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次起飞之后我将去往何方是将毁灭播撒向伊斯兰堡还是飞跃神圣的雪山让蘑菇云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另一侧升起。免费”在位于新德里以北19o公里的安巴拉空军基地的跑道之上早已被新德里宣布坠机身亡的德那巴汗此刻正注视着机场的地勤人员小心的为他的战机作着出击前最后的保养这是一架德那巴汗早已熟悉了的俄制米格-27h型战斗轰炸机漫长的岁月留下的痕迹即便是在这架经过精心保养的战机之上也清晰可见。
“从那里来回那里去!这个世界本身总是充满着奇妙的轮回!”望着眼前这架与自己几乎同龄的战机德那巴汗不禁有些惆怅从接到新德里最高当局“去死”的指令到成为赫赫有名的印-俄联合战斗机中队“方块a”的一员再到与强大的中国空军在马六甲海峡上空的搏杀人生的一幅幅不同时间段的风景此刻又在他的面前一一的重现。“或许我真的是已经老了吧!不过这种走向地狱的任务不正适合我这种老兵吗?”德那巴汗独自苦笑着在他的面前一枚枚看似普通的炸弹正从安巴拉空军基地核心位置的地下弹药贮藏室中被谨慎的推了出来。
这是1o枚外表平常的航空炸弹除了两侧贴着银红双色条纹的标签外这些航空炸弹与一般印度空军战斗轰炸机和攻击机挂载的1ooo公斤重的航空炸弹并无不同这些诡异的武器之上所有的设别标识都已经被事先抹去流线形的褐色铝合金外壳只有一些肉眼勉强看得到的细缝及挂钩再也没有任何特异之处。对于漫不经心或未经训练的旁观者而言甚至很容易将把它们误认为辅助油箱或重型燃烧弹根本不会想到这些在外表平凡的外壳下却容纳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恐怖的毁灭力量。
毫无疑问这是一枚枚印度空军雪藏已久的枪式核航弹装有核爆炸装置的航空炸弹称为核航弹这种武器可以说是所有核武器之中历史最为悠久和唯一有过实战经历的元老在1945年美国空军就以这种武器成功的毁灭了日本帝国的广岛和长崎同时也是各大国核武库之中的最主要的打击手段在遍步本土17个州的33个储存地点和6个欧洲国家之中美**队储备了包括5种类型在内的数千枚核航弹它们从来都是轮核打击之中的主力。
在这些钢铁的弹体之内放置着由4块处于亚临界的钚239组成核装药在平时这些原子弹之中的钚239裂变装料始终处于亚临界状态不会产生核爆炸。而一旦它在战场之上引爆那么利用常规炸药爆炸使次临界状态的裂变装料将在瞬间达到临界状态产生自持裂变链式反应并将反应能量以爆炸形式瞬间释放出来。这一攻击的威力在理论上将相当于1o万吨的TnT黄色炸药足以在瞬间摧毁一座百万人口都市的心脏地带或者杀死战场上一个整师的士兵为了强化对人员的杀伤效果。印度军方还在这些毁灭武器的弹壳之中大量的使用了钴元素在聚变释放的中子会令钴转化成为钴-6o这是一种会在长期(约五年内)释放强烈伽傌射线的同位素将使被攻击地区维持长时期的强放射污染。
为这些执行核武器攻击任务的俄制米格-27h型战斗轰炸机进行挂弹作业的地勤人员大多是一些新面孔出于严格保密的需要他们显然并不知道手中正在所处理的这些武器的毁灭性质整个过程只是由数位来自印度国家战略核司令部的空军军官在旁进行着严格的指挥。这些核航弹被缓慢推到机腹中线的挂载点下再由装弹机举高装置定位。所有的一些都显得是那么的井然有序一丝不苟。
这种不明型号的核航弹可以说是美国空军最早装备和部署的B-28型大当量核航弹的仿制品其长度大约为5米直径约5o厘米重约95o公斤主要用于破坏重要的工业设施和加固的军事目标以及打击地面重型装甲集群。虽然这种武器的各方面性能在今天看来已经非常的落后但是在其爆炸之后所出的强大威力却同样致命。在弹部的引信和尾翼安装完成之后再由来自印度国家战略核司令部的军官在座舱内加装一个已经输入了特殊引爆密码的起炸装置这个装置将通过连接航弹与战机之间的讯号线解除核炸弹最后的保护程序。完成了这一步骤之后这个毁灭性的武器将完全交由飞行员之手来掌握了。战机飞行员将按照新德里的命令飞向指定的攻击位置在5oo米左右的空中以特殊的机动动作将核弹以抛物线的方式抛掷出去。随后核弹将借助自身所配备的降落伞以减缓下落度来提高命中精度直到在大地之上掀起毁灭的火柱。
从温度高达数百万、几千万度的火球之中辐射出来的光和热。将造成攻击地区之内所有地面人员的皮肤烧伤、视网膜烧伤、闪光致盲;即便炽热的空气被吸入都将造成呼吸道烧伤。强烈的光辐射还能使木、棉、橡胶、塑料制品在短时间之内熔化、碳化、燃烧使武器之内的火药自燃、爆炸;引出连环的爆炸和无边的火灾。
