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五百一十九章 满城素槁!万国默哀!经济之都和政治之都!

底色 字色 字号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第五百一十九章 满城素槁!万国默哀!经济之都和政治之都!(2/2)

    而迁都乃是老朱生前的愿望。

    现在朱允熞决定迁都,显然和老朱的愿望脱不了关系,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只怕是要把朱允熞往死里得罪!

    而朱允熞,可是大明至高无上的皇帝!

    一言九鼎!

    无上至尊!

    朱允熞一气之下,说不定连脑袋都给你砍了!

    所以在场的群臣百官也就只能沉默。

    一时间,奉天殿内,鸦雀无声。

    而朱允熞自然也知道在场所有文武百官的想法,说道:“朕知道你们的想法。”

    “迁都,的确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会影响到所有人的利益!伱们的利益也会受到影响!”

    “若迁都一事,当真只是皇爷爷一个人的愿望,朕也不会强行迁都。”

    “但迁都北平实乃是为了大明的千秋大业!”

    朱允熞当然不傻。

    不会因为一个老朱曾经的愿望而决定迁都,毕竟现在的金陵城,可不是以前的金陵城了。

    繁华无比。

    已经成了大明境内最大的经济中心。

    但一旦迁都的消息传出去。

    整个金陵城的地位,将会一落千丈!

    会破坏掉很多的人饭碗!

    可越是如此,朱允熞就越是要迁都到北平,因为平衡大明南北。

    南方富裕,在朝堂上的势力也极大。

    而北方,虽然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发达得多,富裕得多。

    但相对南方,仍然要落后不少。

    南方不仅有松江府的魔都,更还有大明的京师金陵。

    对于整个大明来说,未免显得头重脚轻。

    至于朱允熞打算迁都到北平,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他希望将行政首都和经济上的首都分离开来。

    金陵,作为龙兴之地。

    大明最早工业化的地区,将是永远的经济首都。

    相比之下,魔都则是整个世界的金融中心和大明对外交流的窗口。

    但南边呢?

    南边富庶,却没有多少工业资源,就算京师离得稍微远一些,也根本不用担心无法控制!

    至于再往西的内陆,则根本不在朱允熞的考虑范围之内。

    将京师设定在大明内陆,这几乎就等同于是自绝于世界!

    必须要在靠近出海口的地方!

    所以综合考量之后,朱允熞还是选择了北平,既遵从了老朱生前的愿望,也同时满足了大明的需要。

    可这些话,朱允熞却不好同在场的文武百官说。

    毕竟,现在东北三省都还没有开发,朱允熞又是从哪儿知道这里的工业资源非常丰富的?

    “陛下……”

    最后,还是杨士奇顶着巨大的压力。

    站出来说道:“臣以为,此事应当缓缓而行。”

    “先于北平修建皇宫。”

    “扩大城建。”

    “再慢慢传出风声,一点一点让京师的百姓接受可能要迁都的事实。”

    “而当北平这座都城建设完毕之后。”

    “再进行迁都,京师的百姓也更加能够接受一些!”

    朱允熞点了点头。

    杨士奇的话的确有道理,迁都一事,兹事体大,不能急于一时。

    现在就直接迁都过去。

    只怕金陵城的百姓当真接受不了!

    但如果朱允熞一边修建北平城,还时不时的往北边去住上一段时间。

    在北边处理朝政。

    那么金陵的百姓自然也就知道朱允熞想要迁都的想法!

    给了他们充足的时间去适应和改变!

    如此一来,应当能将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事实上,在朱允熞的规划,迁都本身对金陵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因为北平与后世的北平,会有极大的不同。

    事实上,后世的北平,花了很大的力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将原来的企业迁出首都。

    现在大明不可能再走那样的弯路。

    北平作为行政首都,集中于行政,也仅仅只限于行政。

    而不是将其作为工业中心。

    当然,因为北平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上连东北,下连广大中原地区,西方靠山,南方距海亦不远。

    处于交通枢纽线上,所以,北平的经济是一定会发展起来的。

    但工业企业之类的,从一开始,就可以让其远离北平。

    而不是等北平经济发展起来了,再费心费力的重新迁移。

    北平本身的经济中心,和皇宫乃至朝廷各部门的办公地点,同样需要分开。

    免得行政办公影响到经济中心的运作。

    后世也发现了这一点,对两者进行分离。

    但那时候,已经很难彻底分开了。

    现在做早期规划,则完全可以避开。

    而金陵,失去了行政首都的功能之后,也可以解开套在身上的枷锁。

    此前金陵不少项目开发,因为要考虑皇宫和各部衙门,都不能进行下去。

    类似的还有各部堂官的出行,上至王公勋贵,下至三四品的官员,因为他们出行,要进行护卫,会阻塞交通。

    这在之前的封建都城,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金陵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但又不得不保障,毕业朝廷重要的文书传递,重要官员出行处理政务,也是不能被耽搁的。

    事实上,就算不迁都北平,皇宫和六部,京师各个衙门,也必须要迁出城市中心区。

    这才能不阻碍城市的发展。

    迁到北京,可以完全重新规划,从一开始,就避免这些问题,自然更好。

    而金陵,没有这种阻碍,经济上彻底自由,也会赢来更大的发展。

    双赢!

    但是,百姓不一定会了解。

    官员们更是本能抵触迁移到异地。

    只是,朱允熞一旦决定,就没有有人能阻拦。

    “着工部,立即着手修建北平皇城!”

    “务必在两年内完工!”

    工部的人自然立刻应了下来,以大明现在的实力,别说修建区区一座皇宫。

    就算是修建十座,那也是轻轻松松!

    而在朝会后。

    一则小道消息不胫而走,流传在京师的坊间。

    京师的百姓纷纷知道,朝廷可能要迁都的事情!

    一时间,人心惶惶!

    很快,《百姓日报》开始发表文章,稳定人心。

    说明其中的重重好处。

    慢慢地,百姓们也开始接受。

    至少一条,金陵为了保障朝廷各门衙门办公,使得交通经常性阻塞,这是金陵每一个百姓都看在眼里。

    而且,按《百姓日报》上的宣传,朝廷已经做好全面的规划。

    迁走之后,金陵将作为经济之都,走上新的发展路线。

    魔都经济已然起飞,发展势头较金陵还要快得多。

    成为和魔都一样的经济中心,对金陵来说,未必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终于。

    几年后,北平新都建成。

    天时地利人和皆备。

    朱允熞正式下令迁都。

    (本章完)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