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 > 第481章 梅与菊

底色 字色 字号

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第481章 梅与菊(1/2)

    最新网址:www.xs胭脂湖畔,晨曦已然大亮,阳光透过垂柳的枝叶洒下斑驳光影,将圆台与周围的湖水映得如同画卷一般。

    昨日剑气斩破湖面的痕迹仍隐约可见,但平静的湖面已将那些波澜深深掩盖,只留下倒映在水中的天光云影,以及偶尔掠过的水鸟,带起一丝浅浅的涟漪。

    湖边观众席的草地上,昨夜被震散的石子和木屑已经被清理得七七八八,但偶有凌乱的残迹,依旧在无声述说着昨夜的壮阔与惊心动魄。

    一阵微风拂过,柳丝轻扬,枝条婆娑,似在低语,又似在为今日这场即将展开的比试轻声祝祷。

    圆台之上,白雪霁站立在正中,她的雪白长裙随风轻轻扬起,宛如冰莲绽放,在晨光中显得清丽而端庄。

    白雪霁缓缓起身,身形如冰莲绽放,目光在台上的众多诗卷间扫过。

    她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全场的目光,每个人都屏息静气,等待她的最终点评。

    “诸位,”白雪霁的声音清冷如湖水,“以柳赋诗,这是缘会第一关的题目。”

    她微微停顿,抬手将几卷诗作轻轻展开,玉指轻抚,神情淡然,却又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审慎。

    “这一关的诗作,可见众人之才情。”

    “其中既有流畅工整之作,也不乏立意清新的佳篇。”

    她的目光落在一名中年文士的诗卷上,轻轻点头:“此作用语通顺,描写细致,虽不算惊艳,却能咏物之真,堪称中规中矩之作。”

    接着,她将另一名女子的诗卷展开,语气中多了几分柔和:“此诗‘不与桃花争颜色,偏将一片古今魂’,言辞深远,意蕴悠长。能咏物而兼托志,此作已属佳篇。”

    她微微颔首,将诗卷搁在一旁。

    但当她拿起萧宁的诗卷时,目光中却多了几分清晰可见的欣赏。

    “公子的《咏柳》,不拘泥于浮辞华彩,而以最朴素的言辞勾画出柳之形、柳之魂。”

    她低声念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每一句都像是一缕清风吹过湖面,荡起观众心中的涟漪。

    “此诗言辞简洁,却极尽咏柳之妙。”白雪霁的声音微微一顿,语气中多了几分坚定:“我以为,此诗已臻咏柳之化境。”

    这句话一出,台下顿时议论纷纷。

    “果然!第一必是面具男子!”

    “以‘碧玉’比柳,写其风姿优雅;以‘绿丝绦’绘柳条之柔韧,更是恰到好处。”

    “那‘二月春风似剪刀’,真是将柳叶之生动与春意之灵气写得淋漓尽致啊!”

    “这样的诗,何止是胜过其他参赛者?恐怕放眼神川文坛,也未必能找到与之争锋的!”

    面对台下的喧哗,白雪霁神色不变,只是轻轻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第一关排名如下,”她顿了顿,声音清冷却不容置疑,“第一名,公子。”

    她的目光落在萧宁身上,那双澄澈的眸子中透出一丝赞赏与钦佩。

    “第二名,这位以‘不与桃花争颜色’立意的小姐。”

    “第三名,是那位以‘落地成荫遮万物’而显胸怀的长者。”

    排名公布后,台下顿时又是一片感慨。

    “果然!面具男子的诗才无人能敌!”

    “第二名的女子倒也不弱,她那句桃花的妙笔,也令人印象深刻。”

    “但与第一相比,终究还是差了些韵味。”

    白雪霁轻声开口,声音如同湖畔清风:“第一关,以柳为题,诸位诗作虽各有千秋,但高下已分。”

    她的目光扫过台上的参赛者,语气虽柔,却带着不可忽视的权威:“诸位之才情,已令我见识,然今日缘会第一关,还有三首诗作。”

    她顿了顿,拈起一片柳叶,微微一笑:“第二首诗,将以梅为题。”

    此言一出,台下立刻掀起一片低声议论。

    “咏梅!果然不出所料!”

    “梅花的韵味,不仅仅在它的姿态,更在它的气节。这一题可不简单!”

    “咏柳已是如此之难,咏梅更需才情与心志并存。”

    白雪霁继续说道:“梅者,风雪之友,孤高而自洁。无论贫瘠山野,或深庭广院,皆可见其高韵风姿。”

    “然而,咏梅之诗多矣,若仅止于赞其形而未见其志,终究是落入俗套。”

    她的声音淡然却清晰,宛如山间流泉,令在场每一人都屏息聆听:“此关,不只考才,更考心。”

    “诸位若能赋出一首不落俗尘之作,便算通过。”

    她将柳叶轻轻抛向湖面,柳叶随风飘落,恰如梅花于风雪中翩然而下,引得众人心头微震。

    “果然是高难度的考题!”

    “梅花之高洁,早已被无数诗人咏颂,再想写出新意,太难了!”

    白雪霁微微颔首,接着说道:“至于第三首,则是咏菊。”

    “菊者,隐于深秋,不争不夺,却傲然立于天地之间。它既有高洁之志,又有恬淡之趣。”

    “咏菊之诗,需在形与韵中见意,在隐逸之气中展雄心。”

    她的声音平静却引人深思,令众人对即将到来的考题既充满期待,又感到几分压力。

    “今日之三关,柳、梅、菊,皆为寄情于物之佳题。”

    “若有诗者能在此展尽才情,三关连胜,必将名动天下。”

    话音刚落,台下便传来阵阵感叹。

    “柳梅菊三关连胜,这可不是易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