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赵匡胤私密生活全记录 > 皇兄,你的末日到了的1

底色 字色 字号

赵匡胤私密生活全记录:皇兄,你的末日到了的1(2/2)


    赵普扭扭捏捏地道:“微臣不敢欺瞒皇上,自微臣被皇上贬去孟州之后,微臣一直……”

    “赵普!”赵匡胤打断道,“是朕把你贬到孟州的吗?这是你咎由自取所致!朕让你到孟州,是希望你好好地自省自己的狂妄自大之举!如果你诚心悔悟,那你就还有机会回到京城来!”

    “多谢皇上恩典!”赵普又一连叩了三个响头,“臣自被皇上派到孟州反省以来,颇感寂寞,真有度日如年之感……皇上也知道微臣,微臣是个耐不住寂寞之人,所以,微臣就瞒着皇上,偷偷地跑回京城来,到晋王爷这里讨点酒色之娱以慰内心的寂寥……”

    赵普説自己“是个耐不住寂寞之人”,这点赵匡胤相信,但赵普説自己回京城是专门为了“到晋王爷这里讨点酒色之娱”,赵匡胤却不相信:“赵普,你洛阳城里有豪宅,豪宅之内不乏酒色,你不去洛阳但跑到京城来,这岂不是舍近求远?”

    赵普讪笑着回道:“皇上焉能不知?微臣之妻和氏乃醋意甚浓之人,如果微臣前往洛阳寻乐,和氏自然知晓。微臣至孟州后,也曾数次南下洛阳,和氏得知后,着实与微臣大吵大闹过几回。微臣为息事宁人计,只得找借口溜回京城寻乐,所幸的是,晋王爷没有嫌弃微臣,热情地收留了微臣……”

    见赵普一本正经、煞有介事的模样,已经镇定下来的赵光义忍不住地“扑哧”乐出了声。赵匡胤忙着问道:“光义,你何乐之有?”

    赵光义回道:“皇上有所不知,这赵普自来臣弟之府后,每夜都要数女相陪,常常通宵达旦地玩乐。赵普还对臣弟説:他一定要在此玩乐够了再回孟州!臣弟问他:你在京城呆得久了,回去后如何向夫人交待?你道赵普怎么説?赵普説:我回去就对夫人讲,是皇上把我久留京城的……”

    “哈哈哈……”赵匡胤大笑起来,“赵普,你过去在朝中的时候,常常明里暗里地讥讽朕乃贪杯好色之人。可现在看来,放眼天下,最为贪杯好色者,莫过于你赵普也!”

    赵普赔笑道:“皇上説得对……如果皇上不允,微臣这就滚回孟州去!”

    “滚回”二字,足以看出当时的赵普有多么的谦卑。赵匡胤微笑道:“赵普,你千里迢迢赶到光义这里寻找酒色之娱,朕为何不允?朕如果不允,你岂不是又会説朕不近人情?只不过,朕有些纳闷:你过去虽算不上什么正人君子,但在生活之上也颇有节制,可现如今,你为何对酒色如此感兴趣?”

    赵普挤眉弄眼道:“回皇上,诚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过去,微臣没有想开,现在,臣终于悟出了人生的真谛:男人在世,酒色二字耳!”

    “好!”赵匡胤大叫了一声,“赵普,你就在光义这里好好地品味你的人生真谛吧!待朕北伐成功、迁都洛阳之后,朕再与你探讨什么是真正的人生真谛!”

    説完,赵匡胤就大踏步地离开了晋王府。

    如果説看见赵普突然出现在晋王府,赵匡胤连一点疑窦也没有,那是不可能的。赵普纵然真的变成了一个酒色之徒,似乎也不会专程跑到晋王府里来寻乐。赵匡胤敢肯定的是,赵普到晋王府来必有其他什么事情。然而,这“其他什么事情”究竟是什么,赵匡胤却没有多想,更没有深想,他想的尽是四度北伐的事了。又何况,赵匡胤连做梦都不会去想:赵光义会在打大宋皇帝宝座的主意。

    这样一来,赵匡胤就不会去猜想他离开晋王府之后那赵光义和赵普会説些什么了。赵匡胤真该听听赵光义和赵普之间的对话。赵光义説:“赵兄,看来我的皇兄是执意要迁都了!”

    “是啊,”赵普回道,“皇上变得越来越固执了,王爷也就不能再如此犹豫不决了!”

