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502章 秦妇吟秀才韦庄

底色 字色 字号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第502章 秦妇吟秀才韦庄(1/2)

    最新网址:www.xs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蜀地崎岖的山路上,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一身青衫踽踽而来,嘴里吟诵着对江南的思念。

    江南的春天水碧天青,躲在画船里,在春雨的滴答声中悄然入梦,多么温馨的画面。

    他是在怀念江南吗?或许,他只是怀念江南那段青春的岁月。

    亦或许,他只是打着忆江南的名义思念着那个遥远的故乡。

    他就是韦庄,唐朝末年一个不走运的文人。

    “唐文宗开成元年,韦庄出生于京兆杜陵,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

    “韦氏家族兴于于汉代,繁荣鼎盛,在政治和艺术上人才辈出。”

    “韦庄祖上有唐睿宗时文昌右丞相韦待价,曾祖父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家世显赫。”

    “然而,自安史之乱后,唐朝再无复兴之日。”

    “玄宗逃至蜀地后,诗人流离,世家没落。”

    “韦庄出生时,韦氏家族已然中衰。”

    “自韦庄之父韦韫起,韦门氏族在政界文界都鲜有成就,默默无闻。”

    “韦庄父母早亡,家境贫寒,因此韦庄自幼勤敏刻苦、奋发好学。”

    “韦庄豪放豁达,不拘小节,幼时即能作诗,十分擅长艳语。”

    “咸通四年,韦庄曾在昭义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刘潼府中当差。”

    “在韦庄成年参加科举考试时,却屡次落榜。”

    “在乾符二年,韦庄在长安准备明春应试时,在诗中表达了饱读诗书、故不甘久居人下的情感。”

    “韦庄坚持科举考试,尽力想以才学取仕。”

    “奈何唐末政治动乱,科举混乱,履试履败。”

    “僖宗乾符二年,韦庄移居虢州,恬静、迷人之景使韦庄暂时得到慰藉。”

    “这一时期,韦庄作品多写自己理想抱负与科举失败的心境,鲜少涉及社会面貌。”

    “广明元年,韦庄44岁,再一次落榜。”

    “同年十二月,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

    “韦庄陷于战乱之中,被困于长安,与弟妹失散。”

    “中和二年,韦庄离开长安奔赴洛阳。”

    “在相对稳定的洛阳,韦庄将滞留长安时所见所闻写成长篇叙事诗《秦妇吟》。”

    “以一位女子之口描绘黄巢起义时长安城的战乱情景,震撼了当时的文坛,在民间也广为流传,被人们制成幛子悬挂。”

    “此外,韦庄在洛阳写下了大量感时伤世的诗篇,内容涉及记述时代大事、批判官军暴行。”

    “受儒学思想影响,中和三年,韦庄到润州投靠镇海军节度使周宝,成为一名府中幕僚,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江南避乱生涯。”

    苏轼:一个清纯朴素的文艺青年,一个难以自拔的红迷,一个性空灵的古诗词作者。

    在诗向词的发展史上,韦庄和温庭筠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

    温庭筠比韦庄大二十多岁,自然是前辈。

    但在对待爱情这件事上,他却没有韦庄的深情与执著。

    温庭筠一生为了仕途而奔波,以女子身份入词,不过发几句牢骚罢了,有时也带着些真感情。

    但与他的晚辈词人韦庄相比,就实在不须一提了。

    韦庄的爱是世间别有的一道风景,甚至在表现手法上,已经超越了南唐后主李煜。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记得那年在花下,深夜时候,第一次与谢娘相识。

    这谢娘的身份,与柳永、晏几道笔下形象是一致的。

    痴情,委宛,重情,所以才有了后面的悲惨结局。

    天明别后,再也没有了她的音讯,所有的美好都停留在了昨夜。

    韦庄和谢娘自然都会为了彼此而长夜伫立,但分隔两地后,就再也没有相见的机会了。

    这首词写于长安沦陷后,韦庄为了避难而流浪江南。

    他的很多爱情词也都作于这个时期,既是写爱情,也是揭露破坏爱情的元凶战乱。

    写战乱不通过环境,而是抓住人们的内心表现,可见韦庄是一个重情之人。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大家都说江南很好,风景如画,风物连天,风情动人。

