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 第六百二十六章立太子

底色 字色 字号

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第六百二十六章立太子(1/2)

    最新网址:www.xs人生皆有死,此乃天地不变之规律。

    死的人也许什么都不知道了,但带给活着的人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荀采哭得眼都红了,中间一度昏厥过去。

    这下可把张恒吓坏了,连忙唤来医官诊治。

    但得出的结果,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荀采的身子之所以如此虚弱,正是因为怀了身孕。

    在荀爽葬礼的档口上,忽然传出了这么个消息,所有人都有些恍惚,也不知该不该恭喜张恒。

    但得知自己怀有身孕之后,沉浸悲伤之中的荀采,却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明白,父亲最放心不下的事,现在终于有结果了。

    若父亲在天有灵,也定会欣喜的吧。

    荀爽的死讯传遍开后,刘备也第一时间登门吊唁,甚至以王爵之尊帮着操办丧事。

    毕竟他名义上,也是荀爽的女荀。

    但真正的主角,还是荀氏族人。他与张恒这两个外姓人,只能干看着插不上手。

    忙活了十多日后,总算给荀爽风光大葬,送到了地里。

    连襟二人,却在灵前商议起了其他事情。

    “子毅,慈明公这一走,府中事务,你可得多操些心了。”刘备叹息一声,开口道。

    张恒点了点头,“臣明白。”

    荀爽一死,作为儿子的荀棐,自然要辞官守孝三年。

    而作为侄儿的荀彧和荀谌,也要跟着守孝一段时间。如此一来,荀彧负责的事务,就只能交给张恒。

    至于荀棐留下来的空缺,刘备打算让关平接任。

    这小子跟在刘备身边多年,如今也算到了可以历练一番的程度。

    但张恒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荀彧留下来的这一摊子事,自己要负责不假,但借机锻炼诸葛亮一番,也不是不行。

    当然,这次就不能跟群臣商议了,不然肯定又要闹翻天。

    名义上由自己出面,暗中却把政务交给诸葛亮。有自己在后面把控着,也不至于会出什么问题。

    之后的日子又恢复了平静,等到四月底的时候,荀爽之死也被时间冲淡得差不多了,荀彧等人也回来继续上班,只留荀棐一人继续守孝。

    这时候,张恒忽然高调上表,请刘备立太子。

    没错,就是太子。

    商周时期,天子和诸侯王的继承人称太子或者世子。

    而到了汉朝,天子和诸侯王的继承人都称太子,唯有皇储在前面加了一个皇字,称皇太子!

    刘备既然已经走到了称王建国这一步,家业就可以合法传承下去了。

    如此,即便有生之年刘备没能完成大业,群臣也会无条件支持继承人。

    世袭罔替的作用,在此时就展现出来了。

    既如此,就要尽早立一个继承人,以安众心。

    在此之前,刘备也曾和张恒商议过此事,但张恒却是想也没想,直接拒绝了。

    这是你的家事,跟我有什么关系,别和我商量。

    再者说,嫡长子刘禅就在这儿,这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吗,还用商量?

    既然是商量,刘备就肯定是有别的心思。

    张恒的拒绝,也是在劝他趁早打消这个想法。

    嫡长子继承制,虽然不是最完美的制度,但却是最稳定的制度。

    废长立幼,自古便是取乱之道。

    可刘备不这么认为。

    他如今有三个儿子,长子刘禅、次子刘永、三子刘理,且都年岁相差不大。

    刘禅虽是嫡长子,但却性情温和,率意任情。

    这本就没什么不好,但刘备却是底层中拼杀出来的。性情刚毅果断,不拘小节,自然看不上刘禅的作风。

    子不类父的苗头已然出现。

    反倒是次子刘永,倒是颇有刘备的风范,很得他的喜爱。

    可都是几岁的小孩子,又能看出什么。

    刘备本想等几个孩子长大点再说,但眼下不立太子却是不行,便只好征询张恒的意见。

    但张恒表示,我能有什么意见,你自己看着办就好。

    这句话看似什么都没说,但其实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如果张恒同意刘备立次子,则会直接表示赞同。

    只有不同意的时候,才会说你看着办。

    子不类父?

    几岁小孩能看出个屁!

    再说了,温和点有什么不好。

    就眼下这情况,就算咱们扫平了天下,大汉也必定无比虚弱。下一任掌舵者,就得像汉文帝那样修生养息,才能恢复国力。

    真要和你一样的性格,瞎折腾,迟早二世而亡。

    当然,这些话张恒是不会明说的。

    你刘备能想明白就好,想不明白,就让别人去劝谏到你明白为止。

    要知道,他这点想法还没透露出去。

    一旦被群臣知道后,反对者绝对如过江之鲫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