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赵矜将国事治理得井井有条,四大都督府镇守四方,国家迎来相对安定的局面。去年连番大战,今年准备休养生息,搞好生产,来年继续进取。
终于可以悠闲一番了。赵矜率领整个王宫里的妃嫔宫女们倾巢而出,进行郊游。执金吾许妤备好车辆、护卫。内宫成了空城,柳蕙娘、苎玉香、朝慕依拉、维尤伊、卓琳雅宾娜、珞蕾佳娃等三百多名佳丽满满地坐了一百辆车子,还有苎玉贞、艾婀丽珂、普林塞娜等一百多人骑马,浩浩荡荡开出宫门。
百姓竞相目睹,羡慕不已。这就是大王的排场!
在当年曾经驻足的双树原,泉水池的周围种下了一圈杨柳树。这是赵矜与蕙娘、六女重游时种下的,现在已经长得茁壮。
赵矜指着杨柳树,感叹道:“以前我还以为,杨柳那么纤弱,应该只生长在江南。后来才知道,并非如此,就连寒冷的地方都有生存!这难道不也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么?看似不绝如缕,然而生生不息!中华文明,不也正是这个样子么?”
蕙娘点头道:“大王所言极是。杨柳不仅象征生生不息的精神,也是离别时的忆念。中华诗赋之中,咏诵杨柳的诗句多不胜数呢。”
艾婀丽珂叫道:“何止中华诗赋!我们胡人,也爱咏杨柳的啦!”
赵矜笑道:“中华是包容的,胡人也算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啊。在很早很早的时候,中华就是多民族平等共处的国家了,当时全世界各国都还是野蛮蒙昧的呢。从汉朝到唐朝、宋朝,胡人与汉人一样享有生存权、各种民权,只是到了元朝,变得倒退。所以我要打回中原,推翻元朝,建立一个空前开明和繁荣的国家。这就是我的理想!”
“理想!理想!我们不听!”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卓琳雅宾娜叫道:“我们不管理想,我们来念杨柳诗吧!”
“好啊!”赵矜来了兴致,点头赞成:“大家来念杨柳诗吧。一人一首。蕙娘,你姓柳,该当由你先来。”
蕙娘还未答话,卓琳雅宾娜又叫道:“这儿有没有姓杨的姐姐?杨柳是姓杨啊!我听宫女姐姐们讲故事,说是有一个很自大的皇帝,叫做杨广,他把自己的姓赐给柳树,从此柳树就叫杨柳了!”
“那都是胡说八道的啦!”艾婀丽珂点点卓琳雅宾娜的脑袋:“你这黄毛丫头,比我胡人还胡,才会信这种胡说八道的故事。”
卓琳雅宾娜不服,抱住艾婀丽珂,顶着她的肚子逆推,嚷着:“怎么胡说八道了?你说呀!”
“就是胡说八道,就是胡说八道!”艾婀丽珂不说道理,却和小孩子一般见识,扭在一起。
王妃,自相扭打,这成何体统呢?韩芸凝、上官梦月、钱婵娥、蒋凤娣四嫔赶紧上去,两人架一个,拉开了。
赵矜哈哈笑道:“不要闹,不要闹。隋炀帝杨广赐柳树姓杨之说,确实是无稽之谈。早在隋朝之前,古诗中的杨柳已经很多了,哪里是隋朝开始才叫杨柳的?我的小宝贝,你还要好好学习哦!要跟有学问的人学习。”
“就是嘛!”艾婀丽珂这才拍胸脯道:“比如我,我便很有学问!兀那不学无术的黄毛丫头,你得乖乖向我学习。姐姐我大发慈悲,念一支南北朝的《折杨柳歌辞》给你听!南北朝,可是在隋朝之前哦!”
