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 第485章 疯批常茂,下杀手了

底色 字色 字号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第485章 疯批常茂,下杀手了(1/2)

    朱元璋把关于摊丁入亩的政策,说给刘伯温听。

    刘基听得冷汗淋漓,皇帝这一手确实算得上是大改革,而且比商业税更加要命。

    刘基本就是大明许多政策和律令的制定者之一,对于这天下的运转规则,了如指掌。

    摊丁入亩的意义在哪,废除人头税、放开户籍制度、清查田亩……

    这些改革,清查田亩其实皇帝这些年一直在做,黄册的推行,就是逐步蚕食地方势力的腾挪空间,增加朝廷的集权。

    而放开户籍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对朱元璋自己制定的既往政策的否定。

    但这份改革最让人胆战心惊的,是废除人头税,摊丁入亩。

    按认定收费,占天下大多数的百姓,必然会承受更多的赋税成本。

    如果摊丁入亩,那谁会成为受害者?

    肯定是拥有田地更多的地主会成为朝廷税收的对象?

    这可是要激起轩然大波的。

    农税是天下根本,而遍布天下的士绅,才是朝廷稳定的根基。

    虽然有所谓的以民为本的说法,可是刘基自己都不信这件事。

    所谓的民心,很大程度上,就掌握在控制基层舆论的士绅手中。

    皇权不下县,乡贤才是天下稳定的基石。

    可皇帝终归还是对他们下手了,刘基想到了在老朱制定商税的时候,所谓的劫富济贫的观念……

    这就是农税版本的劫富济贫。

    在士绅和百姓之间,皇帝终归选择了百姓。

    可刘基知道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对于许多一辈子没有出过村子范围的百姓而言,皇帝是一个太过遥远的概念。

    天下的民心,就是掌握在这些士绅手中,包括他刘基,在青田说话的份量,肯定比朱元璋更重。

    他突然有些理解,为什么朱元璋会借题发挥,任由锦衣卫在江南大肆杀戮。

    他在给摊丁入亩铺路。

    先杀得天下人胆寒,看谁还敢出来触霉头?

    “陛下……”

    刘基本来是想过来劝朱元璋少生杀戮,可此时明白皇帝是故意的,他口中的劝谏也说不出口。

    而且,刘基也明白为什么时隔几年,朱元璋才下定决心。

    摊丁入亩不仅仅是皇帝打压地方士绅的过程,也是他自我否定的过程。

    严格的户籍制度,是朱元璋亲自制定的,他也颇为认可这份制度。

    可摊丁入亩带来的,必然是天下百姓的自由流转。

    这对于休养生息是不利的。

    既然朱元璋敢推行摊丁入亩,代表皇帝一定权衡过利弊。

    而他的底气,大概也是三年的浙江的改革。

    一切,都根源于张异,刘基想起那个孩子。

    他上次来浙江的时候,还来拜访过自己……

    “陛下就不怕,百官反对吗?”

    刘基无奈之下,只能将百官拉出来说话。

    “刘先生,您猜这件事如果公布,百姓会站在朕这一边,还是士绅一边?”

    朱元璋笑得十分从容,刘基刚想开口,却脸色微白。

    如果换成以前,他敢肯定百姓一定会跟着他们这些士绅走……

    可是如今,刘伯温却不太有把握。

    这些年,其实天下发生了许多不大不小的变化。

    其中最大的变化,是许多百姓开始识字了。

    没错,本不应该识字的百姓,因为简体字的推广,许多人识字了,而识字对他们的影响,看似平常。

    但仔细一想,士绅们凭什么去控制舆论,还不就是因为,百姓不识字,所以只能从他们那里获得讯息?

    刘基看着皇帝心有成竹的模样,才明白这些年皇帝推广简体字背后的意义。

    民智开,则不会轻易被人引导。

    至少不少百姓,不再是只听乡绅一面之词。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几年前的商税改革,不知道多少地主乡绅挟着民意企图冲击朝廷,但朝廷的不管不问,让他们多少有些尴尬。

    而后期商税的好处出来,百姓们自然会心有感触。

    刘基这才发现,原来士子对抗皇权最重要的民心,也在逐渐被皇帝掌握。

    这就是朱元璋敢冒着天下士子反弹的风险,去推进改革的目的。

    “陛下,好手段!”

    刘基此时才明白,朱元璋努力推广简体字背后的意义,

    但士子失去引导舆论的权柄,其实君权和相权的斗争,已经逐渐分出胜负。

    他死死盯着朱元璋,久久不能言语。

    这位陛下,和以前的皇帝完全不一样,他没有妥协,他只有全要这个选项。

    想到此处,刘基意兴阑珊,不再去想给同僚求情的事。

    “陛下这一次,是准备去哪走走?”

    “就在这附近,看看朕的工厂,去听听百姓的声音!

    朕已经安排好了,自有人替朕挡着外人,你跟朕走便是……”

    朱元璋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他说想走,马上就走。

    不多时,他已经换好一身衣服,伪装成一个商贾模样的人。

    周围的锦衣卫,也各自换好自己的衣物。

    刘基:……

    见皇帝轻车熟路的模样,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出去了。

    他想起三年前的刺杀案,大概也明白过来。

    在警衣卫的特权之下,皇帝悄悄出了门,杭州知府也摸不清老朱的行踪。

    在皇帝在浙江流浪之时,北境,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朝廷过来押解蓝玉的人,终于来了。

    “舅舅……”

    常茂看着蓝玉被押上囚车,前来的锦衣卫,对蓝玉并没有半分客气。

    “我是功臣,我是……”

    蓝玉状若疯魔的样子,让常茂看着怒火中烧。

    他冲上前去,大声质问:

    “我舅舅乃是太子妻舅。你们胆子肥了?敢动我舅舅……”

    他的话,换来锦衣卫嘲讽的眼神,不过终归是他的身份,让这些人并没有当面反驳常茂。

    可不管他怎么弄,终归也拦不住蓝玉被押送京城。

    蓝玉眼中的绝望与疯狂,常茂深有体会,他忿怒于自己的无能狂怒,也惊恐于皇帝的无情。

    他抬头,却无意中看到远处的高楼上,赫然有一个熟悉的人正看着这一切。

    常茂眼中的疯狂,更多的凝聚起来。

    “蓝玉此去,恐怕危险!”

    周通就陪在张异身边,见到蓝玉被押解上车,他本人也觉得出了一口恶气。

    蓝玉的跋扈,在他领军的时候周通就有耳闻。

    虽然他不在玄武军中,但最初一批的神机营里,有许多牵扯到观音奴一案暂时编入神机营的同僚。

    张异闻言笑道:

    “你懂什么?谁有事蓝玉都不会有事!

    此人乃是太子的妻舅,是天然的太子党羽!

    他只要不是犯下谋逆之类的大罪,皇帝绝对不会杀了他!”

    “那陛下为什么?”

    “一来,蓝玉确实欠教训,所以陛下将他押送到京城,是要好好打压他!

    二来,他再给太子收服蓝玉制造机会,你说如果陛下喊打喊杀,而太子将蓝玉给救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