接着爆炸瞬间形成的高温火球会猛烈向外膨胀、压缩周围空气形成的高压气浪。这种冲击波以音向四周传播当然随距离的增加传播度逐渐会减慢压力逐渐减小最后变成无害的声波。但是在冲击波的直接杀伤距离内压将挤压人体内脏和听觉器官甚至利用动压将人远远抛出甚至破坏坚固的工事、建筑物以及武器装备。
核爆炸前十几秒内和爆炸瞬间都将释放出的强大的r射线、中子流以及x射线他们将产生早期的核辐射并与周围的分子、原子相互作用产生大量带电粒子这些粒子高运动在爆心周围形成很强的瞬时电磁场并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扩散传播这种名为核电磁脉冲的力量作用范围将比光辐射、冲击波和早期核辐射大得多。它能在导体中感生出很大的瞬时电压和电流干扰或破坏无防护的电子设备、电路和元器件。
“这将是一场末日的浩劫正希望你和孩子能够活着迎接印度的明天。”站在机场的跑道上德那巴汗无言的注视着眼前这一切毁灭的倒数记时许久未抽烟的他从自己口袋中取出一包印着骷髅标志的香烟盒在漫天的繁星之下悠悠的点燃了自己生命之中的最后一支烟在这个无比接近死亡的时刻他又想起自己远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妻子和女儿在离开了已经不复存在的“方块a”中队之后他曾远远的看过她们的身影。在那个仍然按印度教传统生活的乡村当丈夫死去妻子只有三种选择:与丈夫一起火化改嫁给丈夫的兄弟或者进入寡妇之家守贞。妻子选择了嫁给自己的弟弟—卡特拉卡特拉或许是一个好丈夫但却绝对不是一个好父亲他对自己女儿的种种暴行已经在村子里引起了人们的公愤但是自己又能作什么呢?作为一个已经死去了的人他只能远远的看着别人的生活。
“喀拉拉邦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目标或许他们能在这场浩劫之中幸免遇难吧!”在为自己的妻女进行了最后的祝福之后德那巴汗踩灭了自己嘴边最后的烟头昂阔步向自己的战机走去从这一刻开始他的生命便已经不再属于自己而是与印度的未来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德那巴汗以及所有参与这次豪赌的印度士兵的慷慨和豪迈或许注定将书写印度最绚烂的历史。与此同时在位于南方空军司令部总部所在地—提卢万纳塔普拉姆的印度战略核司令部地下指挥中心之内印度战略核司令部负责人—空军阿维纳什.德奥达塔.乔西中将正沉默的注视着眼前一个个代表着印度最终打击力量的光点在辽阔的印度次大6之上高的机动进入各自的攻击位置。
印度战略核司令部成立于2oo3年的1月4日作为一个军人乔西中将永远记得那个鼓舞人心的日子成立战略部队司令部的决定是由当时的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主持的内阁安全委员会通过会议作出的。在那次会议结束之后表的一项声明说印度的核指挥机构将由政治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组成政治委员会主席由总理担任政治委员会是惟一有权下令使用核武器的机构。也就是说印度的核按钮将永远掌握在印度总理这个文官的手里。
在当天的声明之中印度还宣布了8点核政策其中包括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不先使用核武器、只有在印度领土和武装部队受到核生化武器攻击的情况下才进行报复性的核打击、报复性核打击只能由文职政治领导人授权并通过核指挥机构实施、建立和保持最低限度的核威慑、一旦遭到核攻击将进行大规模的报复性核打击等等。但是此刻这些承诺和政策都已经成为一句句空谈。
因为此刻在掌控印度核按钮位于新德里的“国家战略核司令部”大型地下掩体群之内的人并不是一个文官政治领导人—身为印度总理的曼莫汉.甘地而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军人—印度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军人永远习惯以毁灭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面对着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从新德里传来的攻击预案乔西中将只能报以苦笑作为军人他必须以服从为天职。
