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章节(12点)
番外:歌剧和女皇陛下
沙俄帝国的文化水平自从女皇陛下拐带了“交响乐之父”海顿之后便大大的上了层台阶,而后海顿又再度拐带了“音乐神童”莫扎特,进一步发展了音乐艺术,尤其是歌剧。
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成为了全欧洲各国歌剧院瞩目的地方,凡是在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上演的作品都很快被各大歌剧院翻演和传播开去。
实际上在圣彼得堡,最受欢迎的歌剧既不是海顿的也不是莫扎特的,而是女皇陛下亲自撰写的脚本。女皇陛下每每看了新出的歌剧后,都会对其中的部分情节包括结尾感到不满时,有时候在处理完繁杂的公务之余难得到剧院看场演出竟然还遇到个悲剧,令女皇陛下非常郁闷。于是乎女皇陛下便学会了篡改剧本。
比如著名的歌剧《托斯卡》描述的原本是女歌唱家托斯卡因未婚夫被铺向警察总监求情,早已对她垂涎三尺的总监以其未婚夫要挟她委身,托斯卡假意顺从趁其不备刺死了他。而总监也下达了处死她未婚夫的命令,全剧最终的结尾是总监遇刺被发现后,托斯卡与临刑的未婚夫告别后跳台自杀。
女皇陛下看后表示:不知所谓
未婚夫被抓,不诉求于法律而去向个****总监寻求帮助,而后又动手杀人没解决问题还搭上了自己一条命,这样的女人堪称愚蠢女皇陛下认为撰写这部著名歌剧的作者有诋毁和蔑视女性的嫌疑,剧本必须修改毫无疑问
结果这剧本就被改成了聪明的女子托斯卡因未婚夫被铺而女扮男装去参加司法考试,成为了一名律师,在法庭上托斯卡据理力争为未婚夫脱罪,最后皆大欢喜的喜剧。
相比起原本的剧情,讽刺法制阴暗面的悲剧剧本生生变成了个励志型喜剧,矛盾冲突也少了很多,水平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然而女皇陛下的个人号召力是强大,在沙俄帝国只要标上了个女皇陛下的标签,无论什么都会热卖,更何况是陛下亲自修改的剧本?
皇家歌剧院一上映该剧,立刻一票难求。女皇陛下还亲自包了二层的所有包厢,要求全体驻俄公使前来听歌剧。
驻扎在圣彼得堡的花瓶大使团那是绝对不会拒绝女皇陛下的邀约的,但实际上他们中不乏很多杰出的歌剧评判家。尤其是意大利和法国大使暗中对女皇陛下修改过的《托斯卡》嗤之以鼻,但是还是不得不捏着鼻子前来捧场。
上演的首映式当晚七点半,女皇陛下和四位男士一同来到皇家歌剧院二楼的女皇包厢。剧院内人山人海,看到女皇陛下莅临,人们纷纷起立鼓掌欢迎。
随后歌剧便开场了,女皇陛下坐在中央舒适的软靠椅上,左手是罗伊上校,右手是尼尔*奥古斯特,后侧方坐着奥兰夫人和亚力。
也许是由于剧院内暖和的温度,或者是女皇陛下对剧情实在是了如指掌,又或者是繁忙的公务消耗掉了女皇陛下大部分的经历,反正不论什么原因,刚刚开场不到半个小时,女皇陛下就靠着靠椅睡着了。
左侧的罗伊上校挺着肩膀,任由女皇陛下歪倒在他肩头上;右侧的尼尔轻轻抽掉了女皇陛下手中的单柄眼镜;身后的奥兰夫人拿来了靠枕和薄毯,亚力帮忙支起女皇陛下的身子安置好靠垫……一切都有条有理,井然有序。
然而站在舞台中央的歌手不免有些难堪了,舞台上扮演女主角的是位年仅二十二岁的年轻男人,他面目秀美、眼角带情,红润的嘴唇非常诱人。这位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著名歌手法里内利是专程前往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为的就是在女皇陛下面前演出。为了取得女皇陛下的欢心还放弃了自己唱惯了的经典歌剧,选择了女皇陛下本人修撰过的剧本。可没想到扮演女主角托斯卡的法里内利刚刚唱了第一幕的上半场,女皇包厢内就一番运作,陛下身上盖上了毯子明显是睡着了……
睡着了~还有什么比在一位音乐家的演出现场呼呼大睡更令人难堪的呢?话说这剧本还是陛下您自己写的啊
当然作为十八世纪最伟大的歌手,号称“女神的颤音”的法里内利,他十三岁就出x演出,十七岁就被誉为“一个上帝、一个法里内利”的杰出演员,自然不会因为听众睡觉而影响演出的。
他唱的第一个音符很纤弱,然后逐渐增高,直到极高,又以同样的方式降调,直到极低,观众的掌声持续了五分钟。在这之后,他唱得很快、很激昂,连小提琴都难以跟上他的节奏。 紧接着在咏叹调中,他的声音和小号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争高低。当小号精疲力竭后,法里内利却从容不迫地继续演唱了一曲带颤音的快速华彩乐段,使小号为之折服,观众为之震惊。
第一幕结束,整个大厅掌声雷动,包厢内的女士们纷纷将手中的花束执到舞台上。而二层最中央的包厢里,女皇陛下不过是翻了个身继续酣睡。
四位男伴各司其职,似乎是更希望女皇陛下好好睡一觉而不是被舞台上的演出所打扰,连包厢的围帘都拉起了一半。
站在舞台上谢幕的法里内利尴尬以及,在意大利、在法国、在英国、在任何一个国家他都未曾受到如此的待遇。各国国王政要无不是对他追捧直至,甚至有国王要求每天都听四幕他的演出歌曲,而沙俄帝国的女皇陛下却从头至尾都在睡觉,这不得不令他感到耻辱。
第二幕开始他就撩足了干劲,超高音女声和低音男声调相互交错,回旋迭起,令人惊诧之余顿生崇敬。全场沸腾了,甚至有一位伯爵夫人激动的站起身大叫:“你就是神啊法里内利”
可是他在意的二层包厢还是紧闭着帘幕,不知道女皇陛下是还在睡觉还是已经离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