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男财女:第一百七十一章 发家致富(六)(2/2)
转眼进了腊月,栀子开始忙着过年的一应事宜,今年几家人都来了成都府,倒省去了备节礼这一项。这日她正在院中翻晒腊肉,江白圭缩着手进门来,见了栀子将手一扬。露出一张请帖来:“娘子,钟大人请咱们晚上过府吃酒。”
栀子奇道:“咱们来成都府一年,钟家请客的次数一只手的指头都能数的过来,今日请客,莫不是有甚么天大的喜事?”
江白圭捧着手哈气:“娘子还真猜着了,钟大人正月就要入京述职,不过京城早有消息传来,钟大人这次肯定是要高升的。”
栀子丢下手中的腊肉,拉江白圭进房,钟知府高升她不关心,她关心的是何人来接替知府一职。
江白圭亦是摇头:“谁人知道呢!鲁子问最近不大来信。京中的消息我一点也不知,说来,刑庭一职也空了两月,也不知为何迟迟不见有消息传来。”
晚间钟知府家设了两桌,栀子、钟知府并几个书吏娘子一桌。钟知府夫人虽是主人,但并未将几个书吏娘子放在眼中,与她们讲话一直淡淡的,那几个书吏娘子坐着难受,吃过没多久,就都称有事告辞离去。
待几人走了,栀子也要告辞,钟知府夫人热情的留她坐下,又与她斟满酒,举杯道:“咱们这一别,只怕这辈子也不会再见,我敬江夫人一杯。”
栀子连称不敢,跟着举了杯,一饮而尽。
钟知府夫人又分别将杯中的酒满上:“这一杯,是谢江夫人的,江夫人不仅教我做糕点,还毫无保留的教我家二娘子针线,这两样恩惠,我一辈子都铭记在心。”
栀子谦虚几句,却不过,只得再次一饮而尽。她平日很少吃酒,两杯下肚,头就有些晕晕乎乎的。
钟知府夫人也微有醉态:“江大人年轻有为,又一心一意对江夫人好,江夫人真是个有福的,哪里像我家大人……哎,不提也罢……”
栀子将目光落在钟知府夫人粗糙的双手上,心知她是酒后吐真言,但这话她却不好接着往下讲,只得寻了些钟知府一心为民的话来讲。
归家后,栀子借着酒劲,感叹道:“说来,钟知府也算是难得的好官儿了。”
江白圭绞了热帕子递给她:“钟知府本就是好官儿。”
栀子嘀咕道:“就是苦了钟夫人。”
离别宴吃了。哪知过了两日,吏部行文下来,成都知府仍由钟知府连任。
栀子听得这个消息,很是吃了一惊,道:“不是讲钟知府会高升吗?怎会还是连任?”
江白圭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三年任满,依据考绩好坏,品秩总有变动,从没有连任的道理。”
不过钟知府连任,与栀子来讲,实在是好事——谁知新任的知府夫人是个甚么样的?要是个不好相与的,她的日子也难过的很。
过完年,接替蒋刑厅的庞刑庭到任,庞刑庭四十上下,才从知县升上来的。接风宴吃过,栀子对庞刑庭一家只能用乱字来形容,三房妻妾四个儿子三个女儿,这样一大家子,挤在两进的宅子里怎能不乱?
不过,庞刑庭家如何乱,实在与她不相干,她一门心思放在绣坊上。绣坊已经开始出产绣品,手艺一般的专做香囊钱袋这些小物件儿,手艺精湛的,便专做座屏挂屏这些大件儿。虽然成衣铺子的生意依旧接的很少,但做出的绣品卖的极好,她跟胡仲伦几乎是将这一块放弃了。
夏欢轻手轻脚的进门,见栀子在画花样子,小声道:“庞刑庭夫人又来了,要不要奴婢拦一拦?”
栀子抚额,她不理会庞刑庭一家人,庞刑庭夫人却隔三差五的来坐一坐,有好几次,都赶在她准备去绣坊时递帖子。这倒还罢了,最让她不能忍受的是,庞刑庭夫人还总爱摆出一副同情的模样与她讨论子嗣问题。
她摆了摆手:“算了,称病这个借口总是拿来用也不好,将人请到厅中,我马上就过去。”
到厅中,栀子才发现今日与庞刑庭夫人同来的不是往日那个圆脸的妾,而是一个娇娇怯怯的小娘子。
庞刑庭夫人与栀子见礼后,抬手指了一指那个小娘子,道:“这是我家三娘子。”
栀子这才记起,那日在接风宴上似乎见过,便冲庞三娘子点了点头。
庞三娘子脸上一红,施了一礼道:“见过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