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感念江夫人拿她当自己人,也讲了心里话:“家中无钱,依着媳妇,自然不愿意开销这笔银子,但一来老夫人长辈,我这做孙媳的不能忤逆她,二来昨日相公已经应允老夫人,不好反悔。”
江夫人听得她是听从自个儿子的意思,没得话讲,只在心中可惜这六两银子。
老夫人给新买的丫头取名为冬儿。取冬瓜之意,她将人叫到跟前亲自教授规矩。许久没有贴身婢女,自然要耍一耍威风,她正讲得起劲,听门外赵大元家的唤“老太爷”,她怕江夫人乱讲,丢下冬儿疾步迎出去。
老太爷一路与老夫人到上房,见房中忤着一个“冬瓜”,唬了一跳,厉声问:“哪来的小丫头?”
冬儿吓的赶紧跪下磕头,称自个儿是老夫人新买的贴身婢女。
老夫人摆手让冬儿出去。垂首望着自个儿的脚面,道:“你休要恼,是白圭见我富贵了大半辈子,临老连个贴身婢女都无,着实凄凉,买来孝敬我的。”
老太爷只是不信:“吃饭都无钱,白圭哪来的银子买婢女?是你非要讨要,他才买来的罢?”
老夫人心虚,口中就少了理直气壮的气势:“你不信就去问白圭。”
老太爷看了她一时,认为她不会撒这种随时都会被揭穿的谎,也就信了,大踏步的走了出去。
老夫人吁了一口气,拍了胸脯好一时,心跳才平复。
晚上桌上,江老爷见老夫人身后立着一个婢女,眼中一亮,好不容易挨到饭毕,悄悄问老夫人:“娘,婢女买来了?”
“你已经看见,还来问我做甚么?”老夫人顿了顿,又唠叨起来,“你要试一试隐疾可治好,寻你媳妇去就是,何必让我费尽心思买婢女?”
江老爷不耐烦的道:“娘又不是不知白圭他娘待我像仇人一般,还来讲这些做甚么?”看老夫人神色不虞,又道,“娘花光私房替我治病,不就是为了让我为江家添子嗣么?这次我一定让娘如愿以偿就是。”
老夫人听到“子嗣”,余下的唠叨都放回了腹中,嘱咐儿子:“你小心一点,莫要让你父亲跟你媳妇知晓。”
江老爷就觉的坐不下去,寻了个由头,溜了出去。
却说栀子从古井巷回家,方拿出针线做了两针,突然无比的怀念水煮鱼的味道,就唤来夏欢,让她赶紧去菜市买一条大鱼回来。
夏欢听得买鱼是为了做水煮鱼。很是为难:“少奶奶,奴婢从未做过水煮鱼……奴婢买完鱼,顺便去古井巷一趟,让温嫂子过来做,可好?”
温嫂子过来做自然再好不过,但想到要惊动许多人,栀子便将主意打消,道:“不用,你来烧火,我来做就是。”
过了不一阵,夏欢就将鱼买回,杀好切片,然后洗净锅灶,这才请栀子过去掌勺。
这道菜栀子前世研究了许久,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才发现关键是在最后浇油时所用的辣椒面和花椒上,辣椒面一定要是用炒制之后的辣椒磨成,而花椒则要用晾干的青花椒。
一刻钟之后,一大盆油汪汪红彤彤的水煮鱼便已做得,还有一锅鱼头汤在灶上熬着。
满屋子麻辣鲜香,虽还不到饭时,栀子却已经忍不住,匀出一份端到房中大快朵颐,吃完,还觉不过瘾,想了想,命夏欢再去买一条鱼回来,自个儿将方才剩下的一份又端来吃。
夏欢回来,见一大盆水煮鱼见了底,惊诧的双眼都快瞪出来:“少奶奶,这么大一盆你全吃了?”
栀子嗔道:“你这话问的,我不是全吃了,难不成倒了?”
夏欢依旧是满面的难以置信:“可……少奶奶平日只吃一小碗饭的。”
栀子一想也是,这样大的一盆鱼,往日她几顿都未必吃得完。她想了许久,终于找出缘故:“肯定是我很久没吃过水煮鱼,这才吃的多些。”
“少奶奶讲的是。”夏欢道,“不过最近少奶奶胃口很好,昨晚上多吃了一碗饭,今日早上不仅多喝了一碗粥,还多吃了一只馒头。”
栀子见她就差掰着指头数了,好笑道:“你的手艺日渐长进,我自然就吃得多了。”
夏欢得了夸赞,嘿嘿一笑,高高兴兴的去厨房杀鱼。
一连几日,栀子的胃口都出奇的好,饭量蹭蹭的往上涨,就连江白圭都瞧出了不同。
——米辣做的水煮鱼真的很正宗哦(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