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1627:第四十二章 且瞒不过,何必隐瞒(2/2)
朱由检此时缓缓转过身,双眸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一瞬不瞬的盯着眼前这个可以影响大明朝未来的将军。
片刻,他轻轻弯腰扶起吴三桂,语重心长的说道:“你是个直爽之人,那天你也并不知晓朕的身份,朕何来怪罪之有?”
"多谢陛下宽容。"
吴三桂拱手感激道。
朱由检目光变得深邃,幽幽说道,“你在陕西助袁崇焕收复洛川,有功啊。朕亦听闻你之勇勐,十招之内斩杀洛川王虎,当赏啊。”
吴三桂闻言面色徒然一变。
皇上的意思那是夸奖自己有功么!?
那是责问自己离开辽东后为何不直接来京觐见,而是绕远去了陕西见了袁崇焕。
要知道,地方武将无朝廷调令或紧急军情,不得离开驻地!
自己此举自以为隐蔽,却未曾想这天下的一举一动皆掌握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
“陛下,袁崇焕曾是辽东巡抚,对辽东战事颇有见解,奈何袁崇焕与阉......与忠贤王有些许矛盾.......得知袁崇焕大人复出,臣故而前往陕西请教辽东战局之应对之策。”
"是吗?"
朱由检嘴唇轻抿,语气澹漠,“那袁崇焕可指点了你什么破局之策?“
“袁大人说如今金军大军压境,辽东的败坏,虽然是人心不稳固,也因为失去了有形的险要,没有东西可用来坚固人心。我军不利于野战,只有依凭坚固的城墙和使用大炮一种方法。要我告诉我父,坚持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防守是正规的策略,攻战是变通的策略。”
吴三桂将袁崇焕的话如数讲出,神色肃穆认真,没有丝毫撒谎的迹象。
朱由检眉梢一挑,似笑非笑的望着吴三桂,"袁崇焕还说,和议乃是上策,但和议之事,乃是陛下决断,非我等能说。对么?"
吴三桂心头一颤,心跳加快,额头冷汗涔涔。
但他强忍着惶恐不安,硬着头皮说道:“回陛下,确是如此,天下之事,皆瞒不过陛下。”
"既然瞒不过,你又何必隐瞒呢?"
朱由检目光灼灼,彷佛可洞穿吴三桂灵魂,看透他所有的想法一般,"你是不是认为朕对你很不信任?"
"臣......臣......"
吴三桂张了张嘴,欲辩驳,然而却不敢开口。
他知道,自己在皇上的面前无论如何辩解都是无济于事,反而会惹来皇上的猜忌。
果不其然。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朱由检目光一冷,声音冰寒刺骨,"朕若无容人之量,何德何能配坐在这皇位之上!你吴三桂连跟朕拜把子都做得出来,还怕什么不坦诚?"
"微臣.....微臣不敢欺瞒陛下。"
吴三桂心脏狂跳,额头汗如雨下,"微臣只是不想因为这话,影响了陛下的圣断。"
朱由检目光森冷的注视着吴三桂良久,最终缓缓吐出两个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