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康熙驾崩于寝宫。待八阿哥等人得到消息赶到宫中,整个局势已经被四阿哥控制了。隆科多从内殿走出,宣读了康熙的遗旨,性子鲁莽的十阿哥首先蹦了起来,叫道:“不可能,这绝对不是皇阿玛的意思。四哥,我们都从外面回来,你怎么会从里面出来?难道你谋杀了皇阿玛,谋朝篡位吗?”
四阿哥尚未说话,隆科多已是急红了脸,怒道:“十阿哥,你可千万不能血口喷人啊。四阿哥是奉诏进见的。”
九阿哥冷声追问道:“奉诏,诏在哪里?”
隆科多一噎,“这……是口谕。”
九阿哥冷笑道:“吞吞吐吐,分明有鬼。这圣旨我不服。”
十阿哥也响应道:“我也不服。”
他两人带头闹事,朝中“八爷党”的大臣们也纷纷应和起来,一时间朝堂之上一片混乱。顾小春在外面听到里面吵闹不休,怕再生事端,索性便带着禁卫军闯入了大殿,将八阿哥与九阿哥等人团团围住。
九阿哥一见也拔了剑,怒道:“好啊,你们还敢带兵包围乾清宫?我等就算血溅于此,也要为皇阿玛讨回公道。”
双方正剑拔弩张之际,却见翡翠从外面跑了进来,高声叫道:“住手!”
众人都齐齐向她看了过去,就听她朗声说道:“德妃娘娘有旨,乍闻大变,大家心情都不好,希望各位不要在此冲突,以免惊扰了大行皇帝。”
四阿哥也怕双方真的在朝堂上动起手来,闻言便答道:“儿臣遵旨。”
翡翠又走到八阿哥等人面前,行礼道:“德妃娘娘请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前往永和宫一叙。”
八阿哥心中明白年羹尧兵权在握,此刻若真的闹起来,自己这方必然要吃亏的,他与九阿哥、十阿哥相互看了看,转身跟着翡翠去了永和宫。
德妃一身素服,眼圈微红地等在永和宫内,见八阿哥他们几人都随着翡翠来了,急忙迎了上来,说道:“谢谢三位阿哥给本宫面子,总算让本宫对大行皇帝有个交代。”
八阿哥向着德妃行了礼,不卑不亢地说道:“德妃娘娘叫我们来无非是想劝说我们就范,让你儿子做皇帝。对不起,我们做不到。”
旁边的九阿哥也冷哼了一声,说道:“皇阿玛死得蹊跷,恐怕有人犯上作乱,德妃娘娘身为后宫之主,不应该任人唯亲,包庇你的儿子。”
德妃听了摇了摇头,叹道:“三位都误会了,本宫不是这个意思。本宫叫三位来也是想弄清楚事情的始末。本宫入宫三十余年,蒙皇上宠幸管理六宫,实在是受之有愧。如今,老四意外做了皇帝,本宫连做梦都想不到。眼下最关键的是把事情查清楚,如果真的像各位所说,老四做了这些大逆不道的事,本宫绝不宽待。”
八阿哥等人听了俱是意外,想不到德妃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八阿哥语气缓和了些,试探地问道:“那娘娘的意思是……”
德妃深吸了口气,答道:“王公大臣们都在,只要他们反对新帝登基,全力彻查皇上忽然驾崩一事,一定会水落石出的。至于禁卫军那边也不用担心,本宫已经急召老十四回朝了,只要他的兵马一到,就根本不用有任何顾忌。”
八阿哥点了点头,顿时明白了德妃的心思,显然她也是不想老四继位,她想得是小儿子十四阿哥。眼下看来,自己若想争夺皇位已是没有多少胜算,倒是不如扶了十四阿哥上去,凭借着与十四阿哥的关系,他们几个也能落个好处。
这样一想,八阿哥便又对着德妃郑重一礼,说道:“娘娘如此深明大义,我等佩服,我等一定会以娘娘马首是瞻。”
另外两人也应和道:“以娘娘马首是瞻。”
德妃红了眼圈,说道:“本宫生此逆子,实在愧对皇上,愧对大清,三位阿哥深明大义,给本宫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本宫在此谢过了。”
说完起身向着八阿哥三人行了个礼,吓得八阿哥等人连忙上前托住了她,“娘娘言重了。”
见他几人这样,德妃心中稍定,确实忍不住轻轻地哭了起来。她苦苦谋求几十年,就是想要十四阿哥做了皇帝,可想不到康熙突然驾崩,竟是四阿哥拿到了遗诏,她如何肯甘心,可老十四领兵在外不在京中,眼下她只能与老八几个结盟,叫老四无法登基,拖到老十四回来。
八阿哥等人见德妃哭得伤心,不由得也落了泪,十阿哥更是哭道:“也不知道皇阿玛是什么时候走的,竟然也没能叫我们兄弟几个见上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