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覆雨翻云之飞刀问情 > 第二百零五章 归去来兮

底色 字色 字号

覆雨翻云之飞刀问情:第二百零五章 归去来兮(2/2)


    海瑞站起来,说:“其实,这种事情也是很容易理解的。我中华自有文明之始,这地府便是存在了。但是先古之时,人口实在是太少,所以在这人死后回归地府之时也是如此。那时的地府只是一个容纳场所罢了,直接归几位大神兼管。但是到了秦汉之时,人口地剧增,让地府的管理变的复杂的多。地君这个职位也就孕育而生了。这种必然现象。随着时间的长河是势必不能免除的。秦汉两晋是一个阶段,隋唐五代是一个时代。宋元是一个时代,明清自然也是一个时代。这种本是为了管理方便才定下的设置,渐渐变成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分别以秦汉、隋唐、宋元和明清相称。这不同的国家自然有各自的地君掌管一切,所以现在这地府之中共有四位地君。”

    李帆问:“另外三位地君都是谁呀?”

    海瑞说:“这地府地地君,都是神界地众神,从各个地界中挑选出来的,说来惭愧,也并不是以才干,谋略为依据,而是将公正视为了敌意标准。而是不是能够以一颗公正之心处事,也地确是在地府为地君的首要条件,毕竟还是有很多的人才可供选择,来帮助地君的。我就是因为这个才成为这明清地界的地君的。至于那三位嘛,秦汉的地君是历史上有名的‘强项令’,原汉光武帝时期的洛阳令董宣;隋唐地君是鼎鼎大名的狄仁杰;而宋元地君则是包拯包龙图。”

    海帆听着这令三位地君的名讳,果然都是那个时期比较有名的,以清廉公正著名的先贤。

    但是,海帆却也有另一个问题问了出来:“这四国之外,还有别的地界吗?”无错不跳字。

    海瑞点点头,说:“还有一个地界,不过并没有地君的设置。在那里面,居住的是原三皇五帝时期至东周末年的转世先人,同时历史上那些朝代的皇族、王族也都居住在了那里。”

    海帆想像也是,这四位地君虽然都有贤名,但是毕竟有着很深的忠君思想,如果在自己管辖的地界中有原皇族的出现,那么势必是会有很深的影响的。

    海帆在自己的脑海中也勾勒出了一幅画卷,将整个地府的局势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同时海帆也明白,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只是自己还不清楚是矛盾罢了。

    海帆没有将这里视为鬼界,一切还是以人地标准来看问题的,而且这种理解也是没有不妥的。

    海瑞像是明白海帆的思绪一般,说出了这矛盾所在。

    海瑞说:“想来,你也清楚,你生活的那个时代。人口问题是十分严重的,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地府地压力也是如此的。”

    海帆有点明白了。他说:“是不是又到了划出一个新地界地时候了。”

    海瑞点点头,说:“正是。但是,经过了这几千年,就算是以地府之大,也是被这五个势力给瓜分完了,要想划出一个新地界,就要有别的地界受到影响。”

    海瑞的话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这就是矛盾的根源所在。

    海瑞又说:“没有哪位地君为让步的,所以只有通过战争来决定了。这是自古以来的定理。”

    当矛盾不可调和,那么就只能用战争来解决了。

    地府地战争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形呢?

    海瑞说:“在这里,说是地府,只不过是没有了日月星辰,其余的与阳世没有太大的区别。在这里的战争,没有后世的那些高科技,这里依然是以冷兵器战争为主的。只有少许火器能够有些用处。在这里,信奉的是绝对地个人实力。一个绝世武将的存在,很多时候要比一支军队更加来的管用。”

    海帆明白了,这里更是一个充满了个人英雄色彩的地方。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海帆此刻不住的在心里念着那些耳熟能详地名字,但是他又突然发现。自己所在的明清地界好像在这方面差了很多。

    海瑞说:“每一位地君,都可以在自己的地界中招募文臣武将,但是你也知道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重文轻武的越来越严重,所以...”

