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第229章机构与人事二(2/2)
“是的,除了面积有些紧张外,其他的都可以谢谢马市长,谢谢邢书记和卢主任,工房设计及相关工作已经启动了,只要资金到位,一切都没问题”
“尽管资金不是我管,但我知道不会延迟拨付的这可是6书记亲自抓的项目,借郑市长一个胆子也不敢误事啊……”
财政是常务副市长郑兴茂分管,据说和马德胜不睦马德胜的话印证了这个传言
“我完全相信”陶唐微笑道,“马市长,其实我和赵书记来,就是随便看看,下午还要去钢管分厂看看,咱们不谈公务了吧?”
“好,喝酒!”马德胜哈哈大笑
“陶哥,确定把车辆配件板块全部搬过来了?”唐一为惦记着他的业务,困境中东湖机械迫切需要订单,为此曾找过陶唐多次,还托唐一昆代为说项,但最初红星准备迁出的是农机板块,因为涉及搬迁的分厂属于农机系列的最多,经过几轮论证,最后决定将车辆配件板块迁出,这样就给了唐一为更多的希望,因为东湖机械旗下的企业更容易与红星车辆配件配套
“是的,已经定了”陶唐说,“我们准备成立车辆配件分公司,总部就设在开区”
“陶哥,我可是你小弟,这回你可得照顾我!”
“哈哈,具体事我是不管的但加强与开区的合作既是市里的要求,也是我们确定的原则,理论上是可以的东湖本来就是红星最紧密的合作伙伴嘛另外,车辆配件分公司成立后,在产供销上拥有较大的独立经营权,下一步你找分公司谈吧,只要他们同意配套,我绝不干涉”
“行,有您这句话就行多谢陶哥了,”唐一为站起身,给自己倒满,“这杯酒我干了,表示对陶哥的感谢”
赵庆民被无视了尽管他和陶唐理论是是平级,但实际地位真的不等从平泉政府的官员们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来这点他倒无所谓,但在最近反复讨论的机构和人事问题上,他和陶唐产生了分歧其中一个分歧就是成立类似事业部的分公司按照陶唐的设想,将要成立车辆配件、变箱、农机及矿山机械四大分公司,采取独立核算的方式运行,在人财物产供销上授予相当大的权力特别是销售权的改革,直接触动了李珞的蛋糕,引起李珞强烈反弹赵庆民出于班子稳定的考虑,建议陶唐分步走,即先从确定搬入开区的车辆配件板块入手,其他的先不动,但陶唐不同意,开过两次班子会,争论的很激烈,马光明、韩志勇支持成立拥有相对独立经营权的分公司,但李珞、江上云及邱林反对,迄今尚未作出最后的决定
但成立四大分公司的消息还是走漏了这是没办法的事班子会从来就不会做到绝对保密,也没法子追究泄密责任现实就是这样,关系盘根错节,前一动全身成立四大分公司其实不仅是机构调整了,已经设计体制和机制的变革特别是四大分公司的一把手更为引人关注,谁当?什么级别?都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赵庆民建议陶唐先不要定,最好分步走,而且要请示集团但陶唐认为这完全是公司内部事务,不需要请示上级定夺,他决定利用元旦假期开几个会,将机构和人事基本上定下来消息传出后引了下面的热议,大家议论纷纷,也就是陶唐一个人听不到而已
好在今天陶唐只是说了车辆分公司的事,没有涉及其他赵庆民此次陪陶唐来开区,就是想再做做陶唐的思想工作在赵庆民看来,红星初步扭转了极为困难经营形势的成果来之不易,除了经营上的努力外,更为重要的是班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局面,至少表面上的争斗不见了,大家可以心平气和地商讨协作这个局面的出现,赵庆民认为完全是陶唐的功劳,陶唐虽然年轻,但具有一把手的基本素质,办事比价公正,在掌控权力上分寸感做的不错,该他管的他没有放手,该放手的没有越权大家的职务消费虽然减了不少,但陶唐这方面过得很硬,大家也说不出什么,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所以,不仅班子的状态得到极大改善,而且带动了中层风气的好转,直接促进了干群关系向好的方面转化这些都是令赵庆民深为欣慰的郭涛不止一次对他说,现在是红星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还是陶总有办法,立足自身着眼内部完全可以解决我们的问题
班子成员中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是李珞和韩志勇,但现在李珞很支持陶唐的工作,韩志勇差一些但也说得过去特别是下半年,韩志勇在成本控制上下了大工夫,一方面压缩生产及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减轻了财务费用的支出,贷款规模不仅没有增加而且减少了4ooo万在赵庆民看来是一个很大的成绩而且,韩志勇支持成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分公司的理由是站得住脚的,他认为有利于提高基层经营单位的管理水平和财务意识,可以促使公司经营局面的进一步好转
但赵庆民认为,因为机构和体制改革破坏来之不易的团结局面是得不偿失的,他有责任劝说陶唐不要过于激进,由此造成新的不平衡就得不偿失了
至于压缩管理部门,赵庆民是原则同意的,比如撤销职工教育处并入人力资源部,比如撤销政研室并入总经办和规部,比如撤销基建部将其业务并入机动部和建安公司,理论上都没有问题,但实际操作起来必然涉及大量的人事安排,必须慎重从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