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出来之后,心情大好,事情已经成了一半。这倒不是自己完全忽悠刘备,好处都是真的,只是也捎带了一点自己的意图在里面。
其实,曹林也可以直接就和刘备说,主公,涨点工资吧,家里等米下锅呢!以刘备的性格,肯定是会涨的。但是,曹林不打算这么做,皇叔现在是起步的时候,创业未果呀!这么直接就要钱,皇叔以后肯定会记得很清楚,到了天下一统,分大饼的时候,那说不定就是算总账的时候。很多皇帝都是这样,可以同甘苦,却不能同富贵。
刘备现在贤明,不代表以后,而且,这些帝王,为了自己儿子的皇位,什么事都做的出来。曹林要让刘备一直对他保持着信任,委婉一点,刘备一样看的出来。而且,曹林的这种方法,不会让刘备反感,这是最关键的。
再说,有了之前给刘备说的那些好处,刘备也不会在意这种涨工资的小事。所以,涨工资的前提,是你能不能为老板办好事。事情办得好,老板一高兴,什么都不是事。像田丰那样的,虽然有才华,有大才华,但是没有,不会揣摩袁老板的心思,也不会包装自己。他如果把自己的定位表现的明明白白:我就是一个谏臣,我就是这个德行。
袁老板还不一定会杀他。有人说,他也是被审配、逢纪二人害的。这也算是一个诱因吧。曹林可不打算像田丰这样,朝堂之上,必须要自己一手抓才行。就算是诸葛亮来了,也得看老子的脸色行事。
只要位置摆的明确,我就是效忠皇叔。清清楚楚的,刘备就算知道曹林专权也不会太在意。对于一个帝王而言,不怕别人分走他的权力,他怕只怕这个人不是他的亲信。
曹林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打算先回去躺一会,反正宴会还要过几天。自己乃是堂堂的蜀国军师,怎么能不养好身体呢!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我这可是为了天下苍生哪。
曹林边走边想,自己应不应该劝刘备丢了徐州。一则到时候刘表要挂了,看见刘备没有地盘,就会把荆州让给刘备;二则马上曹操搞定了张绣,收了贾诩,暂时他不会找袁绍麻烦,但是一定会找刘备麻烦。郭嘉毕竟不是一个省油灯,一定会全力劝曹操来攻打刘备得。到时候,袁绍巴不得看到这种情况,而且袁绍那时候,也应该和公孙瓒两个人干起来。
如果以前,袁绍还真不敢和公孙瓒正面刚,毕竟当年的公孙瓒确实是厉害。可惜,可惜,公孙瓒老了,手下的人谁都不相信,猜疑太多,死是迟早的事。
不过,为什么古人老了以后,猜疑就这么多呢?曹林低头沉吟不解,好像大部分古人都是,一老了,就开始做蠢事,自取灭亡。既然想不明白,暂时就不想了。
曹林加快了回去的步伐,唉,人生总是太匆匆!今朝惜看今朝月,今朝月下把酒回。他人不知今朝好,只举镂心空对月。月去空留人孤影,花落只言月已悲。且看今朝梧桐语,月下离人酒正微。
努力又不是坏事,但是有什么比现在的快乐更重要呢!劳逸结合还是很重要滴!
......
却说此时,有一个道人正在爬山,这本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奇怪的是这个道士看似如七十高龄,但是脸上的气色红润看似童颜,头顶的三千白发发细如银。而且,道士走的很快,或者说非常快。不过片刻,就登上了这山的山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