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霍东阁指挥西方突击集团,在随后西方方面军增援部队的配合下,在乌拉尔防线全面向苏联守军施加压力。中国空军完全掌空了这里的天空,铺天盖地的轰炸和炮击,使苏军始终无法截断乌拉尔河上的浮桥。
历经了苏军重炮轰击,中军火力压制,炮击,反炮击伴随轰炸,浮桥断裂,再连接;顺流而下的水雷,炸断浮桥,再连接,并使用渔网等各种手段挡水雷;苏军派水鬼部队炸浮桥,中军就派水军进行巡逻,再建桥;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凭借着充足的人力物力,乌拉尔河上的浮桥越来越多,渡过乌拉尔河上的中军部队也越来越多。没有云爆弹,不能够骤然突破,中军的前进缓急不定,却不可逆转。
霍东阁的办法简单有效,凭借着空中和火力优势,突击集团集中到几个地方进攻,稳扎稳打,向前突破。突破一点就稳固一点。霍东阁也是没有办法。中**队训练是没说的,但训练不能代替实战经验。中**队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官兵都没有经过实战,在进攻中常会发生不必要的伤亡。霍东阁只好选择了最稳妥的方法。
别看中军每天的进展都不大,多的千把米,少的才百十米,但中军每天都在前进,苏军的乌拉尔防线又有多少个几百米。
眼看失败在即,苏军也急了,他们集中部队进行了疯狂地反扑,却都在定下心来,稳步前进的突击集团的阵地前碰个头破血流。
白天反击,不行。中军的飞机遮天蔽日,一见苏军反击,就不惜工本的轰炸。一个连火箭炮的齐射,就可以笼罩半平方公里。
夜晚反击,也不行。每到夜晚,中军就会派出大批哨兵,明哨、暗哨密布,并在某些地区布雷,哪那么容易偷袭。
而且,中军还会在夜里派出侦察兵,甚至特种部队,进行偷袭,今天这里,明天那里,谁说“夜晚是我们的”,分明是中国人的!
苏军累次反击不成,反而被霍东阁抓住有利时机,趁机夺取了不少地方,扩大了控制区域。随着时间流逝,中军在乌拉尔河西岸建立的阵地,逐渐连成了片。苏军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
七月末,霍东阁已经对乌拉尔防线了如指掌,终于在29日抓住苏军部队调动的一个间隙,从苏联第31、33集团军结合部撕开一个口子,趁机突破了乌拉尔防线。
随后,苏军调动了所有能用的上的力量,想要堵住豁口。最高统帅部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堵住豁口。但豁口不是好堵的,西方方面军苦战了整整半个月,才找到这么一个机会,哪里肯放过。西方方面军司令部下令空军全力支援,并派出了所有的炮兵增援。
29日这一天,乌拉尔防线上空爆发了激烈的空战。苏军的确是不惜一切,倾其所有。苏军战斗机已多日不见,这回竟先后出动了四百多架,以掩护苏军的反扑。这个数字基本就是苏联在这一地区的所有战斗机了。
然,良好的愿望并不意味着良好的结果。
中国西方方面军可有着近两千架战斗机在此,其中还有三百架喷气式战斗机。一直想消灭苏军战地机主力的中国空军自不会让苏联人随心所欲。中国空军的战斗机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蜂拥而至。
数量和质量的差距,使苏军战机损失惨重,区区不到四个小时,苏军就损失二百二十余架战机,而只击落七十四架中国战机,损失比超过3:1。但空中战场还是被压缩到了苏联一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