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携手华为
詹姆士来华为公司不是第一次了,不过此次前来,依然感觉到一股巨大的压力。
与华为的许多员工交流,詹姆士却发现,绝大多数都是刻板、严肃。就算有少数的活跃份子,也最多的口才不错,而不是不务正业的闲扯。
詹姆士觉得,这种文化氛围,才是真正的高科技产业的氛围。
或者说,这是类似于IBM总部的科研、实验为主的企业文化氛围。
据说,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就是一个狂人,一天工作15~20个小时左右。有这样的工作狂人,自然导致整个华为公司多数员工简直是在拼命一般的工作。
华为员工在工作中,很少说笑。一个个坚毅的表情,还有充满了傲气的姿态。
华为的氛围会让习惯享乐的人感觉到十分不自在。任何散漫的人,在他们面前,彷如遭受心灵审判一般刺痛——懒惰是罪,懒惰是罪!我有罪,我有罪!
詹姆士点头,心里想道:“难怪中国在这些年发展的如此迅猛,在华为公司,似乎就是我所找到了答案!”
任正非创下的华为,那是了不得的企业,这个企业几乎不做广告。
在大众眼皮底下,华为公司似乎名气并不大。但是,这个企业却是全球领先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若是光在亚洲,那是要称行业老大,整个亚洲各国的电信网络基础设施中,华为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
就算在欧美市场中,华为的销售额也仅仅次于思科公司。
这样一家的企业。也仅仅是87年任正非孤身创立。
最初华为不过是在香港进口一些交换机倒卖给国内。
不过,到90年,任正非就不满足做这样的倒卖赚钱生意。很快决定开始自己研发各种相关的技术。
此后,华为每年收入研发的资金超过营业收入的10%,相当于把绝大多数的净利润都投入了研发中。
所以,这家公司才能够厚积薄发。从默默无闻,到一发不可收拾,能够成为中国申请最多专利的企业,能够在国际电信设备市场上与思科等公司平分秋色。
中国像华为等公司的崛起。
不得不提当年的时代背景,
在八十年代之前,日本曾经气势汹汹号称要挑战美国的半导体产业。
日本IT产业在80年代,布局错误,导致日本IT产业迷失了方向。走来一条与PC标准不同的发展路线。结果,PC成为世界主流。日本相关产业,只能推倒重来,重新迎合PC标准。
接着,互联网时代更是日本的一个悲剧。尽管有雅虎、亚马逊等等公司,纷纷为日本开分号,但是日本政府一度认为,计算机用来办公也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互联网当一回事情。
因为这样的错误看法,导致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研发,建设等等相关的关键技术,日本停滞不前。而中国却与世界同步的发展起来了,并且,干净利落的把能占领的市场全占领了。走自己的路,让日本人无路可走。
到到2002年的时候,日本意识到错误之后,已经迟了很多年。此后,日本虽然速度把光缆接到用户家中,政府补贴典型企业的亏损经营。然而,那仅仅是在表面上发展上去了。
从企业、产品的角度看,日本的光缆、路由器等等各种电信基础设备,在整个世界市场占有率几乎为零。
欧美方面大量的交换机、光缆、路由器是思科等公司的天下,而那亚洲市场满眼望去互联网电信硬件几乎都是华为等中国公司的天下。
虽然华为等公司在于移通讯系统方面的建设,也是有一手的。
不过,在移通讯终端方面,华为还真没有多少市场竞争力。
华为移通讯终端产品为红火的年代小灵通时代,那时候,华为作为小灵通终端最大的供货商。
1997年之初小灵通在中国开始推广后,曾经一度与手机平分秋色。发展到2006年曾经一度达到1亿使用人数。
不过后来手机的功能一日千里,小灵通也仅仅限于通讯、短信等等基础功能,而且随着手机话费的降低,小灵通连通讯话费成本的优势依然不具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