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冯虞说道:“大军即将搬师回京。之前战事纷乱,你们在我中军还好藏身,回到京师,侍卫亲军不是驻防豹房,就是拱卫京师,尽在人多眼杂之处出没,容易出事。这几日,我总想着,如何安置你们才好。”
崔绣屏惨然一笑:“也没什么。这些日子,蒙大帅干冒天大风险,收容翼护,感激不尽。
既然如此,咱们姊妹即日离开军营,四海为家。顶多不过是为官府拿获,早死早超生。若是幸得芶延残喘,咱们姊妹矢志不忘大帅救命之恩。大恩不言谢,若是有用得着的地方,只管吩咐,咱们姊妹二人万死不辞。”
惠娘却不说话,只是感伤地望着冯虞。
冯虞连连摇头:“不是这意思。我冯虞却也不是怕事之人,两位真要落魄江湖,没个更好去处,倒不如听我如此安排,看是否妥当。杨夫人,不瞒你,我在南洋还有个去处。便是台湾、吕宋等地,尽在我所部驭下。我在两地设一侦事局,与锦衣卫职责相似,只是无权擅自捕人。现下兼管地是我得力手下。只是此人必经是个读书人出身,虽有见地,手段却是放不开。杨夫人你在军中呆过,也曾掌管罗教北方谍报一部,做起这事来,想必游刃有余。我想让你去南洋接这摊子。此外,赵也在南洋,你也有个旧友,不觉孤单。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崔绣屏听罢大喜,如此安排最合她心意。眼下只怕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惠娘见冯虞如此妥贴安排,也为崔绣屏欢喜,忍不住问道:“那我呢?”
“你?你听说过万邦园么?”
“自然知道。你冯虞手中最大产业,天下各省城皆设分号,所营不是南洋珍奇,就是巧夺天工地器物,每年赚回怕是不止千万吧?”
冯虞笑道:“你这可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万邦园,明面上是我冯虞手中一大产业,暗地里还是我冯虞在各地之耳目视听。借着生意,万邦园暗探眼线上至深宫内院,下至边陲州府。能耐只怕不次于全国十数万锦衣卫。这一块,如今是我军师陈琛分管,也是无法全力为之。万邦园明暗两条线,暗线我打算统统交给你!”
惠娘、崔绣屏二人听罢瞠目结舌,冯虞在她们眼中越发扑朔迷离。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究竟是如何在短短几年间四面出击,做下这么多旁人几辈子也无法企及的大事业?尤其是惠娘,听说要把这么大一个情报网,心中突突直跳。往日她也有权指挥罗教在长江以南上百分坛数万教众,规模上或许大过万邦园,可要论起能量来,那是拍马也赶不上地。
“你,你真要交我料理?我……”
冯虞笑了起来:“你管事,我没什么不放心的。除非是你自己不愿意。”
“我……”惠娘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冯虞点点头:“那就这么说定了。这样,杨夫人,你明日一早离开济南府前往福州府。这是锦衣卫令牌,一路定然畅通无阻。今晚我会修书一封,到了福州,你持书找锦衣卫福建副千户朱潜交接。万事他会安排妥贴。”
崔绣屏点头应允。冯虞又说道:“明日便要分别,日后再见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时辰尚早,今夜你们姊妹俩就多说说话。惠娘,你如何安排回头再说。我这里无事了,去吧。”
第二日一早,崔绣屏与惠娘洒泪而别,由一队冯虞亲兵护卫,启程南下。
正德六年八月三日,征剿大军奏凯还京,山东百姓沿途洒泪相送,万民旗、万民伞一路送了无数。九月十日,正德令李东阳率文武重臣远至十里长亭迎接,京师官民夹道欢迎,自己则亲在午门等候。在数十万官民的欢呼声中,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冯虞率出征将士直至午门外。
见到正德銮驾,冯虞赶忙甩镫离鞍,大礼参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奉旨出征,幸不辱命,今率师凯旋,特此缴旨。”说罢,将圣旨、印信、尚方宝剑奉还。随后,冯虞朗声道:“此战,我三军将士感陛下洪恩,一心效命,为江山社稷一往无前,克尽全功。如今大军凯旋,请陛下校阅。”
正德欣然应允:“准奏!”
冯虞起身,正要发令,却见正德冲他招手。待到近前,只听正德说道:“爱卿上车辇来,同朕一道观操校阅。”
“啊?”冯虞一听,吓了一跳,赶忙推辞。“臣何德何能,怎敢妄自与陛下比肩?”
正德笑道:“这有什么不敢的?朕让你上来,便只管上来。这回剿贼爱卿调度有方,一举成功。战后抚恤百姓恢复民政井井有条。两件大功,能立下一桩,便是国家良才,难得爱卿上马能安邦,下马能治国。朕让你上御辇,就是要为百官树一楷模,也让万民知晓,朝廷爱才重才之心。”
冯虞还是不敢应命,忙道:“陛下恩遇,臣感铭肺腑。不过君臣有别,这御辇有如御座,臣万死不敢逾越,尤其是如今这时候,以免遗人以居功自傲目无纲常之口实。请陛下见谅。”
正德想了想,点点头:“爱卿如此恭谨自爱。也罢,朕准你骑马随驾阅军。”
“臣谢恩。”冯虞这回不再推辞,牵了坐骑来到御辇旁,一跃而上,目不斜视端坐鞍桥。(,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首发
(全本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