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都没有占到便宜,难道还能…当然,置疑上司的决心,是他从来不做的事情。所以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其他什么人,他至今活得好好的。
只不过,这次的任务是不是太为难了些?
同一时刻,太平洋某处。
一个庞大的舰队,正摆开阵势迎风破浪,其申两艘核心舰,就是在日军袭击太平洋舰队时硕果仅存的航母。
此刻正调整着航向,让船头可以迎着风,如果是正常的作战任务,凭借战机本身的动力即可起飞。
可是此刻正停泊在飞行甲板上一字排开的不是单薄的战斗机,更不是笨拙的鱼雷机,而是空军的四发远程轰炸机。这东西光自重就上百吨,加上携带的物资,更是笨种无比,要想在这短短的航空跑道上起飞,实在有点勉强。
为了让这些大家伙上舰,当时可是特意改建了一座码头,而机库中更是把大部分用作自卫的战斗机都暂时的放弃了,虽说日本人的主力已经收缩了回去,可永远不要轻估对手,是军人的座右铭。
对于海军来说,战斗总是发生在不经意间。即使日本空军的威胁可以不在乎,可是一旦靠近了这片海域,还是会有遭遇日军潜艇的麻烦。
幸好和德国人相比,日本人对潜艇的应用,还停留在及其原始的水平,这是目前唯一值得欣慰的一点。
“将军,一切准备就绪。”一个参谋军官恭敬的在舰队司令官的耳边轻声提醒着。
坐在舰长高椅上的杜雷斯睁开眼睛看了一眼,点了点头,“蜻蜓行动开始执行。”说完之后再次闭上了眼睛。作为此次行动地负责人。他是除了飞行员和领航员之外唯一知道所有行动的人。
日本本土防卫森严,防空火力非常强大口我们残存地基地离东京最近也有上万里,这么遥远的距离。海军没有哪种飞机能飞得到。
而且日本本土700海里外有雷达哨艇巡逻,航空母舰土地飞机必须从相隔750海里以外的地方起飞,才不至于被发现。执行任务后再飞回来,往返航程得1500海海里以上,这对舰载机来说,是办不到的。
为了执行这次任务。不得不使用空军的轰炸机。
当然,虽然它不是太攒动这个动用庞大舰队,就是为了给某个支那抗日武装提供军备。不过他是军人。既然总统作为美利坚合众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已经决定了要这样做。他自然会遵照执行。
他唯一担心的是,这些棒小伙子们要操纵着笨重地轰炸机,穿越日军的防线。横跨上千公里,在陌生的区域,在陌生地机场降落。
而为了保证舰队不会被日军发现,危及安全,这已经是此次行动可以到达地最远点了。
剩下的就只能靠祈求上帝了,因为一旦轰炸机编队被日本人发现,那些带着笨重负重的机群很难有机会逃脱日军零式战机地攻击。
甲板上,得到信号的飞行员启动了发动机,阵阵轰鸣响回荡在大海上空,“一号准备完毕,请求起飞。”领队的长机机长萨兰多,看了看两个发动机的转速表,已经稳定下来,对着话筒报告道。
“同意起飞…”舰桥上的空军指挥官,子着下面的机群回答道。
萨兰多把节流阀推了上去,两台发动机应声发出怒吼,之前他从空军调来,改装后的两架B-25B在大黄蜂号上起飞成功,证明了这一计划的可行性。
此后二十四个机组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跑道上标出的模拟飞行甲板上演练短距起飞滑跑。训练的过程中发现:在适当的逆风情况下,B-25在450英尺就可以离地。
只在这样的模拟环境下进行过起飞,而此剂则真的要从这短短的跑道上开始了。
如果两侧巨大的机翼升力不够,恐怕要随着这笨重的飞机一头栽入大海,再被船头碾过,即使幸存下来估计也把脸丢近了。
他咬了咬牙,看了看领航员,“斯蒂芬,坐稳了。”说完,他打开了起落架上的刹车,顷刻间,笨重的机体颤抖了一下,开始朝前滑动,速度越来越快,“上帝保佑”所有的人异口同声地画着十字,紧紧地子着他。
为了减轻重量,原本机组5人:机长、副驾驶、投弹员兼领航员、通讯员兼机枪手、机枪手,现在只保留了一个领航员,原本的18挺05英寸机枪也只保留了尾部的一挺。
即使如此,也只能保证到达目的地的油料,如果中途遇到空战,他只能向上帝祈祷了。
飞机的速度越来越快,短短的几百英尺,转瞬即逝,随着机轮刮过跑道的尽头,飞机一沉,随即挣扎着飞了起来。
一片欢呼声中,后面的机组大受鼓舞,纷纷轰鸣者发动机效仿起来,谢天谢地,二十四架飞机,无一例外地飞了起来,随着在天空中盘旋的长机汇合,朝着遥远的大陆飞去。
同一时刻,一封密电以光速在电离层内不断的反射,直到被无数架设的天线收到,当然,除了手握密码的秦婉君之外,就只有它的编制者才知道了。
“美国人的货物已经出发了,提请我们注意接受。”密码电报翻译完之后只有简简单单的两句话,“瓷器已送出,请准备接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