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榨油才算完成,一榨子油料从上完到压榨好,差不多需要近两个钟头。
稍事休息后,再装、再砸、再压,直到把所有油料榨完。
一直榨到下午三四点钟,一百斤大豆榨完,团部、一营各自出的五十斤。
“就榨完了?”唐政委、高团长看着两个半桶油和一堆压紧实的豆饼,觉得太少。
两麻袋的豆子,就得了这么点儿油?
“呵呵,快,过称、过称,看看多少油?”唐政委回过神欢喜道。
老朱、老郑提着自家大称,一个称油、一个称豆饼。
“油十五斤”“豆饼八十五斤”,两人很快报数。
“嗯,不错、不错!”唐政委表扬道。
战士们辛苦几天,这会儿榨完油,个个眼睛放光,不忍打击积极性。
“呵呵!”战士们开心坏了,以后能经常吃到油了。
“小冯,这些豆饼咋弄?”老郑掰了掰,豆饼铁实,咋熬豆浆?
“用温水泡,10斤豆饼兑70斤水,泡八小时,搅拌均匀就能熬豆浆,烧开后两到三分钟,过滤,再点豆腐。”冯素莲回道。
“好嘞!”老郑、老朱带着自己的战士们分豆饼,你一块我一块、你一块我一块。
然后回去烧热水泡豆饼。
“唉,我咋觉得哪里不对?”高团长挠头,说着心中疑惑,团部、营部坐一起开会讨论总结。
除了团长、政委、营长、教导员,还有后勤科长、司务长,干事小秦负责会议纪要。
“用了两个木工班人力、两辆运输车砍伐,三天时间制作榨油机,一天时间榨油一百斤大豆,出油十五斤,豆饼八十五斤。”陆远平报出账目。
“对、对!妈的,费了老鼻子劲儿,才这点儿油!我说哪里不对劲儿!”高团长拍着大腿道,心里挺失望的。
众人沉默,大豆榨油,豆饼还能熬豆浆,从大豆算,确实不亏,出了十五斤油,还剩下八十五斤豆饼,能熬不少豆浆。点不少豆腐?
可是怎么每个人都觉得巨亏呢?
榨油机用的百年大料,花三天制成,这些都是成本。
“如果只榨这一次油,算起来是巨亏,不过榨油机若是一直用,成本摊下去就不算亏。
再就是大豆榨油,既然还能出豆腐,出油率自然不会很高。
若各部队推广,会两个问题。
一是大豆不多,可能一两月榨一次油,只得二三十斤油和一堆豆饼。
二是需要制作不少榨油机,成本高、利用率低。
而且榨油机笨重,搬运费时费力。”陆远平想了想道。
“看来,推广榨油行不通!”唐政委不甘心。
“政委,我觉得行得通,但我们需要改进!”陆远平提出不同看法。
“哦,怎么改进?”唐政委眼里重新燃起亮光。
陆远平道:“我记得古书上记载,有些出行不便的偏远地方村民用土法榨油。
石磨子磨碎,炒制后蒸熟,油箍或纱布包好油料,直接用重物压在磨盘上,慢慢渗油,一两天后出完油。
方法比这个简单,只是出油量低很多。”
“嗯,这法子简便是简便,不过怎么感觉像是过家家?忙活两天,出一斤油?”唐政委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