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扪心录:第100章 医路漫漫,才刚开始(2/2)
许承跃说道:“之前和你说过的民生中医诊所,有个咱们学校的连岳老师周六上午在那儿坐诊,我想去跟诊。”
陈瑾问:“针灸老师?”
“不是,”许承跃说道,“是教伤寒的老师,擅长开经方,病人挺多的,上午限号30。跟诊完连老师,下午再去省中医针灸科跟诊高老师,晚上回来得会比较晚。”
“哦,那你去吧。”陈瑾说道,“只是去市里挺远的,一来一回,光在路上就得四个小时左右,不会觉得累吗?”
“那倒没事,一周去一天而已,又不是天天去。”许承跃说道,“在学校见到的病太少了,也太容易治了。有位师兄说,觉得治病容易,是因为治过的病太少了。靠在学校义诊积累经验,还是太局限了,得找一两个厉害的老师跟诊,才能看到更多的病人,了解当下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其治疗,要不然等上了临床还是很茫然。”
一番话说得陈瑾都有些心动了,说道:“我也想找个老师跟诊学习。”
“你不用着急跟诊,”许承跃说道,“你们明年就搬到市里了,省中医就在老校区前面,到时候有的是机会,跟诊也方便,没必要像我这样来回跑。”
目送陈瑾上了楼,许承跃才转身回自己的宿舍。
从这周开始,周六早晨许承跃早早离开学校,坐公交车赶往市里跟诊,晚上七八点才能返回学校。
平时则一如既往,白天有课上课,没课自己安排时间,到了晚上再一起在餐厅上自习或者义诊,回宿舍之前再和陈瑾一起在校园里散散步。
陈瑾在学习之余则整理出来几个比较满意的医案,一些以自己的名义投稿,一些用许承跃的名字投稿到校报邮箱。
稿费一篇20元,一月一发,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会将上个月的稿费发到作者手里。虽然不多,但拿到第一笔稿费的时候,陈瑾还是挺激动的。
天渐渐凉了以后,陈瑾去餐厅上自习的时间也就少了,因为在那儿坐久了手脚老是凉。晚上更多的时间是在宿舍楼抱着电脑看倪师《人纪系列》的视频。
花了两个多月的时候,她才用零零散散的时间将《人纪系列》的视频课完全看了一遍下来。
随后便又临近期末了……
有人说,大多数人的人生,就是不断地重复同样的事情。
但怎么有意义,可以自己把握。
陈瑾的中医之路才刚刚开始,做了和大多数医学生不同的选择,究竟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是和多数人渐行渐远,还是殊途同归?究竟哪条路才更加适合新一代的中医,怎样的青年中医才能在中医之道上坚持走下去……
只有多年之后才能见分晓。
他年好看烟云散,再笑当年学子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