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 第490章 皇帝老渣男了,中华民族

底色 字色 字号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第490章 皇帝老渣男了,中华民族(2/2)

    老朱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同时他也回头望着张异,从观音奴如今紧张的态度来看,老朱本来没有怀疑的心如今也变得将信将疑。

    观音奴是何等人?

    当年面对他逼婚,面对君王的威势依然面不改色的,如今却因为张异慌乱不已。

    有些话不用说,却已经能表明自己的态度。

    张异:……

    他发现自己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陛下请派人为我验明正身,我尚是清白之身,不敢坑害真人!

    当初在漠北,哥哥逼我嫁人,我为了留在他身边,故意……”

    观音奴一急,将当初的话说出来。

    为了取信朱元璋,她将张异关于红杏出墙和王保保死的预言也说出来。

    这段因果,有些别人知道,有些只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秘密。

    如今展露在别人面前,让人唏嘘。

    王保保不挣扎了,他望向张异的表情,还有些尴尬。

    他虽是蒙人,但本质上受过汉家教育,并非那种莽撞之人。

    朱元璋让人松开他,王保保从地上跳起来。

    他也没脸待在这里,朝张异抱拳之后,转身离去。

    他这动作,激怒周围的锦衣卫,但皇帝却拦住他。

    事实上,老朱也知道,这位北元名将没有那么好降服,对于老朱而言,这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他将目光落在张异身上,似乎有了主意。

    朱元璋道:

    “既然误会解除了,那就这般!

    朕迎来将军之后,一直事务繁忙,却没有个机会好好招待将军!

    你们一路上也是辛苦,不如,朕就让小张与你们多联系联系……”

    张异:……

    他这辈子的无语,大概都在今天用上了。

    朱元璋还真不是个好老板,今天他们才相认,叔侄之间的情分都还没叙上一叙,他就上岗了。

    而且这岗位,分明就是为难人的。

    张异心里都快把老朱给吐槽死了,但人前不敢说半句话。

    观音奴深深看了他一眼,行了个礼。

    “今日齐王既然没有心情说话,朕就不打扰他了!”

    朱元璋对王保保的失礼并不介意,转身就走。

    他故意走得很快,将空间留给张异恶化观音奴。

    “对不起!”

    观音奴细若游丝的声音,传入张异的耳朵。

    张异正想说不客气,又见她板着脸,冷言相对。

    张异讪笑,跟着皇帝的背影离开。

    “唉……”

    目送张异离开,观音奴幽幽叹气,她转身,自顾归自己的住所去。

    不过,她的态度,又落在王保保眼中。

    这其中复杂的关系,让这位北元英雄若有所思。

    “怎么,朕故意给你们留了时间,你不珍惜?”

    张异追着朱元璋出来,老朱让他自己乘一车。

    上了车,朱元璋不忘调侃张异。

    张异无可奈何,老朱这是把他憋了六年的委屈给自己一点点报复回来呀?

    张异道:

    “贫道和郡主清清白白,陛下莫误会了!”

    老朱道:

    “既然如此,那你看朕给她赐婚如何,这皇子妃她当不成,但京城中的勋贵子弟愿意娶她的人应该还是有的……”

    张异:……

    皇帝有点不当人呀,你要赐婚自顾赐去,何苦要来征询自己的意见?

    这不摆明是给自己上眼药吗?

    好在老朱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他说道:

    “你在考虑好朕跟你说的事情之前,朕先给你一个任务!

    你负责将王保保给朕招降了……”

    张异:……

    招降王保保的事情怎么就落在他头上了?

    合着你是没看见对方想砍死自己的模样。

    “陛下何必招降此人,我大明英雄辈出,王保保虽然也是人杰,可毕竟不是善茬!

    您就是招降了他,你敢用他吗?”

    张异这个问题,算是直指人心。

    齐王扩廓帖木儿对北元的忠诚,天心可鉴。

    老朱何尝不知道,招降王保保的不易。

    就算他投降了,让他领兵,老朱放心吗?

    而将他招降过来,又如何安抚类似常遇春和徐达等老兄弟的心?

    “朕何尝不明白你的意思,其实从你说他寿元的问题开始,朕也没那么在意是否能招揽他!

    但招揽他,对我大明而言,也十分重要!

    你总说民心民心,又说舆论传播……

    那你可知道,如果将他招揽了,哪怕给他一个太平爵爷的位置!

    对于稳固天下人心,有多大的益处?”

    张异一愣,旋即他明白自己还是小看朱元璋了。

    老朱确实是一个英明的皇帝,在他吸收了自己给他说的知识之后,他想问题,比自己想得远。

    “这些年,朕一直没有放弃对你所言的水军的建设,当年朕曾经怀疑过你的说法!

    只是坚持下来,朕也逐渐明白舆论的重要性!

    而现在大明面对一个朕认为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汉夷之别!

    这中原的土地上,蒙古人,色目人可是不少!

    就说这次咱们俘虏的蒙人,足足有十万之众!

    这些人难道朕都要杀了?

    不行,可如果放任他们,朕也不信任!

    如何驯服他们,是大明长治久安的关键!

    那十万蒙古军人,他们的魂就在王保保身上!

    降服王保保,也可以打断他们的心气,无论是对漠北,还是对大明统治本身,都有意义!”

    皇帝侃侃而谈,张异这算是第一次与朱元璋毫无保留的谈论国事。

    以前以黄和的身份,朱元璋要顾虑自己的形象,许多事情不能说得太过。

    如今,老朱终于展现出,属于开国君王的高瞻远瞩。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将南北汉人的民心弥合,重新凝聚汉族人的民族认同,是朱元璋最大的历史贡献,也是明朝存在最大的意义。

    这件事,皇帝一直在推行,而且可以说经过六年的努力,张异已经能逐步看到了效果。

    民间也许不乏有怀念前朝的人,可也有更多的人,去拥抱汉族这个概念。

    更有如孔讷这样的世家子,去为了南北弥合而奔走努力。

    在做好重构汉族这个概念的同时,老朱可能已经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如何构建一个稳定的多民族关系。

    “你在未来,可曾看到有不同的做法?”

    朱元璋随口问了一句。

    张异点头道:

    “有,事实上,在未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有五十六个……

    而后世之人,将所有的民族,都称为中华民族!”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