    那水是碧青的,比天空还要略胜一筹。

    在画船上,听着斜风细雨,轻轻入眠。

    不得不说,这两句简直堪称神来之笔,将整个江南的风情雅韵浓缩在一块儿。

    紧接着,又写人情,在此引用司马相如和文君的典故。

    是说这江南水乡卖酒的姑娘啊,个个都长得和文君一样水灵,那胳膊就和霜雪一样白嫩。

    可是,整首词把江南写得如此好,甚至都已经超过了白居易的《忆江南》。

    但结尾却抒发出一股荒凉之情——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江南是绝美,可是终究想着有朝一日能回到北方去,这是每一位异乡游子的希冀。

    但是回到家乡后,看见那破败的一面,只会令人更加肠断。

    所以,在一南一北,一好一坏的对比中,韦庄的爱国之情就流露出来了。

    而关于正面描写战争的,则全在他的《秦妇吟》中了。

    韦庄是一个喜谈爱情之人,也是某位女子的痴情郎君。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四月十七,在今天并不是什么标志性日子。

    那时已经立夏,是一个气温比较适宜的好时节。

    这个对别人而言并无二致的日子,对他却有着极为重要的纪念意义。

    因为去年今日,是他与那位姑娘分别的日子。

    分别时,忍着泪,假装低下头,不忍丈夫看见她眉头紧锁的样子。

    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已经到了魂断入梦的地步,甚至到了除了我和你,只有天边月亮知道了。

    明月不谙离恨苦,在这儿却反其道而行之,明月变成了爱情和思念的见证。

    无一用典,平白如话,却深情婉转,直击人心!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已经习惯了入梦,昨天晚上,又与妻子在梦中相见了。

    她依旧是面若桃花,眉如柳叶。

    我们相互依偎,说了很多很多的情话。

    可是很快,作者醒了,发觉一切不过是大梦一场,榻上依旧只有自己孤零零一个人。

    如若不离开,梦也不会醒;如若不分离,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梦了。

    韦庄这两首词,深切体会到他是拥有过爱情的,那种滋味儿令人如痴如醉,舍之不得。

    “在周宝幕僚下,韦庄对藩镇内部腐败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写下不少讽喻作品。”

    “光启元年,权臣田令孜挟持僖宗皇帝出奔。”

    “韦庄忠君,崇拜杜甫,效仿杜甫麻鞋见天子,于公元886年前往陈仓迎驾。”

    “自衢州前往陈仓途中,韦庄听闻唐僖宗已到达兴元府,亦尾随而至。”

    “韦庄原本计划从孟津上岸后,从许昌东南方向出发,经过安徽到达润州。”

    “不料秦宗权攻占许州,杀节度使鹿晏弘,该计划破灭。”

    “韦庄又计划从开封南下返回润州,不料镇海军节度使周宝被叛军击败奔逃,不久病死。”

    “韦庄无路可走,只好返回孟津。”

    “公元885-887年,韦庄多次尝试返回浙西,不料因战事受阻。”

    “光启三年,韦庄途经清河县时,得知江南战事已经平息,决定返回浙西。”

    “历经艰难险阻,韦庄携家人来到婺州居住。”

    “在婺州居住时,韦庄及家人过着清贫、适闲的村居生活,也与诗僧贯休有所往来。”

    “但经历仕途不顺、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后。”

    “韦庄精神状态持续低迷,有了隐居避世的想法,却因家中清贫无法实现。”

    “光启四年,唐僖宗驾崩,昭宗继位,好像有重振江山之举动。”

    “韦庄精神振奋,有再次应举的想法。”

    “韦庄于春天从徐州沿运河到达扬州,又因听说江南局势仍不稳定南下在南京小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