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话到处了老蒋的心声,同时他一时又离不开次二人,于是他便施连环计:留住汪精卫以牵制张学良,留住张学良以限制汪精卫。
于是他首先设法留住汪精卫,八月中,他电讯汪精卫“诚恳”表示,希望汪精卫能继续负政治责任,汪精卫如是坚持辞职,则与其共进退,并称同意张学良辞职。
果然,汪精卫见到此情,便同意先回南京,在八月十六日汪精卫从上海返回南京。
蒋jie石通过蒋伯城试探张学良所能接受的处置办法,得到答复后,于十六日,何应钦主持的第五十六次行政院会议上,何应钦称奉军事委员会之命,准张学良辞北平绥靖公署主任职。
在汪精卫回到南京后,十七日,由汪精卫主持召开第一二三次中央政治会议,决定撤销北平绥靖公署,改设军委会北平分会,张学良以**会委员的身份留在北平。
会后,汪精卫上江西庐山会晤老蒋,表示可留任中央政治会议常委职,坚辞行政院长职,老蒋坚决不准。最后决定汪、张的遗留问题待国民党四届三中全会解决。
民国二十一年八月十九日,南京政府正式发布命令,任命了北平军分会委员,由蒋jie石兼任北平军分会委员长。
八月二十日蒋介石汪精卫由庐山分手,汪精卫返宁,蒋介石赴武汉。
汪精卫到南京后召开中央谈话会,他提议由宋子文暂代行政院长。
而在北方由于张学良坚持辞职,华北宋哲元,万福麟,商震等二十九路军,东北军,晋军共五十七名将领名通电,表示要与张学良共进退,经各方调解张学良取消了避入颐和园,不再过问政治的计划。于是张学良仍然留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
八月二十五日,国民党中央常会正式作出决定由宋子文代理行政院长,这场风暴终于暂时平息了下来。
酿成这场风波的根源还在于蒋jie石。
张学良从东北易职以后,表面上一直听命于国民党中央。
东北丧失,退入关内,但是依旧拥兵自重,表面上对蒋介石言听计从,可一旦涉及东北军的核心利益,则一直左推右挡;蒋jie石对张学良表面看来多方关怀,但因张学良重兵在握,又不许中央军进入华北,恐其难以驾驭,有碍于推行他的对日政策,所以一直在计议把东北军的指挥权抓到手。
蒋jie石可以说是一手制造了汪张矛盾,又顺风使舵:借汪精卫之力压张学良交出部分兵权,又借张学良之口给汪精卫以难堪,控其锋芒。
他两边作好人:允张学良辞职,结汪精卫出了一口气;张学良同意改组东北军,由蒋jie石兼任北平军分会委员长,标志东北军已无力阻挡蒋jie石的渗透。
同时蒋jie石又将华北军队的主持权交给了张学良,让他代行委员长的职权,使张学良感恩于他;蒋jie石给汪精卫很大面子,使汪精卫感到蒋jie石确实离不开他,但又对蒋jie石明显袒护张学良的作法极为不满。
为了观察蒋jie石是否有诚意继续与他合作,汪精卫于九月初躲进上海医院,又进莫干山,行踪诡秘,让蒋jie石的人找不到他。
汪精卫称病重,须出国疗养,向中央请假三个月,坚持辞职。
汪精卫的意图在于压蒋某人放弃对他的控制。可是蒋jie石虽然仍要利用他,又不肯给他更大的权力,于是决定,不同意汪辞职,只给假三个月出国体养。
这样,汪精卫便于民国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去了德国。
ps:祝诸位书友中秋节快乐,阖家团聚,万事如意。
今日风声甚急,如有不测之忧,还望诸位耐心等待,多做体谅!
感谢书友泽奎打赏100币,祝你中秋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