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十二年初春,太原西南悬瓮山麓晋王祠内外,兵甲持火枪的御前侍卫将偌大个晋王祠守御得飞鸟难渡。正德与冯虞兴致勃勃地步出圣母殿,对那四十余尊彩塑侍女与殿前的鱼沼飞梁赞不绝口。身后跟随着数十名统帅部僚佐,一时间满目的将星闪耀。当然,最大最亮的还是冯虞肩上那两颗新挂上的元帅星。
冯虞引着正德往唐叔虞祠走去。正德此刻正是兴致高昂,毫无倦意,一路上话语不停。“国城,除却豹房,这可是朕第一次远离京师。这一路行来,朕才知我大明江山何其广阔,何其豪迈!”
冯虞笑道:“皇上说得是。单看眼下这三晋大地,表里河山,东凭巍巍太行,南移滔滔黄河,北望绵绵长城,关山千重,形制四方。臣奏请设行在及统帅部西北战区司令部于太原,也正是看中这形胜之地。”
正德抬眼远望重重山峦叠嶂,感慨万千。“不错。舆图上看,太原正处延宁、宣大两条攻击发起线正中,居中以制两翼,确是便利得很。这太原也算是唐故地、千年古都,行在驻于此,妥当得很。”
冯虞一愣,随即低声分说道:“皇上,如今这太原城可不是原先那座‘北都’啦。”
“嗯?怎么?”
“李唐于晋阳即太原起家,定鼎之后,便封晋阳为‘北都’,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唐亡,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发迹于晋阳,或以此为国都,一时间太原名声显赫,号为‘龙城’。宋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灭北汉,一统天下。赵光义恨晋阳军民数载顽抗,又忌晋阳‘龙城’之名,遂下旨火烧晋阳城,又引汾、晋之水,夷晋阳为废墟。三年之后,宋廷于古晋阳城北四十里外唐明镇新建城郭。嘉四年,设太原府治,这才有了如今这太原城。我朝太祖封晋王于太原,扩建此城,设镇御边,遂成我朝九边重镇之一。”
“原来如此。”正德恍然大悟。“你所说这一节,朕倒是听说过的,只是当故事罢了,不曾记在心头。呵呵,还是国城你博学啊。”
“皇上过奖了。此次挂帅主持北征,臣不敢怠慢,对辖区地形兵要自然得仔细研摩推究,多看些史籍也是必不可少的。此番我大明北征军可谓新军云集,名将荟萃,辎重如山。统帅部为这一战足足筹划了五年之久,专案改动数十回,兵推数百回,精制舆图沙盘不计其数,与内阁会商也有数十次之多。这百年开边第一战,蒙皇上信重,交与臣全权指挥。臣自觉这肩头担子极重,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全力以赴。”
正德笑道:“不瞒国城。此番讨北方略之‘犁庭专案’,朕钦准前后,也反反复复研看了几十回,其中详尽,了然于胸。就庙算而言,可说是算无遗策了。到了这会子,你不必太过忐忑。朕确信,此番出征,国城定能旗开得胜,横扫塞北,为我大明永除腹心之患,开中兴格局。如今参战各部情形如何?”
“回皇上。此役我军共动员全数十一个新编师、侍卫亲军全军、九边原编镇军共计三十九万精兵。现下各部皆已进入前进阵位。弹药辎重已全数下拨。左翼河套方面军正沿长城攻击发起线展开。斥候早已渗入敌境展开侦搜破袭作业。此外。九边军资屯营也已囤满。
各路军辎后援分队已完成编组。随时待命。待数日后黄河开凌。破冰成汛。左翼军就将越过长城线。展开攻势。”
“鞑子情形如何?”
“达延汗于答阑特里温之战取胜后。以其三子巴尔斯博罗为右翼济农。挥军追剿亦不剌、满都残部。纠缠三年之久。直至前年。巴尔斯博罗将满都追斩。亦不剌逃到哈密。为白帽回回诱杀。这一役才算终了。
此战方平。去岁初秋。达延汗又尽发大兵征讨蒙郭勒津部。蒙郭勒津万户大首领火筛。为蒙古西部大酋瞿九思脱**之子又娶满都鲁汗之女伊锡克公主为妻。实力更甚。多罗土蛮、畏兀儿、兀慎、摆腰、兀鲁、弘吉剌特诸部皆投入其麾下。双方于图尔根河会战。火筛以弱敌强。发兵突袭。一度大败汗廷兵力。险险生俘达延汗。无奈实力不济。达延汗迭经苦战。终于平定蒙郭勒津。
前两日一鞑子千户投向我军。此人供称。此役鞑子汗廷兵马折损极大。尤其是战事延入冬。大军整补不及。战马也未得休养。如今正是人困马疲。锦衣卫南司探报所言也是大致相同。”
正德一听喜道:“照此说来,这一回还是攻其不备了?”
“只能说是仓促应战,无备倒谈不上。那千户供称,早在开春时节,河套土默特诸千户便哄传我军要攻略河套。达延汗四子阿尔苏博罗方随军击破火筛,正是自信满满。此刻,这厮一面调兵备战,一面已向汗廷求援,看样子是要与我大明在河套决一死战了。”
正德问道:“能全歼此獠否?”
冯虞笑道:“只要他真敢与我军决战河套,想来便活到头了。此番我军在河套方面投入三个新编师,两步一骑。不说配属延绥、固原、宁夏三镇镇军,单这三师兵马炽盛火力,便足以克复河套了。”
正德点头道:“说来还是李东阳与你之功啊。若非李卿……”说到这里,正德突然神色一黯。
冯虞忙安慰道:“李阁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说未能退享天伦,但他得以亲手推行新政,初见成效,临终时举荐续任,又得皇上首肯,使新政不以人亡政息。单这一条,便足以彪炳千秋,名垂青史。且蒙皇上厚恩,李阁老身后又是极尽哀荣,这何尝不是求仁得仁。”
正德脸色稍缓,“说得也是。当年李卿与国城你一力推行摊丁入亩、厚农资商,顺带整肃官场。头两年便立竿见影,一时间海晏河清,百姓欢腾,朝廷赋税立涨。乡野流民得以往市镇谋生,又逢百工兴盛,工商勃兴,海量出产输往东瀛、南洋,换得金银、米粮、珍玩、木铁无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