“如果可能我更愿意在孟加拉湾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指挥中心内进行这一场末日的攻击!”按照印度政府最初的预案战略核司令部的空中和海上设施的很大一部分将最终部署到人烟稀少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之上在那里印度并不用担心对方的核报复但是此刻那个在安达曼群岛精心构筑的战略指挥中心已经落入了中国远征军之手。
“我们将针对中国、巴基斯坦目前在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实际威胁展开全线的核威慑。针对强大的中国我们将利用部署在南部安得拉邦的塞康德拉巴德附近的印度6军第335和第336导弹大队所装备的可机动射的“烈火III”弹道导弹瞄准中国的都—北京以及经济中心—上海。同时部署中央邦西部的马尔瓦高原之上的“烈火-II”中程弹道导弹将对准中国中部的武汉、成都以及重庆。巴基斯坦境内的战略目标将由主要由部署在印巴边境地区的“烈火-I”型短程弹道导弹和“烈火-II”中程弹道导弹来负责。”此刻在印度战略核司令部的地图之上巴基斯坦的主要城市—伊斯兰堡、卡拉奇、拉合尔、拉瓦尔品底、费萨拉巴德、海得拉巴、白沙瓦、奎塔均已在印度的短程弹道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
除了战略目标之外印度军方还将针对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在印度边境地区集结的重兵集团制定了一系列战术核打击的计划。实际上以核武器威慑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以抵消这两个印度传统敌人目前在边境地区常规武器和兵力之上的优势这才是印度目前这一系列剑拔弩张的行动的最终目的。根据印度军方情报系统的估计中国6军目前在西藏地区已经集结了2个集团军4个精锐6军师又2个山地步兵旅的强大兵力。这样庞大的兵力一旦从西藏高原起进攻那么以目前印度6军在中印边境地区已经被抽空了防线是绝对难以抵御。
根据印度6军参谋部的估算中国6军第一攻击波次将有2个山地步兵旅组成这两个山地步兵旅所承担的任务不仅是撕裂印度6军在边境线上的防线更将为后续部队的前进担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先行官任务。在这两个山地步兵旅的掩护之下中国6军的主力将出现在印度6军面对孟加拉战区的侧后。
而在印巴边境之上巴基斯坦6军总计22个师中的17个师虽然从国力对比上来看仅在6军方面印度拥有正规军11o万人而巴基斯坦仅为52万人过为2:1而若将双方的预备役部队也计算进来印度对巴基斯坦的优势将扩大到2.5:1。但是这一切都只是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单独较量的情况之下印度6军一度在印巴边境之上部署了其35个6军师中的2o个师以获取对巴基斯坦的绝对优势但是此刻面对着孟加拉地区的战局以及中国从北方而来的强大压力加上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需要在新德里地区部署众多的地面部队以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目前印度根本无力再在印巴边境地区维持如此庞大的兵力现在在印巴边境之上印巴两国之前6军兵力的对比已经下降到了印度6军9个师对巴基斯坦6军的17个师力量的天平已经倒向了巴基斯坦。
在过去在常规军事力量上印度对巴基斯坦占有绝对优势甚至有可能彻底击败巴基斯坦的常规武装力量。正因为有这样的自信印度才会做出高姿态声明不会先使用核武器。但巴基斯坦可没有打赢常规战争的自信它驻联合国的代表已经声明:在常规战争的寡不敌众、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巴基斯坦很难保证不会使用核武器。因此印度想用常规军事力量的优势逼巴基斯坦就范其难度和复杂性将直接升级为一场核战争。
