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第1766章 大学之道,粗暴算账

底色 字色 字号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第1766章 大学之道,粗暴算账(2/2)


    算上朝鲜、蒙古、辽东、中南半岛,大明大明至少有两亿五千万人,两三百万学生轻轻松松。

    “不,并不需要这么多!”

    崇祯摇了摇头:“你们以为很多,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多,

    朕让锦衣卫调查过北直隶的人口出生,从天启元年到朕登基后的两年,大概只有百分之三点三,换句话说就是平均每百个人只有三个孩子出生,

    天子脚下的北直隶尚且如此的低,整个大明就更低了。

    至于什么原因,你们应该很清楚!”

    群臣脸色黯然。

    北部有建奴和蒙古侵袭,西南安奢造反为患数年、陕西大灾、沿海倭寇袭扰、海外三国虎视眈眈,为了应对这些苛捐赋税极重,大人都没有吃的,谁敢生孩子?

    百分之三点三的出生率,低吗?

    不低,反倒是高的离谱,哪怕是在后世计划生育出来之前的那二三十年、华夏人口增长最快的三十年,出生率最高也不过和现在差不多。

    而后逐年下降,到了他穿越过来之时,出生率只有百分之零点七八了。

    缺乏有效的避孕方法、社会文化强调生育后代的重要性等等因素造就了高生育率,但高生育率也不一定是好事儿。

    婴儿的死亡率那是居高不下,几乎达到了一半。

    孝宗三个子女早夭一对、神宗八个女儿早夭折三个;

    光宗七个儿子早夭四个、十个女儿早夭六个,熹宗三子两女,全部早夭;

    皇室尚且如此,更何况普通百姓之家了。

    “从崇祯三年之后,人口出生在逐步增加,这几年依旧在百分之三左右,但早夭几率已经稍稍在下降了。

    如果按照崇祯三年前的这个推算,大明一年的新生儿只有六百万,甚至更少。

    朕记得在岐黄研究院成立之时,就调查过新生儿出生时和个把月内的夭折大概是四成左右,一到五岁的夭折为两成半,

    如此算下来,能长到六岁的只有两百七十万左右,往上就更少了。

    按照八岁以上的两百五十算,男女比例一比一,也就是一百二十万适龄的入学孩子。

    但不是所有人都会将孩子送到学校的,诸如距离太远、耕作抽不开人手、畏惧观望等等,能有六七十万入学就已经算是高的了。”

    “陛下,就按六十万算,社学三年、郡学三年、大学三年,这就九年,九年就是五百四十万,这……”

    “毕大人,您这算账也太粗糙了些!”

    崇祯还没有回应,礼部尚书刘宗周出声了:“陛下刚刚说了,郡学、大学,那都得在下一级考核中达标,达标了才能继续往上,肯定是越往上人越少呀!”

    “这我当然知道,但今年不合格,那明年还能继续考,总人数是没有变的吧!”

    “这、这……”

    刘宗周语迟了,将目光转向了皇帝。

    崇祯见状,轻笑道:“毕爱卿,人数的确是减少了,这个账是另一种算法!”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