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未定,刘备也因兵力有限,而选择了暂时闭门不战,而袁术则另有打算,所以两家都十分默契的选择了休战.当战报传到曹操手中的时候,他才不得不暗赞,果然被戏志才料中,幸得他当日未出兵,不然反而会引来袁术与刘备的仇恨,眼下兖州局势已经稳定下来,曹操也不得不进一步的巩固势力,以待日后大战所需。
“文和你看,此乃是淮南袁术派人送来的书信。”大将军府中,少羽正负手而立,身边的高顺将一封书信递给正赶过来的贾诩。让袁术兵发徐州是少羽的意思,但他只不过是不想让刘备过的太滋润,如今袁术竟然求援,这倒是让少羽有点吃惊,难道刘备的实力真的如此惊人,以袁术手上的兵力,竟然都无法拿下他的徐州城?
一直以来,少羽都很关注曹操和刘备这两位乱世豪杰的举动,这其中尤以曹操为最,毕竟曹操麾下猛将众多,无论是从兵力上还是从将帅上,都要比半生颠沛的刘备强大不是一星半点,而且他也一直将曹操看做他最终的对手,也正是因为这个先入为主的想法,才让他忽视了刘备的发展,如今刘备竟能抵挡下袁术大军,着实让少羽有些诧异。
虽说刘备在三国中属于前半生颠沛,后半生风光,但眼下这个刘备,却已经成长到了少羽不得不重视的地步。眼下曹操刚刚收复兖州,袁绍则与公孙瓒互相制约,江东孙坚以按照自己的计划准备吞并淮南,在这个计划中,袁术只不过是一个可怜的牺牲品,反正在少羽的眼中,袁术只不过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跳梁小丑,早些让他退出历史的舞台也未尝不可。
贾诩追随少羽日久,听了他的话后,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袁术麾下虽无猛将,但那纪灵也算是号人物,况且袁术兵力数倍于刘备,数日来竟然尚未拿下徐州,着实让**跌眼镜,同时也反衬出了刘备军的强大。作为少羽的首席军师,贾诩自然将为少羽分忧解难的任务抗在自己肩上,听了少羽这番话后,他便在低头沉思。
见贾诩沉默不语,少羽心知贾诩是在分析徐州的战况以及刘备军的实力,这些他这几天已经想了无数次,他甚至在想,若是放任刘备这样继续发展下去,会否有一天会让他成长为足以与自己抗衡的势力。越是身居高位,肩负其复兴汉室的大任,少羽就越开始为大局着想,若是换做以前的他,或许还有些希望日后一观刘备的势力,但现在,他却像尽早收复河山,毕竟连年战火,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
“兖州曹操是否有了动向?”思索片刻,少羽终于开口了,袁术举大军强攻徐州,兖州的曹操虽然刚刚恢复元气,但这对他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呢,以少羽对曹操的了解,他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启禀主公,兖州曹操如今尚未发现动向,似乎对于徐州的战事好不在意。”少羽的话将贾诩从沉思中拉了回来,徐州战事打得如火如荼,而兖州距离徐州并不算远,且曹操曾打着替父报仇的旗号,大张旗鼓进攻徐州未果,后徐州落入刘备手中,若说曹操对徐州一点想法也没有,任谁也不会相信。
以少羽对曹操的了解,曹操定然是因为吕布之前偷袭兖州,而有些畏手畏脚,这个人若不能给予对方致命一击,是决计不会贸然出手,这也正是曹操的优点,或许说也是他的缺点,生性多疑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再三思索,能够蹦清晰的剖析战局,但若是因此而束手束脚,则会丧失大好的时机。
“若我封曹操为徐州刺史,文和认为如何?”你曹操想要坐山观虎斗?我又怎会让你如愿以偿,徐州战局已经如此,若不让他更加混乱,孙坚又怎能顺利拿下淮南。刘备?虽然你让人眼前一亮,但这个乱世,并不属于你这个苦命的家伙。
闻听此言,贾诩眼前一亮,顿时鼓掌大笑道:“甚好,甚好,曹操想要坐山观虎斗,待刘备与袁术重赏之下,再坐收渔人之利,主公若加封其为徐州刺史,则无疑是给曹操下了一记猛药,堂堂徐州刺史,徐州却落入他人之手,曹操若不将其收回,则定会被天下人所耻笑,主公这招妙啊。”
看贾诩笑的这么奸诈,少羽顿时一拍脑门,心中暗道一声不好,以贾诩的奸诈,定然早就定好了计策,他故意不说,乃是要借自己之口说出来。少羽虽不善勾心斗角,但与贾诩、郭嘉这些聪明人相处久了,也渐渐成长了不少,不过他纵然知道贾诩的意图,但却没有怪罪之意,大丈夫立于天地间,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今天下大乱,若想尽早收复河山,定是要采取些手段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