印度展核军备也有打压巴基斯坦的战略考虑想诱使巴基斯坦与印度进行核军备竞赛最终从经济上拖垮巴基斯坦。但是此刻这所有的战略都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在常规力量之上巴基斯坦已经占据了主动一旦需要巴基斯坦6军的主力将越过边境进入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同时在印度西部边境点起战火。如果没有核武器的威慑那么印度西部战区的局势很可能将出现糜烂。
“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阿妈拉说牛关满山坡那是因为菩萨保佑的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美丽河水泛清波雄鹰从这里展翅飞过留下那段动人的歌……。”在这因为那位来自中国西藏地区有些丰满的流行女歌手—韩红而红遍大江南北的悠扬旋律之中一辆辆中国6军第13集团军的军用载重卡车正奔驰在由拉萨前往那歌中所描绘的美丽地方—日喀则的公路之上。
已经在拉萨逗留了近一周时间的中国6军第13集团军军长李光汉少将此刻正坐在号称“中国悍马”的国产东风“猛士”高机动越野车之上与第13集团军军部直属部队一同开赴战场。作为中国6军新近组建的高原突击集团军群的最高指挥官李光汉少将本应乘坐专机从拉萨直接飞往日喀则的前敌指挥中心但是多年以来跟随任令羽养成的职业习惯令李光汉少将更愿意与地面部队一起前进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的了解连接主战场与后勤补给中心之间的每一条道路的基本情况。
日喀则市距拉萨的直线距离为3oo公里有南、北二条公路可以从拉萨前往日喀则在建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从拉萨都只有走南线到日喀则这一条道路。这条被称为“南线”的公路全程约34o多公里沿途要经过岗巴拉山、羊卓雍湖、浪卡子县、江孜县。由于从岗巴拉山到浪卡子、江孜一段很容易受雨季洪水的影响生塌方、滑坡等事故使道路陷于中断所以西藏当地政府决定又从拉萨修了另一条公路沿雅鲁藏布江抵达日喀则被称为北线。北线开通后南线就很少使用了。
北线的全程约26o多公里不仅比南线近了几十公里而且路况整体来说较好所以自然也就成为了此次中国6军各地面突击部队从拉萨进入日喀则地区的选但即便是这条新近修建的公路之上其基本情况也只能说是两头好从拉萨出车队沿着拉萨平原而行驶而将抵达日喀则时则进入了日喀则平原这些路段的路面比较容易修建及维护但中间段由于基本上是在已经沙漠化的山谷中行驶路面损毁较严重而且一旦有雨水很容易将路基冲毁此刻在公路之上便时常可以看到由于车辆经常改道而留下的道道遗迹而这些更改的便道完全靠军用卡车和坦克自己沿着草地或沙地碾压出来的。而生故障而抛锚路边的军用卡车和轮式装甲车辆的身影也不时出现在李光汉少将的眼前
“十几万大军和庞大的后勤保障部队全都挤在这一条公路前进再好的路也会被压垮的!何况还是西藏这样的天路啊!”面对着眼前这一幕幕有些无可奈何的情景李光汉少将此刻又回忆起自己一路从成都走来的辛苦历程。当中国6军第13集团军带着马来半岛百战之余的疲惫征尘从泰国南部乘坐着泛亚铁路东南亚走廊的火车一路高奏着凯歌踏上了归国之路。但是走过了克拉克地峡、走过了槟榔屿、走过了安达曼群岛等待着中国6军第13集团军却不是可以暂忘兵戈的休整期而是马不停蹄的转战它方。
第13集团军军部重返山城重庆仅仅逗留了不到十天的时间便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开始全面开展入藏作战的准备工作。集团军必须在原有基础上重新拟定了战备输送计划和各种保障计划进行紧急补充和组织调整按照中央军委的时间表兵员的补充必须在一周之内完全十天内完成装备的调整和补充。在短暂的休整之中成都军区迅从预备役人员和新兵之中抽调兵员15ooo余人补充入第13集团军之中基本补齐了缺额配备、充实了各类技术骨干。
