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无双三国 > 第五百一十四章 降服倭国

底色 字色 字号

无双三国:第五百一十四章 降服倭国(1/2)

    第五百一十四章  降服倭国

    一看到这一条消息,我不由的长叹一声:哎,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如此时机,曹操军如何会放过。平心而论,这四条战线里面,我最放心的就是司马懿那一路。其余三路大军,我都没什么信心。可此时此刻,我只有祈求老天保佑,我军众将能够守住领地了。想到这里,我转身对着北方一拜到底。

    四天之后,前方传来了吕蒙军与太史慈军,围困庐陵郡的消息。我听后打开庐陵郡的卷宗以及地图,认真的看了看。

    经过了数年的经营,现在的庐陵郡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其一,就是紧挨着赣江的庐陵港。此处水路四通八达,除了南北朝向的赣江之外,还有一条吉水贯穿整条赣江。借着这一条吉水河,孙策军退,可随时派出战船补给士兵、物资;进,可随时派出战船,横扫水域附近、控制所有的沿江地区。正是水域在手,稳守半个庐陵。

    其二,就是这些年我军新建的庐陵城。此城的规模虽然不大、占地不过百亩,只能算是一座小城市。但是,它西连庐陵港、东望连绵的武夷山脉、南边紧挨着吉水河,唯有正北边的一条官道,勉强可过。可偏偏这条官道又是依山而建,两边山壁陡峭、地势险恶。

    当日,若非有盘踞在武夷山脉内的山贼,与孙策军遥相呼应、两面夹击,只怕就算是黄盖、鲁肃联手也未必能轻易攻下来。更何况,那时候太史慈还一时不察,被敌军先偷袭了庐陵港,上了岸、占了地势。

    想当年,于禁是好不容易得到了庐陵郡太守之位。他刻意想要表现自己的功绩,所以在修建庐陵城的时候深埋地基、用足材料,将这个庐陵城修建的是固若金汤。试想,如此易守难攻的城池,如何会轻易地被孙策军攻下。

    所幸,太史慈依然是世之虎将,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清醒。那日,他探知敌军两面夹击而来、却故意留下了最容易撤退的正北官道。太史慈未免落入敌军布下的陷阱,身先士卒的强攻正东面蜂拥而来的山贼。他带着残军硬生生的从山贼正面突破,冲入武夷山脉。并且借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反夺回地势,带着大军逃向吴越。

    其三,在多年的内政建设下,附近的百姓大力发展农业。稍有空地,都被百姓们开垦为农田。他们跨过吉水,将连绵的农田不停地开发下去。农田除了不敢向茂密的武夷山蔓延之外,沿着赣江一直通往赣县。赣县与周边的于都、大余、会昌四县,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县。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庐陵郡的整个南方几乎不设防。只要程普军派出一小队士兵越过吉水,随时可以将这连绵千里的良田,烧为一片废墟。

    我仔细的看了一遍,不由的为吕蒙、小猫、太史慈捏了一头冷汗。虽然,这一次太史慈军翻过武夷山,与沿官道而来的吕蒙军形成了掎角之势。但是,敌军手握着最关键的吉水水域,随时可以派出战船骚扰太史慈军的后方。更何况,庐陵城又与庐陵港相互呼应。只要保持这两处的道路畅通,敌军便有了双眼。

    正所谓一眼死、两眼活。敌军的士兵知道身后随时有退路可走,又何惧东、北两面的夹击。既然敌军的士兵无所畏惧,自然士气高涨,最起码士气绝不会轻易地低落。相反,只要我军若不能快速的攻下庐陵城,刚刚打胜仗得来的士气,很快就会消散在漫长的攻城战斗之中。一旦如此,只要敌军的援军源源不断的到来,我军早晚必败无疑。

    当下,我命人拿出笔墨,刷刷的写下了三十三个大字:速战速决、全力破城、不可拖延。十日不克、立刻撤军、不得恋战。违令者,无论胜败皆斩!

    写完之后,让严畯挑选一位面相最严肃的校尉,立刻送了出去。未免贻误军令,我又特地让严畯用信鸽再给吕蒙、太史慈两队,各发了一遍。

    可眼看着那个校尉纵马而去,我心中依然觉得不舒服。那种难过的感觉异常的熟悉,似乎又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不好,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我亲自过去比较好。

    随即,我叫来了随军大夫:让他准备好药材,立刻随我出击。严畯等人闻讯之后,集体赶来跪倒在大厅内死谏。有一个姓张的校尉,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冲到了我面前。他跪在地上,死死的抓住我的裤脚,大嚎道:“大人重伤未愈,如何能再上战场!末将虽为无名下将,也愿代大人出战。若有半分差错,请大人斩我全家老小!”

    一旁的严畯也应声道:“我等不能为大人分忧,已是死罪。如今若是让大人重伤之下上了战场,有何面目活在天地之间啊!大人若执意要去,不如先斩了属下吧!”他话一说完,“哐”的一声抽出身边一个校尉腰间的宝剑,双膝跪在地上“咚咚咚”的行走到我的面前,高举起双手。

    刹那之间,宝剑剑身上闪出一丝耀眼夺目的银光,将我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了过去。我定睛一看,一滴晶莹剔透的水珠,正沿着剑身缓缓地向下流去。同时,一大片心声大吼道:大人,万万不可啊!您若执意要去,我等有何面目活与天地之间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