宁缺毋滥,所以李慎这次担任主考官责任重大。皇帝说了,要是选出来的人以后出了问题,李慎要受株连的。

    李慎回到家,一脸肃然。

    谢锦书给他端来了参茶:“今天心情不好?”

    李慎叹了口气,将事情说了一遍:“虽说这是陛下对我的信任,可人心难测,我只能分出来武功和用兵的优劣,至于这人品,我哪里说得准?何况人是会变得,今天老实忠厚,说不定明天一朝得势就变得唯利是图了呢。”

    谢锦书也不明白皇帝是什么意思,只得安慰李慎:“也许陛下只是这么一说,他岂会不知道时势造英雄的道理?他不过是叫你不要马虎罢了。”

    “我哪里敢有半点马虎?”李慎抿了一口参茶,将茶盅放在桌子上,“这些年来,为朝廷办事,我哪一件不是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疏忽?”

    谢锦书叹道:“所以说伴君如伴虎啊,真不如做个普通百姓,逍遥山水之间,反而清闲自在。”

    李慎说:“我何尝不想清闲自在,可是定国公府的祖训,李家子孙一定要为国家效力,死而后已,你看大哥大嫂不是仍旧去了边关吗?我天天都睡不踏实,祈求佛祖保佑他们平安无事。算了,先把这件事办好再说吧。”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