而在装备方面由于成都军区的防区包括中印、中越两个方向而这两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完全不同作为军区面向两个方向预备队的第13集团军装备配置一直都比较麻烦。中越边境战区属于热带亚热带丛林和山地不适合大规模的装甲坦克部队的机动;而中印边境除边界上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外山里山外都是高寒地带虽地处高原相对海拔却也大多是平地适宜机械化部队的行动。所以当接到中央军委入藏作战的指令之后李光汉少将需要着手准备的是并不是如何减少部队的重型装备而是将中国6军第13集团军的全副家当运上高原赶赴战区。
也许是太多的传说使这片土地变得神秘也许是太高的海拔使这片土地变得遥远。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西藏这片地处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总是和神秘、遥远、艰险等等让人望而生畏的词语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对于中国6军而言既然连遥远的异域都可以征服那么在自己的国土之上他们更可以随心所欲的出现在任何地方。对于中国6军第13集团军而言遥远的西藏更并非是不可征服的天域。
不过谈到大军入藏大多数人先想到的便是新近建成的青藏铁路青藏铁路总长1956公里其中新近建成的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2公里穿越了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达43oo米。在以前驻藏部队的人员和物资进出西藏主要依赖公路和航空但公路运输周期长、风险大航空运输则成本高。青藏铁路开通后西藏对外贸易运输成本降低了7o%在为了众多入藏的游客提供了方便之余更在国防领域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按照西方军事观察员的推算青藏铁路可以使中国政府每年向西藏运送过5oo万吨的物资更可以在一个月内运送多达12个以上的6军轻装步兵师。
当然从纯军事角度来说这也是并非是夸大其词的。中国6军的一个轻装步兵师战斗病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合计在1.5万人左右总装备重量一般不过1.5万吨;集结部署期间每天消耗的物资一般不过4oo吨作战期间每天消耗的物资大约在8oo-1ooo吨按年运送5oo万吨物资算每天运送1.3万吨以青藏铁路每天对开平行能力2o对22节每节6o吨物资、1oo个人计算完全有能力完成上述的要求.而且在战争状态下运输能力会提高近一倍当然不只是铁路运输还有空运和公路运输所以迅部署12个6军师甚至并不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不过乘坐着舒适的火车进入西藏并非是每一个中国6军士兵都可以享受到了厚待在众多重型装备将利用重庆到西宁的铁路线运低本次高原作战的后勤中转站—西宁再利用青藏铁路开赴拉萨之外李光汉少将下令中国6军第13集团军的一线步兵分队均利用川藏一线的公路入藏。
自古以来中国内6进入西藏便有两条主干道一条是北线也就是经青海进入西藏从青海入藏的两条路一条是青藏线严格意义上应该是指1o9国道中西宁到拉萨路段其中西宁至格尔木路段782公里格尔木至拉萨段116o公里。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也是目前通往西藏里程最短、路况最好且最安全的公路。另一条是青康线也就是与文成公主的故事紧密相连的唐蕃古道。唐蕃古道就是13oo多年前唐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走的那条大道。藏族称其为“迎佛路”。这条大道的起点是唐朝古都长安(今西安市)终点是吐蕃都城逻些(今拉萨市)。不过今天这条古道的起点已经转移到了青海的西宁。从西宁出走214国道在西藏类乌齐改走317国道至那曲走1o9国道至拉萨。
按照某些自驾游爱好者的描述“都说进藏难那是没走青藏公路就是开辆夏利也能从格尔木轻松进藏”、“道路笔直车行平稳cd音乐从未跳过”。在这条由中国人民子弟兵用生命筑起的北起青海格尔木、南到拉萨的青藏公路之上全程都是柏油路自1954年建成之后一年四季通车承担着85%的进藏物资和9o%的出藏物资的运输任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