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加油啊,武医生 > 第四百四十三章 中西医结合?

底色 字色 字号

加油啊,武医生:第四百四十三章 中西医结合?(2/2)

    可是短时间想要攻破埃博拉病毒的基因链,从基因上解决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些病人可等不了这种旷日持久的研究。

    所以,还得着眼于目前。

    其实国际上一直都有共识,西医杀敌,中医治人。

    在西方医学的观念里,人体就如同一部精巧复杂的机器。

    当这部“机器”的某个零部件发生故障时,首要任务便是精确地查明究竟是哪种病毒、何种细菌引发了这场疾病的风暴。

    一旦锁定了致病源,接下来就要运用专门针对这类细菌或病毒的药物,展开一场生死较量,将其彻底消灭。

    只有当这些病菌被清除干净,疾病才有望痊愈。

    西医治病所遵循的主要策略,可以说是毫不留情的“杀敌模式”。

    为了能够高效地杀灭那些肆虐的细菌和病毒,有时甚至不惜忽略所用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如此一来,便时常会陷入一种令人痛心的困境:尽管手术看似取得了圆满成功,但病人却不幸离世;亦或是原本的病症得以治愈,可其他未曾预料到的病魔却又悄然降临。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治病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着显著的优势。

    它凭借着科学严谨的诊断手段和针对性极强的治疗方案,拯救了无数生命。

    然而,其弊端同样不容忽视。尤其是面对全新涌现的病毒时,这套方法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由于新病毒尚无特效药物可供使用,那些惯于以“杀敌”为主要手段的医生们,突然间失去了手中最为关键的武器,只能陷入束手无策的窘境,要么勉强应对,要么听天由命。

    无论是勉强应对,还是听天由命,结果恐怕都不是患者和家属愿意看到的。

    相比于西医,中医在这方面的做法,其实更能让人接受。

    因为中医更强调的是治人,而非治病,就像是战场上,西医主攻的就是研究兵器,中医也是强调自身的强大。

    中医一直以来都秉持着一种独特而深刻的观点:人并非仅仅是一台结构复杂的机器,而是具备众多功能且相互关联的综合性生命体。

    通常而言,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处于全然正常的状态,那么他罹患疾病的概率相对较低。

    这正如同古代先贤所阐述的那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在此处提到的“邪”,实际上涵盖了三个层面,分别是“内邪”“外邪”以及“不内不外邪”。

    其中,那些由于细菌和病毒所引发的各类病症,无一例外皆被归入到“外邪”的范畴之中。

    正因如此,当中医着手处理诸如外感之类的疾病时,他们并不需要去刻意区分究竟导致疾病产生的因素是病毒还是细菌。

    亦无需细致地分辨具体是何种类型的病毒或者细菌。

    甚至对于这些病原体的形态特征以及大小尺寸等信息,也不必深入探究。

    所有可能会致使人类遭受感染的外在因素,统统都会被视作能够引发外感病症的诱因来对待。

    在西医的观点里,他们普遍觉得人体并不具备主观能动性,一旦人生病那便是被动地遭受感染,而后续的治疗也只能是一种被动行为。

    唯有依赖医生以及药物或是手术等手段,患者才有可能恢复健康。

    然而,这样的观念其实存在着极大的谬误。

    事实上,我们人类的身体拥有一套极其先进且完备的防御体系。

    每当有细菌或者病毒妄图侵入人体之时,正常状态下的人体能够迅速察觉到这些外来之敌究竟属于何种性质,并以极快的速度找到相应的应对策略。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要剿灭某种特定的细菌或者病毒,首先就得查明该细菌或病毒所具有的各类特异性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之上生成足以杀灭这类细菌或病毒的抗体。

    只要体内存有充足数量的此类抗体,那么疾病自然而然便会痊愈。

    可是大家不妨想一想,处在相同的环境之下,为何有些人会染病,而另一些人却能安然无恙?

    又为什么有的人患病之后不幸身亡,而有的人却能够战胜病魔,重获新生呢?

