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战术比拼
以前马刺的战术就是着名的“双塔战术”,但在海上将军退役以后,招来的内斯特洛维奇作风偏软,只好放弃这种战术。
换成以邓肯作为攻防轴心,基于石佛的杀伤力,他们选择了最普通不过的“里外结合(post-up)”战术,以帕克和吉诺比利为首的后场尽最大可能把球传递到内线,由邓肯直接掌控攻势,只要无人包夹,他就可以利用扎实的擦板跳投或背身强攻硬吃对手,敌人稍作防范。
邓肯就会在第一时间将球送到跑出空当的外线队友手中,以巴里、鲍文为首的三分射手则会将他的传球转化为助攻。换句话说,马刺队名义上的控球人选是法国小子托尼?帕克,但实际上的进攻中枢还是邓肯,他才是这支球队隐藏在幕后的真正大脑。
上半场的比赛就是这样的战术,球在外线帕克、吉诺比利、乔治-希尔等手里不停的传、传、传、在其中任何一个人的手里停顿的时间不会超过3秒钟,在这传递之间,大家也在不知不觉中拉开距离,让内线形成邓肯和刘易斯一对一的局面后,再把球传到邓肯手中,由他结束进攻。等太阳队发现这种战术后,对邓肯实行包夹,邓肯就起了在内线吸引防守的作用,再把球传出去,由希尔、芬利等人中远投或者帕克和吉诺比利的突破上篮结束进攻。
马刺之所以称之为nba历史上最优秀的总冠军球队,那是因为他们同样拥有第二套高位挡拆;他们的核心为邓肯、吉诺比利与帕克。
而在马刺阵容中,第三套以帕克与吉诺比利组合的小球战术对上更加出色的太阳,则是完全被放弃。
反之,太阳队的战术则是更加明确化。
太阳队由标准大前锋身材和打法的陈雷代打中锋,后场由纳什一人运筹帷幄,前场则配备阿里纳斯等速度型的进攻球员。这五名先发主力绩效惊人,他们场均能够合力贡献出100+分,在全联盟所有球队的先发五虎中高居榜首,同时也带动了整支球队的进攻能力,使太阳队一跃成为全联盟最擅长得分的球队。
太阳队的战术套路并不复杂,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快”字。纳什领军的太阳队并不追求复杂的传递配合来创造空当投篮机会,而是让球尽量保持在运动当中,不放过任何一个投篮机会,每一名球员都可能是进攻的发起者,同时也都可能是进攻的终结者,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打出最具效率的闪电战。这种战术在英文里面叫做“run & gun”,也就是跑轰之意。这种战术风格无疑与太阳队的人员配备相得益彰,他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锋球员,在场上不懈游走着的是一群嗜血的射手,哪怕机会稍纵即逝,他们也能够及时捕捉战机,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谋杀对手。
纳什自然是这支球队当仁不让的发动机,有了他的速度、突破、视野和传球能力,太阳队的先发阵容已经打破了常规界限。就像饥渴的鲨鱼总是习惯于在游动中狩猎觅食一样,四位摇摆人球员全场时间内都在不停奔跑,这样一来,不仅极具爆炸力的进攻能量得到释放,对手也无暇捕捉他们在防守上的漏洞。太阳队的信条是:“以攻对攻,火力决胜”,这种打法几乎通吃常规赛。
每个赛季每场太阳队马刺的对决,都是正版的盾与矛之间的教课教材。
陈雷和刘易斯之间的配合随着赛季而越加熟练,一个的挡拆配合,直接持球面筐。
正面横亘着的正是死守三秒区范围的蒂姆邓肯。一双粗壮的胳膊在陈雷的眼前挥舞着,试图混淆着瞄向篮筐的视线。
沉肩,向右跨步,陈雷内线的进攻从来都是这么直接的冲击过对方的禁区,他用自己的左肩膀顶在邓肯的胸口处,一个依仗力量先发制人的强行超车。
半个脚掌的优势,提前启动的陈雷用一个虚假的重心移动骗得邓肯脚步跟位失去了一秒钟的反应时间。
一秒钟的迟缓对于陈雷来说这就足够了,足够的长臂把篮球在空中抡满直接重重的砸在篮筐内,被陈雷冲击力撞开的邓肯克只能在身后凝重的注视着眼前这个东方少年的表演。
“嘭”一声沉闷的响声,一个晃动不止的篮球架,一次硬碰硬的冲击,没有一点的退让之意,第三节从比赛开始的第一个球就对着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绝对核心的蒂姆邓肯亮出了自己的獠牙。
“这场比赛,我菲尼克斯要带走了!”陈雷直视着蒂姆邓肯的眼睛说到,目光中的坚定和血性让人不寒而栗。
“小子,一个球而已,不要以为你赢了。”一张扑克脸,一场比赛封口不言的邓肯首次面对陈雷挑衅而回绝。同样的,对于马刺来说,本场比赛不容有失。照着太阳队这样的势头,挺进西部半决赛或者是决赛是肯定的。
既然卷土重来,誓夺总冠军的马刺势必会在季后赛面对太阳,而主场上得优势不容有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