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 第483章 天子守国门,宣布迁都

底色 字色 字号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第483章 天子守国门,宣布迁都(2/2)


    这混蛋,是当面给自己下面子呢?

    老朱的目光,追随常遇春而去。

    一位身着蒙古服饰的汉子,被押解下来。

    他身边有位女子,长得楚楚动人,正是老朱久不见的观音奴。

    朱元璋的目光,瞬间落在那个汉子身上。

    漠北的阳光,让这位齐王身上,如那些蒙古人一般皮肤黝黑。

    可王保保身上,却没有多少蒙古人独有的气质。

    这大概与他受过汉家的教育有关,让他和漠北那些贵族显得并不一样。

    老朱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此时的心情,他只是走到王保保面前,说了一声:

    “齐王,久仰了!”

    “哼!”

    王保保自不会给朱元璋好脸色,只是冷哼一声道:

    “成王败寇,皇帝陛下好手段,扩廓帖木儿佩服……

    只怪我蠢笨,也小看天下人,才中了你的计谋,

    白白折损了我大元的未来。”

    亲口承认这件事,让人实在难受。

    王保保眼中的绝望之色,又浓郁几分。

    他本应该是中兴大元之人,却亲手断了大元的前程。

    如果说岭北一战只是打断了明军进宫塞北的决心,而北平一战,已经彻底绝了蒙人入主中原的可能。

    以后的大元,只会越来越差,绝没有上升的空间。

    朱元璋闻言温和一笑:

    “也是齐王殿下值得,朕为了拿下你,可是用了不少功夫!

    我大明未来的国都,都舍得拿来钓鱼!

    齐王殿下不该妄自菲薄……”

    大明未来的国都?

    老朱清清淡淡的几句话,在周围人的耳中,却如惊雷一般……

    朱元璋想要迁都,他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的想法。

    可是往哪里迁都?

    什么时候迁都,这些都是相对秘密的事情。

    皇帝这一句,等于公开宣布他即将迁都,而且迁都的方向,是北平府……

    北平府,未来的国都?

    皇帝想要迁都北方?

    朱元璋这次南巡,虽然朱标,中书省的一些大员没有跟着下来。

    可是还有不少高级官员,跟在身边。

    许多人瞪大眼睛,不敢置信。

    很快的,他们低头议论起来。

    “迁都,北平府……

    这是天子守国门了,陛下好手段!”

    北平是前朝首都,这个地方作为国都本身并不差。

    但蒙古人能选择的国都,并不代表大明能选。

    北平府距离边境太近太近了,只要有一个不好,就是北方的异族兵临城下的局面。

    作为一个皇帝,一个皇朝。

    将国都迁徙到此处,在王保保看来,绝不是明智之举。

    “天子守国门,这句话朕喜欢!”

    老朱闻言哈哈大笑,他第一次听说这句话,是从张异口中。

    如今王保保也说起来,朱元璋更是喜欢。

    “我大明的皇帝,就当以天子自身,镇守国门!”

    老朱这句话,算是亲口承认了,他要迁都北平的事,百官闻言色变,但皇帝话都说出去了,他们如何敢当面反驳?

    王保保怔怔地看着朱元璋,这朱家皇帝他也是第一次见面。

    他对此人,有自己的评价。

    可不管是好的,是坏的。

    朱元璋给他的第一印象,都比他想象中更要来的震撼。

    一句天子守国门,自古有多少君王敢如此?

    就这气魄,说是明主,绝不为过。

    “齐王累了,先去休息吧!回头朕再去找你……”

    朱元璋就如朋友一般,对王保保礼遇有加。

    王保保本想见面,就痛斥朱元璋,求个痛快。

    但老朱这一番动作下来,他本人也被带了节奏。

    等锦衣卫将他押下去,王保保才意识到,他跟朱元璋的第一次见面,完全被人牵着鼻子走。

    他回头,看着逐渐走向高处,安抚人心的皇帝。

    慈溪的码头,玄武军和浙江百姓欢欣鼓舞的场面,让王保保久久不能平静。

    盛世,应该是如此吧?

    无论做什么,都势如破竹。

    王保保无可奈何,被锦衣卫押送走。

    ……

    “那小子在做什么?”

    夜!

    军中的庆祝还没结束,只是大明权力中枢的几个人,已经俩到安静的地方喝酒。

    常遇春,沐英……

    还有一直跟在皇帝身边的朱樉。

    老朱听常遇春聊着前线的事,还有关于战场上的细节,他虽然不曾到战场,但却也听得热血沸腾。

    不过关于战后的事,常遇春提起张异。

    “他再给徐达做一个立体地图……”

    常遇春带着羡慕的神色,给皇帝报告这些事。

    其实锦衣卫早就报告过,可从常遇春口中听说,老朱依然听得津津有味。

    “回头,朕也让他给朕做一个……”

    朱元璋闻言,轻声附和。

    他有一张世界地图,但那是平面的。

    立体的山河图,他老朱也没享受过。

    “陛下决定与他相认了?”

    “嗯!”

    朱元璋轻轻点头:

    “也有六年多了,本应该三年前与他相认,但张正常的反应,让朕又犹豫了一下!

    张异的功劳,不下于尔等!

    朕总不能视而不见……”

    常遇春闻言,由衷替张异高兴。

    “那陛下可准备将天师位赐给龙虎山?”

    常遇春多次和张异交流,自然知道这段公案。

    张异和朱元璋的缘分,就起于皇帝剥夺张正常的天师位。

    按照他的想法,既然相认了,就张异这么些年的功劳,怎么也值得一个天师位。

    “那小子说天师既是国师,朕等着看他,怎么当上我大明的国师……”

    老朱这一番话,说的常遇春和直翻白眼。

    老朱会给一个人封国师?

    这件事想都不要想,他身为老朱的心腹,自然明白皇帝对这种名分莫名其妙的重视。

    可能在别的皇帝眼中,一个虚名给了就给了。

    可朱元璋不一样,就说他将外姓功臣封王的路子堵死这件事,就可以知道皇帝对于“名分”的看重。

    张异要立下什么泼天功劳,才能获得一个国师之号?

    “陛下您就直说他没希望得了……”

    常遇春心直口快,老朱对他的话语也不生气。

    只是他并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缠,却是淡淡一笑:

    “先不说他,说说你家的事……

    常遇春……”

    朱元璋的声音看不出喜怒,但常遇春瞬间汗毛倒竖。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