    海瑞的话没有说完,但是海帆缺明白了。

    海瑞叹了一口气说:“秦汉地界,强秦的军队,汉朝的骠骑是无与伦比的存在,只不过是因为数量太少了,否则根本就不用动手了。秦、汉两朝的武将更是层出不穷。白起、王翦、蒙恬。卫青、霍去病,再到后来地三国。武将如星,谋士如雨。论起军事实力来,秦汉地界无疑是最强大地。而且还有萧何,诸葛亮主管民政,张良,韩信统领军务。可以说秦汉地界的综合实力也是处在首位地。唯一的一个缺点,那就是人口太少,不过三四千万之数。”

    听了海瑞对秦汉地界的描述,海帆也能理解自己的老祖宗的心中感想。

    海瑞顿了一下,接着讲,他说:“唯一能够和秦汉正面对抗的那就只有隋唐地界了。大唐铁甲军,是一支精锐中的精锐。而且英雄好汉辈出,人口也是教秦汉有了几辈的优势,所以对上秦汉时,隋唐并不吃亏。而且这两国已经有了好几次的交锋了。”

    谁说关公战秦琼只能是在候大师的相声里,在这里同样可以上演。

    海瑞接着说:“我大明是从蒙元暴*中起义得来的天下,大将还是有一些的,虽然比不上秦汉和隋唐,可是较之宋元还是强上不少的。宋元如果不是有一支精锐的蒙古骑兵支撑,恐怕是第一个被打垮的地界,但是宋元的武将太弱,包拯地君又不怎么喜欢用蒙元将领,所以宋元是最弱的存在。”

    海帆也知道,宋元的这种情形是没有好奇怪的。重文轻武,在宋朝被演绎到了极致。

    海帆问:“那我们明清地界呢?”

    海瑞说:“我们虽然有几位大将,但是比起秦汉和隋唐的将领来说,统兵或许不差,但是论起个人武艺却是差了不少,我们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人口上,四亿的人口让我们有了充足的兵源,加上原大明和满清的一些精锐,也是还能维持。对了,还有一百多万的奴隶兵。”

    “奴隶兵?”海帆不解的问。

    海瑞点点头,说:“就是曾经死在我中国大地上的海外蛮夷,死后在我地界为奴!”

    海帆点点头,对于这些奴隶兵,做为炮灰还是可以的。

    海帆又问:“那我明清地界还有哪些重臣呢?”

    海瑞说:“我们四位地君,除了狄仁杰地君官至极品之外,官职都不高,可以说能力并不强,所以都有很多名臣在辅佐。我们明清地界,主管民政的是张居正和刘统勋,主管军务的是刘基和曾国藩,除此还有许多,将来你就会慢慢接触的。”

    这个时候,外面有人报告说:“启禀地君,宋元文相王安石,已经抵京,准备等待地君的接见。”

    海瑞对海帆说:“宋元是来和我们商议结盟的,走吧,让我们去见见这位鼎鼎大名的变法先锋。”

    海帆跟着海瑞的脚步走了出去,明白自己的又一个征程到来了。

    走出了房间,海帆猛然的回头,看得不是这间房子,而是自己曾经走过的那些岁月。

    自己在那个世界的最后一次亮相,不知道有没有看见啊!

    ***视角转换***

    李帆斜卧在地上,望着天上那不断拥挤的乌云,和时时都在酝酿的雷鸣惊闪。

    手边放着最后一壶清溪流泉,感应到了地府的召唤,李帆明白是自己要离开的时候了。

    选择怎么样一个告别仪式呢?

    李帆决定将没有用在里赤媚身上的那个绝招,用在此处。

    自己的九柄宝刀,一刀用在了初见封寒的时候,一刀用在了莫意闲的身上,一刀用在了庞斑的掌下,一刀用在了强望生的身上,先后四次和里赤媚的交手用了四柄。

    现在只留下这最后的一柄,那就用在自己告别之时吧!

    当那久积的雷闪呼啸而至的时候,李帆也没有见识过的李寻欢的最强一招,也展现了出来。

    喝着酒,一刀击破劫云,破空而去!

    这个场面怎么就有些熟悉呢?这不是某位写手大神,在其大作中勾画出的一幅途经吗?

    李寻欢最强的一招,不再古大师的中,而在后世人那丰富的想像力中。

    只是,当初纪晓岚与和绅怎么会给自己留下这么一招呢,难道他们也上网?

    谁知道呢!

    (完)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