    赵光义的确在犹豫:“赵兄,此事非比寻常,我实难断然决定……”

    赵普言道:“王爷只要认真地考虑迁都洛阳之后的景况,恐就不难决定了!”

    赵光义的回答是:“我一直在认真地考虑……”

    在赵光义的考虑中,太阳升起了,又落下了;落下了,又升起了。不知不觉地,十天的光阴就在赵光义的考虑中溜走了。

    十天过后,就是开宝九年的十月十七日。这一天,大宋朝中发生了一件事:彰义节度使张铎贪污之事被人告发且被查实。张铎共贪污公款一百万钱。

    一百万钱算得上是巨款了,贪污如此巨款那是要砍脑袋的。大宋朝臣多以为,张铎一命休也。然而,大出人们意料的是,赵匡胤不仅没有治张铎的罪,反而将张铎升迁为左屯卫上将军。

    赵光义有些忍不住,便入宫询问赵匡胤这是何故,并明确表示张铎贪污之罪不可饶恕,纵然念其过去的功劳饶其不死,也应将其剥夺官职,打入囚牢以示儆戒。

    赵光义此举应该算是公正的。但赵匡胤却皱着眉头问道:“那赵普可还在你府中?”

    赵光义点头称是。赵匡胤又问道:“可是那赵普唆使你前来?”

    赵光义一怔:“皇上,张铎之事,赵普尚不知晓,又如何唆使臣弟?”

    赵匡胤冷哼道:“光义,别骗朕了!赵普身在孟州,心却在汴梁。他一如既往地想找朕的麻烦、跟朕过不去,只是现在他不便直接见朕,便唆使你借张铎之事与朕相左,好证明他赵普的存在。早知如此,朕应该将他贬往蜀地去流浪……”

    “皇上,”赵光义急忙道,“张铎之事,赵普真的全然不知,你又何故这般猜测?”

    “不要説了!”赵匡胤一挥手,“张铎之事,就这么定了!朕即将北伐。朕还希望张铎为朕上阵立功呢!”

    赵光义无奈,只得怏怏地回到了晋王府,先将事情説了一番,然后言道:“看来,皇上的确是越来越固执、越来越武断了……”

    “不仅如此!”赵普顺势言道,“皇上还越来越糊涂了!”

    赵光义怔怔地看着赵普。赵普凛然言道:“王爷还记得曹彬之事吗?皇上先説要封曹彬为相,可后来又反悔否认,这岂不是在拿朝廷大事当儿戏?现在,那张铎贪污甚巨,皇上却升了他的官,这岂不是越来越糊涂的表现?王爷,长此以往,大宋岂不要毁于一旦?”

    赵普説话时面色凝重,俨然是正义的化身了。仿佛是受到了赵普的感染,赵光义也掷地有声地道:“赵兄,你放心!无论于公于私,我赵光义都不会在大宋将倾之时袖手旁观!”

    赵普真的放心了,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而赵光义好像也心安理得了,因为他蓦然发觉,他与赵普暗中谋划的勾当,不仅仅是“于私”,更是为了“于公”。既然是“于公”,既然是为了救大宋于将倾,他赵光义还不该义不容辞地拨乱反正吗?

    一个莫大的阴谋就这么最终敲定了。阴谋虽然敲定,但究竟如何实施,赵光义心中也没有底。所以赵光义就问道:“赵兄,从今往后,该当如何?”

    赵普慢悠悠地言道:“只要王爷信任赵某,一切都不难解决!”

    赵光义笑道:“赵兄,事已至此,我不相信你还能相信谁?”

    赵普也笑道:“王爷既然如此信任赵某,那赵某愿为王爷的明天而肝脑涂地!”

    赵光义故作正经道:“赵兄此言差矣!你若真的肝脑涂地,那大宋宰相又任于何人?”

    赵普突然跪地道:“臣叩谢皇上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光义赶紧将赵普拉起来:“切莫声张……赵兄有些得意忘形了!”

    “是,是!”赵普连连点头,“一想到王爷马上就要黄袍加身,微臣的确有些得意忘形!”

    “一定要冷静!”赵光义似乎在教训赵普,但紧接着又问道:“赵兄,我等何时动手为宜?”

    赵普回道:“我认为,夜长梦多,事不宜迟,应在北伐之前动手为宜!”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