    造成如此显著差异的最根本缘由,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状况是否处于全然正常的状态,以及其正常的程度究竟如何。

    抗体的价值堪称无价之宝。

    迄今为止,在众多药物当中,唯有抗生素类药物能够作为直接作用于细菌的人造抗体发挥功效,通过其强大的杀伤力将相关细菌彻底消灭。

    然而,令人忧心忡忡的是,由于人们对抗生素的过度使用甚至滥用,导致细菌逐渐产生了显著的抗药性。

    这种抗药性使得越来越多的“无敌细菌”应运而生,它们顽强地抵御着传统抗生素的攻击,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

    长此以往,如果不能有效遏制这一趋势,这些超级细菌终将把人类推向无药可医、难以治愈的绝境。

    相比之下,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性疾病,我们至今尚未拥有十全十美的特效抗病毒药品。

    在此情况下,人体自身所具备的抗体便成为了抗击病毒的关键力量。

    而疫苗的研发与应用,则无疑是催生人体产生抗体的绝佳途径之一。

    不过,要想成功研制出优质高效且性能稳定的疫苗并非易事,它需要科研人员们进行深入持久的探索和钻研。

    毕竟,病毒的种类繁多如繁星点点,数不胜数,而且它们还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变异性,让人防不胜防。

    有时候,即便是昨天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疫苗,当换到其他地区或者经过短短数年之后,可能就会因为病毒的变异而失去原有的效力。

    当我们的身体遭遇某种细菌或病毒的侵袭时,一场激烈的战斗便悄然打响。

    通常来说,人体产生针对性抗体所需的时间大致落在4天至10天这一区间之内,但实际的时长却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为关键的两点便是细菌或病毒自身的毒性强度以及个体的体质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人体识别并制造抗体的速度堪称惊人,相比之下,全球所有科学家们研究出相应抗体的速度简直望尘莫及,甚至可以说相差了数百倍乃至数千倍之多!

    就在短短数日之间,人体便能迅速洞悉这种细菌或病毒的独特性质,并精准地生产出专门应对它们的抗体。

    而一旦成功战胜这些“敌人”之后,人体还具备一项神奇的能力——将这些抗体的制作流程牢牢铭记于心。

    如此一来,当下次再度遭遇相同的细菌或病毒时,免疫系统便可瞬间做出反应。

    快速识别出这些来犯之敌,并毫不犹豫地动用之前储备好的抗体武器,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其一举歼灭,从而有效避免人们二次感染此类疾病。

    当一个人的身体遭受外界细菌或病毒的猛烈侵袭时,倘若在4至10天这个关键时间段内无法成功合成对抗这些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那么等待着这个人的无疑将是死亡的厄运。

    如此珍贵且至关重要的抗体究竟源自何处呢?答案只有一个:它们必须通过激烈的战斗才能应运而生!

    最理想的状况莫过于让每个人的躯体都亲身历经各类严重细菌和病毒的无情感染,从而促使自身免疫系统奋起抵抗并产生相应的抗体。

    其中一部分抗体甚至能够伴随人们一生,成为抵御疾病的坚固护盾。然而,这样的美好愿景在现实世界中却是难以达成的奢望。

    值得庆幸的是,聪慧的人类凭借其无尽的智慧发明了疫苗。

    疫苗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以一种相对简便的方式帮助我们部分地实现了上述愿望。

    它就像是预先设置好的防线,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细菌和病毒的入侵,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疫苗仅仅起到了预防疾病发生的作用。

    面对那些已然被病魔缠身、饱受病痛折磨的众多患者,现代西医却常常显得束手无策、无药可用。

    尽管医学科研工作者们始终坚持不懈地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但在许多疑难杂症面前,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所以,研发疫苗什么的,对于现在已经患病的黄小江和廖主任等人来说,已经来不及了,如今能够尝试,也最适合的或许就是用中医的手段,来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

    而且中医治疗相对温和,也不会出现未伤敌先伤己的情况。

    想到这里,武小富的思路也基本清晰了,具体该从哪里着手,武小富也有想法了。

    埃博拉病毒增殖迅速,先从血液开始,然后是各大系统。

    既然如此,那就从各大系统入手,增强各大系统的免疫能力,最后多管齐下,汇为一体,对病毒完成包围。

    只要是把病毒的猛烈势头遏制住了,给医生争取更多的时间调整用药方案,一步步的给药,将病毒拿下,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而且,西医在这方面也能做很好的补充,不说是一些见效快的药,可以作为紧急时候用,就这些检验检查,也可以快速的知道身体各系统受创的严重程度,让医生更好的针对用药。

    所以,武小富一直觉得,现代医学,中西医并不是对立的,中西医结合才是患者的福音。

    武小富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李主任,听到这话的李主任不由得一脸懵,搞中医那套?

    这没有指南啊,出问题怎么办?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