于是艾婀丽珂摆出自己虽然很胡但也很有学问的样子,咏道:
(其一)
健儿须快马,
快马须健儿。
跸跋黄尘下,
然后别雄雌。
(其二)
上马不捉鞭,
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
愁杀行客儿。
(其三)
遥看孟津河,
杨柳郁婆娑。
我是虏家儿,
不解汉儿歌。
艾婀丽珂咏完,大王与妃嫔们齐声喝彩。卓琳雅宾娜不得不服,只好不吵了。
蕙娘给艾婀丽珂占了先,却没有一点脾气。她微笑道:“那么,依大王旨意,臣妾来吟一首唐人卢照邻所作的《折杨柳》——”
倡楼启曙扉,杨柳正依依。
驾啼知岁隔,条变识春归。
叶凝愁黛脸,凤花乱舞衣。
攀折聊安寄,军中音信稀。
吟罢,蕙娘道:“这一首《折杨柳》,虽不著名,臣妾却时时想起。只因其中‘军中音信稀’一句,正对臣妾的心境。”
赵矜忙道:“啊呀!是我不对。出征在外时,不太记得往家里带信。”
蕙娘也忙道:“非也。臣妾只是说说心中所想,并非抱怨大王,也不是要大王今后多带音信的意思。大王戎马倥偬,心中事情已多,切莫为妾等挂怀,有误大事。况且书信一趟,劳动多少信使、驿马。大王宜爱惜人力,不宜常往家里带信。”
赵矜欣然道:“好姐姐,难得你那么会体贴人,又深明大义。”
大王当着众人叫好姐姐,蕙娘一下子脸红了。赵矜见蕙娘这么大的女人还会脸红,心里暗乐,很是自豪。
接着众人寂静一阵。好几个人往苎玉贞看去,心想应该轮到她了,别的人都不敢占先。但苎玉贞只是微笑,迟迟不语。苎玉香忍了好一阵,见姐姐不说,自己实在又想说,那就占先了吧。
于是苎玉香站出来讲道:“我要说……我生下来时,母亲便没了。”
众人皆一愣,连赵矜也不知所云,都怔怔地看苎玉香究竟要说什么。
苎玉香一笑,讲下去:“我虽不曾见过母亲,不过听长辈们说,母亲是极识大体、极开朗的人。她是高相国的女儿,深有学识,在父亲最艰苦的时候,她一直温柔地勉励。因此我想,我也要做这样的人。虽然我不能像姐姐、孔雀那般跃马疆场,助大王哥哥平定天下,但我至少不颓唐,不惆怅,做我能做的事儿。这儿我要咏诵的乃是唐人李商隐的《折杨柳》,他的立意是教人淡化思念,多多保重,并且寄望明日,乐观守候。”
(其一)
暂凭樽酒送无憀,
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
春风争拟惜长条?
(其二)
含烟惹雾每依依,
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
半留相送半迎归。
苎玉香咏毕。众人皆赞许。赵矜点头道:“不错!即使离别,不要悲伤。李商隐是大才子,一方面情深意长,另一方面却也洒脱。”
韩芸凝道:“大王所言极是。这首诗中,‘半留相送半迎归’,立意委实独到。杨柳轻拂,一半固然为了相送,一半却也是为了相迎。若无离别之苦,何来重聚之欢?”
众人都称是。
上官梦月想了想,对赵矜道:“大王,我虽不如妃子们尊贵,可否也吟一首?”
赵矜忙道:“当然可以。我们可不怎么计较尊贵不尊贵的,你是我心腹,怎么如此客气?”
上官梦月微笑不答,只吟道——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啊!”赵矜赞叹道:“这是李白的《折杨柳》呢!不愧是大家风范,意境既阔大,用词又极有匠心。‘艳’、‘明’、‘暖’这些字用得十分别致,不是一般文人的手笔。”
上官梦月点点头,即退下了。赵矜有些疑惑,心想她性格不怎么外露,吟这诗必有缘故。
正这时,外围的宫女们听了大王与妃子们吟诗,上官淑仪也来吟了一首,不由得有些蠢蠢欲动。一名宫女便大方地走上前来:“大王、娘娘们雅兴!婢子斗胆,也想吟一首,不知可否?”
赵矜笑道:“可。”
宫女便吟诵起唐朝时色艺双全的美人鱼玄机之诗《折杨柳》——
朝朝送别泣花钿,
折尽春风杨柳烟。
愿得西山无树木,
免教人作泪悬悬。
赵矜点头,心想:“这诗虽然也好,但与李白、李商隐这些大诗人的杰作相比,毕竟不如。”想是这样想,却不好挫伤宫女们的积极性,面露笑容,赞道:“很好,很好!诗好,人也好,难得你来为我们助兴,本大王无以为谢——抱一抱吧!”
顿时一片笑声飞起。那宫女纵然胆大,一听也着了慌,急忙遁逃。赵矜作势要追,只见她逃入一群同伴中,服饰一样,认不出来了。
蒋凤娣嗔道:“大王你好没体统!你如此一来,谁还敢出头?”
果然没有宫女敢出头了。赵矜才觉得自己果然做错,看来本大王还是不够成熟啊。罢了。
为了帮大王缓和一下气氛,钱婵娥站出来道:“我来吟诵一首,唐朝名相张九龄的《折杨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