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结局(三)
齐律经常在谢珂耳边提到玉阳长公主? w?w?w?. 8?1zw.com说他小的时候,玉阳长公主等他如何亲厚,如何视若亲子
而齐律初时与萧青芫不对付,也是因为玉阳长公主
萧青芫是遗腹子,在齐律看来,自己这位姨母只有萧青芫一个亲人可他那位青芫兄长却喜欢游学,一年中大半时间都在外面游荡甚至有时候一走两三年将一个寡母留在京中,便是再身份显贵又如何?
依旧是形单影只……
后来与萧青芫渐渐相熟,他才知道萧青芫在外所做之事
那是个********体察民间疾苦,然后为了解百姓所苦,而不惜将一切倾囊相送的人他不是不想母亲,而是比起母亲来,他更希望百姓过上好日子
而对于他这个兄弟,萧青芫一直也是十分照顾,随着他一路北境,南境,邺城的跑……
现在又为他留守邺城,护卫着他的家国自然,对于玉阳长公主,他除了亲情,还有几分愧意“我哪里敢欺她半分,姨母不知道,在宅子里,我可是个受气的宝姐儿和明月都要踩在我头上的”齐律说的委屈,直接逗笑了玉阳长公主,不必玉阳长公主开口,一旁陪侍的婆子已然忍着笑开口道“二爷,奴婢可是亲自服侍过少夫人的,少夫人这性子啊,是少见的温婉,而二爷您的性子呢?便不必奴婢开口说了,整个京城的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所以您说您在府中受气……这话,简直笑掉人的大牙呢”
说话的是王妈妈,以前曾奉了长公主之命小住齐府与谢珂相伴的那个公主府内的管事婆子
在玉阳公主面前,这般无所顾忌的开口,可见这位管事妈妈在府中确是个受倚重,有脸面的对于王妈妈明显调侃的笑,齐律大刺刺的露出自得的神色“那是爷的名声,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过爷现在改头换面了……姨母,律儿现在可是个乖孩子再不会像以前那般胡闹了姨母,以后不准王妈妈编排律儿的不是了”开口时一幅唯下不知的活灵活现神情,说到后来,竟然是幅委屈不得了的神色
直让王妈妈看直了眼睛心中叹了声‘小精怪’不过王妈妈对于齐律的话,却是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以前齐二爷那名声……简直是顺风臭出十里去
夜里能止小儿夜啼你说那名声还能听吗?
自家公主自幼疼这孩子,可是齐二爷把自己弄得声名狼藉的,自家公主心中即气又急的生怕这孩子便这么蹉跎一世
在自家公主眼中,齐律可不是个等闲的孩子
这孩子敢做敢为,而且行事胆大心细,其实是个做大事的性子只是……这孩子却是个百无禁忌的,不服管教的再加上自幼不得父母欢心,随着年长,性子越的愤世嫉俗自家公主日也愁,夜也愁生怕这孩子闯出什么大祸来,到时便是大罗神仙也难救
幸好,真的是幸好
自从他娶了谢家姑娘,倒是变的越的懂事了
接连做了几件大事,救活了大魏无数百姓
明明是个激流涌进,青云直上的命格,却是横生枝节……不知为了什么,突然间便离京去了封地
好在那邺城虽然穷苦偏僻了些,民风倒也淳朴自家公子的信中说,邺城已被治理的初见成效据说遍植了树引了水,又挖了矿,总之,一派生机盎然
“好好若是她再‘冤枉’你,我便让她一辈子服侍你媳妇儿,你看如何?”
“那敢情好,奴婢还真的想小郡主了,正想着此次若是二爷和少夫人不嫌弃,便跟了少夫人前往邺城呢公主心中惦记着小郡主生怕小郡主受了委屈可又不便远行索性奴婢身子骨还硬朗,便想着不由代了公主走这一遭
公主,可准了奴婢所想”
王妈妈笑着接口道
齐律顿时露出不忿的神情,直惹得玉阳公主和谢珂都掩了袖子轻笑
“你啊,年纪不小了,倒是越的童趣起来,逗律儿逗上瘾了不是?还有律儿,你也不想想,王妈妈走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你能在嘴头上占了她的便宜……你小子,也就欺负欺负宝姐儿这样闷不吭声的若遇到王妈妈这样的,你啊,连招架之功都没有,更别说还口之力了”
“……律儿受教了”齐律这次一本正经的给玉阳长公主行了礼,又侧身一揖,却是对着王妈妈
“哎呀,这可折杀了奴婢,奴婢还想多活几年,多陪公主几载呢被二爷这么一拜,想来这十几年吃斋念佛的劳德都算是白费了”调子那叫一个气人啊
不过这时如果齐律还不明白玉阳公主的心思,那他真是个棒槌了“想来老天会将此罪算到在下身上,王妈妈定能长命百姓”齐律笑呵呵的道,王妈妈不由得对玉阳公主眨眨眼睛,随后主仆两个齐齐一笑心道这娶了媳妇的人,就是与以往不同以前那是个多么不知天高地厚的,如今,却能这般‘忍气吞生’的在她们面前俯低做小的自然而然的,玉阳公主想到了自己那唯一的独子
与身边这少年比起来,自己儿子可足足年长了齐律数岁可人家媳妇有了,女儿生了,而自己那儿子罢了,罢了,提起便伤心“……姨母,青芫兄长让我转告姨母,说是姨母担忧之事,今年年底便能见分晓了”
“真的?”齐律一句话,玉阳公主霎时便喜逐颜开
自己那儿子,说起来也是千好百好,只有一样,让玉阳公主忧心,那便是他始终不点头娶妻,儿子不点头,她这个当娘的自然不能相迫
“自然是真的,姨母不信我,可以问宝姐儿”
这事玉阳公主可不敢马虎,于是故意在齐律瞪大的目光中,转身去问谢珂“丫头啊,这话是不是你青芫兄长亲口所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