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超品逆天学生 > 第434章 第反击

底色 字色 字号

超品逆天学生:第434章 第反击(1/2)

    相反,如果领导惹怒了这些科学家们,他们能够把状告到一号首长面前。到时候,受到处罚的绝对不会是科学家。没办法,国家要发展,这些科学家们就必须供着,哄着。根本不可能直接处罚的。

    所以。只要能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带着知名学者,科学家的光环,在哪里都会受到尊重。

    无疑,在座的人都是有研究成果的人。哪怕是资格最浅的魏承玉,因为杨伟猜想的原因,他的地位也明显拔高,据说三四月份就能够解决正职教授的职称,到时候,他也算是跨出了一大步。

    不只是吴丙白,其他人也对杨伟的秘密武器很有兴趣。为什么杨伟跟沈崇峰会那么自信,是不是更大的研究成果,他们每个人都很好奇。

    “吴教授这么问,我就不瞒各位了!其实所谓的秘密武器正是杨伟猜想的下一阶段研究。经过几个月的研究,我又发现了一些东西。那些东西会验证杨伟猜想,也是杨伟猜想更进一步的补充!”杨伟微微一笑,自信的说道。

    杨伟说完,吴丙白忍不住点了点头:“难怪我给你老师打电话的时候,他笑的那么开怀自信,没想到是杨伟猜想有了更进一步的发现。有了进一步的发现,哈佛代表团不管怎么出招,对你都不会有任何作用,基本上是立于不败之地了。了不起。真是了不起!”

    说到最后,吴丙白有着难以掩饰的感慨。

    何止是吴丙白,杨伟说完,不管是李立明还是魏承玉。脸上都带着复杂的表情。

    杨伟猜想的意义他们很清楚,很多人也在研究这个突然出现的猜想。越是研究,越是可以看出里面隐藏的深奥。那绝对是对数学领域更进一步的探究,一旦体系成熟,会极大的扩展数学领域,让整个世界的科技都前进一大步。

    这么伟大的发现。发现者是一位十**岁的少年已经让人很惊讶。更让人惊讶的是,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对方不但发现了猜想,更是有了进一步的发现,他独自一个人再次提升了猜想的含义。

    具体的内容他们还不清楚,但是有一点他们狠确定,能够进一步提升猜想,无疑有了更成熟的理论。

    研究上的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能够跨出第一步不容易,而能够跨出第二步则更加艰难。

    因为第一步的出现可能是偶然,可能是奇迹,研究者本身还没有掌握那些规律。而能够踏出第二步代表的意义将会完全不同,他代表着研究者已经发现了隐藏在万物下的规律,真的有了自己的发现。

    第一步或许还不能以研究者的名字命名,而从第二步发现开始,那个突然出现的伟大猜想已经牢牢的刻上了杨伟的名字。

    有了伟大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名字,这是所有科研者梦寐以求的事情。而今天,一位十**岁的少年做到了这一步。

    看着面前稚气未脱的少年,不少人真有一种活到狗身上的感觉。

    “能够有新发现,老师给了我跟大帮助,他给我提供了很重要的观点,我可不敢居功!”杨伟谦虚的说道。

    他知道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拿出杨伟第二猜想跟数学镜子体系有点着急,第一猜想的风波还没有平息,第二猜想以及数学镜子体系无疑是在风波上又加了一桶油,即将面对的风波会更加强烈。

    然而,面对着哈佛的质疑,他只能用这种方式捍卫自己的理念。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办法。

    那是哈佛,不是普通的高校,他说杨伟偷窃了哈佛的研究成果,世界上百分之**十的人会相信。就算是很滑稽,很不可思议,有很大漏洞。依然会有人相信他们的话,并且随着时间流逝,哈佛完全可以将假的变成真的,真的变成假的。

    为什么国内一直有黑粉咬着他不放,哈佛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很大。这种顶尖学府近百年的影响力是庞大无比的,一般的反击根本没用。

    这还是有华国在后面全力支持的结果,如果没有华国的支持,杨伟现在早就被碾压,被钉在耻辱柱上了。

    面对这种严峻的考验,杨伟必须剑走偏锋,表现出自己更强悍的实力。

    你不是说杨伟第一猜想是偷窃的嘛?那么我就拿出杨伟第二猜想证明自己的清白。第二猜想还不算,我还拿出了数学镜子体系,这些总不能也是你们的研究成果了吧。

    沈崇峰也知道自己学生面对着什么样的压力,在这个时候,拿出杨伟第二猜想以及数学镜子体系,无疑有着一锤定音的功效。

    哈佛一直在强调杨伟猜想的归属权,却从来没有说过有杨伟第二猜想以及镜子体系,一旦这两个猜想面世,原先的争执都会不翼而飞,哈佛就算是在没脸没皮也无法继续诬陷杨伟的研究成果是偷窃的。

    他们又不傻,某个手段使用一次有效果,第二次的效果就没有那么大。再加上杨伟可以将研究成果推动到第二步,就代表他有实力将成功推到第三步。

    哈佛总不可能每一次杨伟拿出研究成果的时候就说对方是抄袭的,那根本就没有意义,不但不会继续给杨伟泼涨水,反而还会败坏他们近百年积累的声誉。

    诬陷一个注定无法诬陷的敌人,跟学校百年积累的声誉,孰轻孰重,哈佛管理会肯定有自己的考虑。

    相比较哈佛带来的庞大压力,两个月之内频繁拿出研究成果的后遗症就不算什么了。再说,杨伟的身后有沈崇峰。

    为什么杨伟在写出第二猜想跟数学镜子体系的时候没有直接投稿而是拿给沈崇峰看,还不是想要确定沈崇峰的态度,顺便给再次找个保护伞。

    不管面对什么质疑,杨伟完全可以将功劳分跟沈崇峰一半,说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

    虽然这句话很假,却无疑有了一个最好的接口。以沈崇峰的地位,就算是有质疑,也不会有人冲着他去,反正他也不在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