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番外篇8:君臣之辩:赵祯VS苏良

底色 字色 字号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番外篇8:君臣之辩:赵祯VS苏良(2/2)


    这让赵祯有些无法接受,感觉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涌上心头。

    仁君,这是他最在乎的两个字。

    他希望百年之后,后世所有人看到他的名字时都会想起这两个字。

    赵祯缓了缓,看向苏良。

    “朕难道就不能在做仁君的同时,也做一名贤君吗?”

    听到此话,苏良心中长呼一口气。

    官家如此问,证明他没有生气,而是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苏良摇了摇头,一脸认真。

    “官家有时的仁善,是对法令的破坏,比如此事。一位贤君、圣君,是决不允许自己逾越法令的。”

    赵祯长叹一口气,朝着二人摆了摆手。

    “你们先下去吧,容朕想一想,想明白后给你们一个结果。”

    “是。”

    随即,苏良与赵概便退了下去。

    一出殿,赵概便双腿一软。

    若非苏良手快,迅速将其搀扶起来,他就要瘫坐在地上了。

    稍倾,二人缓缓走到一处无人的长廊上。

    “苏御史,你……你实在太大胆了!你将这两个月判处死刑的官员集中在一起,目的就是向官家说这番话吧!”

    苏良点了点头。

    “你可知,官家最大的优点就是仁善,也是官家最引以为豪的地方。你这样说,有些偏执了,官家若听你之言会不会变得暴虐,暴虐才会害政害民!”

    苏良笑着摇了摇头。

    “依照官家的性格,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暴虐之君,我只是想让官家变得更加强硬果决一些,距离贤君能更近一些!”

    “对恶人仁善,就是对好人的迫害,我朝士大夫官员的特权太多了,但是他们承担的责任还太少,官家应该对他们狠一些!”

    “你真是个疯子,老夫我管不了那么多了,官家让如何定刑,我便如何定刑,别想着老夫能为你说话,做臣子的竟敢羞辱官家,整个大宋也只有你了,告辞!”

    赵概快步离开了,他的为官理念只有两个字:求稳。

    ……

    一刻多钟后。

    苏良回到了变法司。

    此刻,变法司的所有成员都在等待着苏良。

    王安石兴奋地看向苏良,问道:“景明兄,你……向官家说过了?”

    苏良点了点头。

    司马光不由得朝着苏良竖起大拇指,道:“景明兄,真英雄也。”

    一旁的梁适问道:“官家是如何回答的?”

    “官家还在犹豫,但我相信,他一定能从过仁的牢笼中跳出来!”苏良一脸自信。

    范仲淹轻捋胡须。

    “但愿吧,待官家迈过了这个坎儿,咱们距离盛世将又进一步。

    苏良规劝赵祯过仁,正是整个变法司商量好的。

    一国之君仁善,并不是坏事。

    但对于当下的全宋变法而言,赵祯过仁,会导致一些变法之策不能完全落地,会导致一些事情在他的优柔果断中错失良机。

    这在全宋变法中是不能允许反复出现的。

    ……

    而此刻。

    赵祯坐在垂拱殿内,单手托腮,已经思索了许久。

    他想过去变法司问一问范仲淹、富弼的想法。

    但转念一想。

    范富二人既然允许此文书经由苏良的手送到大理寺,那说明,他们不是与苏良合谋,便是被苏良说服了。

    他过去问询,也无非是再听一听苏良的那番说辞罢了。

    “朕追求仁善之名有错吗?是朕过于追求仁善之名了吗?若成贤君便不能过仁吗?”

    赵祯自言自语道。

    此刻的他,心中有些堵。

    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对自己一直坚持想做的事情产生了怀疑。

    他缓缓站起身来,准备去后宫静一静。

    但当他想起张美人那张笑脸时,突然意识到,如果不是自己过仁,张贵妃或许便不能在后宫作妖那么严重,也没有张尧佐在朝堂的一系列事件。

    若不是曹皇后不争不抢,仅仅是后宫的争斗就够他忙的了。

    赵祯想了想,朝着一旁的内侍道:“准备车马,朕准备出宫转一转。”

    ……

    小半个时辰后。

    赵祯微服出行,出现在南门大街上。

    他坐在马车内,望着街道上川流不息的百姓,心中稍稍安静了一些。

    他开始认真地思索起苏良的话语。

    马车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转着。

    他看到了忙碌的商人,叫喊的商贩,马背上的皇城卒,骑马坐轿的官员……

    眨眼间,便到了黄昏。

    太阳落山,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一国之君,过仁近于昏而非近于贤,苏卿此话没错,没错!”

    “朕自登基以来,对官员们确实过仁了,朕舍弃的不应是仁,而是以仁善对仁善之人,而非所有人,若对坑害良善之人仁慈,那便是恶!”

    “是朕自私狭隘了,朕打破了法令的公平公正,朕应改之,朕应追求成为一名贤君,一名圣君!”

    “回宫!”赵祯兴奋地朝着外面的赶车者说道。

    他终于想通了。

    半个时辰后,赵祯回到了垂拱殿。

    他首先做的就是在那份死刑审定的文书上签字用印。

    而后。

    他朝着一名内侍道:“立即将此文书交给大理寺卿赵概,另再派人向监察御史苏良送去朕的一幅飞白书。”

    说罢,赵祯提笔,笔走龙蛇,写了一副小字。

    内侍接过文书和赵祯刚写的一副小字,快步朝着殿外跑去。

    ……

    大半个时辰后。

    身在家中的苏良收到了赵祯所赠的飞白书,脸上不由得露出灿烂的笑容。

    “看来,官家已丢掉了过仁的包袱,全宋变法,未来可期,未来可期啊!”苏良看向满是星辰的夜空,对未来充满期待。

    赵祯赠予他的飞白书,只有五个字:求贤即得仁。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