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武大郎 > 第六百二十三章 安南

底色 字色 字号

重生武大郎:第六百二十三章 安南(1/2)

    一秒记住【..l】,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大同五年的下半年,大梁再无战事。[本书来源]

    到了大同六年,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中原已经彻底的稳定下来中原的土匪被剿灭一空,中原的经济欣欣向荣,甚至已经超过了战前的水平尤其是农业方面,中原的土地改革极大的焕发了农民的积极性,现在粮食产量不断的创出新高加上大梁高效率的赈灾系统,这两年中原已经不再有大面积的饥荒存在了中原百姓皆知盛世来临,就算是一些传统的儒家学者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百姓的生活远远胜过大宋王朝。

    从这一年的春天开始,梁山的第586章团军陆续南下来到了闽粤一带

    大量的军械、物资也在源源不断的朝着南方运输而去,夏收之后,数十万民夫也陆续到来。

    战争一触即发,许多中原百姓都知道大梁即将对安南开战。

    安南本就是中华领土,五代十国的时候这里发生了叛乱,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了的国家那所谓的“大越国”是公元1010年成立的,距今也不过120年而已

    短短120年根本不足以将中原统治安南的痕迹抹除,他们和中原仍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别的不说,他们的政治制度和中原的政治制度一模一样,他们也是实行的君主制,朝廷也有三省六部他们的文化和中原的文化也是一模一样,他们的学子学的也是儒学,也要进行科举,靠着科举取士他们官方的文字也是汉字,他们的上层贵族所说的都是汉语

    另外,这个时代的安南百姓中有许多都是汉人当年秦始皇一统天下,为了维持安南的统治,他从中原往安南大量移民,这些移民的后裔仍旧生活在安南后世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现在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后世的史学家曾经研究越南京族的来历,发现越南的京族乃是百越后裔的壮侗语系民族之雒越,加入南岛语系民族之占人、南亚语系民族之高棉人以及汉藏语系民族之汉人而重新融合起来的民族京族的形成要在越南数百年之后,现在京族还没有影子呢

    这一年的秋天,40万大军挺近安南境内安南乃是小国,整个国家的人口只有二百多万,国家的正规军也只有十余万而已中秋的时候,海军第二军也南下参与战争之中,突然包围安南都城,海军陆战队五万人攻入都城之中,活捉所谓的“大越国”国王

    冬天的时候,战争已经基本结束到了大同七年的春天,那些在山林中的反抗势力也被清剿大半,此刻安南终于再次回归中国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汉人的领土,治理这里比起治理花刺子模都要容易得多明朝的时候,朱棣征服安南,只是当时安南分裂已久,加上朱棣迁都北京,国家的防御中心放在了北方,安南于是很快又陷入混乱这一次大梁吸忍训,自然不可能让安南再次分裂。

    安南被收服,中原的百姓自然无比的喜悦,不过他们却没有大梁征服花刺子模时那样的兴奋因为安南本就是中国的领土,现在不过是收复以前的领土罢了而征服花刺子模却是开辟新的疆土

    大同七年的秋天已经来临,当秋风吹起的时候,武栋、李师师等人乘船前往天津而去。

    自从征服燕云之后,梁山就开始建设天津,距今已有十年的时间了这十年的时间里,天津城发展的异常迅速,虽然天津城的城池还不是很大,但是这里已经是北方数一数二的商业城市了

    它之所以发展迅速,和它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它位于燕京的周围,燕京乃是都城所在,天下的货物都往燕京运送,而高丽、东瀛、江南、南洋等许多地方的货物都是通过海运先运送到天津,然后再运往燕厩正是占据了这样的地理优势,它才迅速发展起来现在这里的经济已经隐隐有超过登州港的趋势,假以时日,这里赶上高丽仁川港也不在话下。

    “夫君,我们不进天津城吗?”一行人骑马而来,李师师则是坐在马车之中,此刻李师师有些惊讶的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