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夜未眠的商讨和缜密安排,直到第二天天已放亮,众人这才一一散去,开始紧张得准备。
本来依姚兴话的看法,现在并不是一个举兵造反的好时机,毕竟事起突然,无论是士兵还是将领,都还没有做好完全的准备。而士卒、民众和商贾心之所向到底如何,是否会支持自己的谋反举动,姚兴华心理没有底,刘永福这些带兵的将领,他们的心理,同样也没有底。
可是,现在在研究这些都太晚了,昨天晚上刘永福他们造出来的声势太大,这会估计整个南京城的老百姓,就连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深居闺房得大姑娘的恐怕都知道自己要造反了,这样的情况让姚兴话又如何欺瞒的下去?难道还真的把朝廷当成傻子吗?没有办法,现在摆在姚兴华面前的,只剩下华山一条路,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
当然,所谓尽人事,听天命的道理,姚兴华也是知道的。虽说不知道做这些到底会起多大的效果,可姚兴华还是给宁飞扬搬下命令。在命其紧闭各城门,闲杂人等不得随意进出南京城,同时全城搜捕这次跟随高公公一起来南京传旨的所有人员。
就当南京城内,因为南京城防警备队全城搜捕“北京来客”而闹得的鸡飞狗跳的时候,南京城外也同样是乱糟糟的一片。自刘永福等新军诸将官返回新军大营之后,刘永福便连夜召开了由营级以上军官参加的动员大会,但凡在这次大会上显露出一丁点不情愿的人,事后都被宁飞扬找到种种借口,给拘押起来。
至于在一开始,就被刘永福设计软禁起来的聂士诚,直到这时才弄清楚刘永福为什么会这样对自己,同时也彻底放弃了想要找姚兴华告状的念头。而他麾下所统率的新军第一军,由于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刘永福只好亲自挂帅,并进行严酷的整肃运动。那些平日里与聂士诚走的稍近的家伙,不论那次动员大会上的表现如何,也统统被宁飞扬请到南京城防警备大队的大牢里面。
至于严复,这次武装颠覆大清政权运动的倡始人和组织者,也是唯一的一位文官,则在这段时间里连续走访南京城内所有的商贾巨富和地主乡绅。
对那些地主乡绅,由于他们都是当地的地头蛇,在当地有着极大的人脉和能量,所以严复对付这些人,所使用的办法是向他们摆事实讲道理,明确地告诉他们,如果姚兴华这次起兵成功,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嗣亲朋都会得到什么样的好处,可如果姚兴华这次造反失败了,严复也明确的告诉这些人,朝廷是绝对不会轻易的放过他们这些地方乡绅的,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便是这个道理。
而对那些因为姚兴华出任两江总督以来,其势力和财富得到极大增强的商贾巨富们,严复则使用另外一套策略,所谓在商言商,对于这些商人,要想说服他们就必须给予他们明朗的未来,以及丰厚的回报。
所以,严复先是和他们回忆了一下姚兴华在任两江的这几年,所推行的一系列新政以来,这些人从中获得了多少好处,各自的家业得到了多么大的扩充,其社会地位得到了多大的提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