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伏击
“遵命!”众人抱拳行礼道。
这一场出兵行动很快被敲定了下来,吕宋国的军队,除了驻扎在王都防止意外的禁卫部队,共集结了五余万人,分别从不同的领地出发,其目标均是明军所在的马尼拉。
所谓“分进合击”云云,倒也不是完全在立fg,而是确实有实际情况的考虑在里面,其一是马尼拉是港口城市,这就意味着条条大路最后都得绕到海边去;其二是这个时代吕宋国的道路交通情况实在是成问题,基本都是土路,而且中间还要经过山区,实在是没那么平坦开阔,这也就意味着每条路没法维持太大的行军规模,否则会极大地延误战机。
至于四个王子分别领兵,反倒是某种意义上的考核和无奈之举了,实际情况就在这里摆着,不把他们分开,指不定路上就要开始“兄友弟恭”了。
而且按照吕宋国的军制,各大部族都是有很大自主性的,最终能集结多少军队组成联军,谁也说不准,这里面还会牵涉到各自支持的王子,以及姻亲等等因素。
所以信使往来传递消息不停,马尼拉附近方圆几百里内还有不少部族,也跟着蠢蠢欲动,他们虽然无法单独对抗大明军队,但是因为战乱频率不高,且此地水文气候颇有些得天独厚的意思,各部族不需要太过努力就也能拥有相对丰厚的家底,这样一来,自掏腰包出兵搏一搏战利品,倒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
而联军的统帅,则被吕宋国王任命了国相担任,事实上,虽然吕宋国王也觉得这一仗不是那么好打的,并没有那么乐观,但也没办法,现在由于明军突然插了一脚,吕宋国内的形势已经严峻到了极点,再加上各方面也都在趁机搞风搞雨,他必须拿出果断的作战勇气。
——————
而在明军的运输舰上,明军的士兵也是忙碌异常,这艘船就像是一个庞然大物般停靠在海面上,不断地运输着各类的补给,实际情况就是,吕宋国决定出兵的同时,明军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出兵。
这倒不是什么百年修得神同步,而是马尼拉汉人商会的情报网起作用了。
见郑和始终没说话,王景弘这时想了想后说道:“汝南郡王的计划倒也不错,敌人的目标肯定是马尼拉,那么我们就偏偏把主力移开这里,只留一部分兵力和当地汉人商会的士兵,协助舰队一起防守即可,毕竟我们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在这里,所以这一仗要赢得痛快,不仅是为了杀鸡儆猴,更是要逼迫吕宋国屈服.他们应该也知道,这个头不能开,一旦失败,那反叛的浪潮恐怕就要掀起,他们的国内也就彻底崩溃了,到时候他们的国王恐怕就更不敢得罪大明了,而是转头专心维护内部的稳定。”
“杀啊!”
“我明白了,请三宝太监放心!”
四王子见众人呆若木鸡,不知所措的模样,忍不住怒骂道:“都还楞着干嘛,快点反击啊!让前后的部队支援过来!”
事实上,吕宋国的士兵们都慌了,严重缺乏大规模作战经验的他们,此时根本不知道哪个是敌人的重点进攻方向,又是谁躲在哪里暗中偷袭,他们只能盲目的向四面八方还击,但是,这样又有什么准头可言呢?
“开炮!开炮!”
“走,继续前进。”
而这五万军队,也是吕宋国王室的家底子了,是他们震慑不臣的根本所在,分别由几位王子统领着。
郑和沉吟片刻才道:“兵力分配方面,那就派出四千精锐前去各个击破,而剩下的几百登陆士兵,再加上一些武装起来的水手,则是留守马尼拉城,看住当地的汉人商会士兵,防止他们反水。”
在知悉了敌军会兵分四路,分进合击的前提下,其实敌军的行军路线,就已经基本公开透明了。
虽然随着战争的来临,这种信息网络正在逐渐缩小变弱,但依旧起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说出来可能有些难以置信,但实际情况就是,吕宋国以一国的体量,情报网甚至还不如移民来的汉人搞得好。
郑和的表情凝重了一些,道:“这次出征,伱务必要谨慎,尤其是在没有摸清楚敌军虚实之前,切莫鲁莽行事!”
见状,平素以杀戮和打猎为乐的四王子的脸色变得苍白起来。
“嗯,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可以主动出击,但情报一定要确定好,这样吧,先多派一些斥候进行侦查,看看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然后做好战役规划,再行出击。”
不过人还是有脑子活的,在发现不妙之后干脆扔了武器,立即撒腿开溜,这时候人数劣势的明军倒也顾及不了这些开小差的吕宋国土著。
“说说你的打算。”
可副将说的也有道理,他想了想,热血逐渐从头颅中冷却下来,自己行军太快,如果明军没有选择固守,确实有被枪打出头鸟的风险,而这一万多士兵的部队,就是自己的命根子,还是要小心一些比较好。
一颗弹丸贯穿了一名敌军的咽喉,鲜血喷涌,这名敌军倒地不起,临死前的瞳孔睁得老大,似乎在说“怎么会这样?”
当然了,这些都跟修建防御工事一样,做的都是最坏的打算。
侍从前去确认,半晌后回来道:“暂时还没有。”
“呜呜呜~~”
天亮后的山间狭路,此时已经被浓重的雾气笼罩着,空气中弥漫着湿冷的感觉,让整座山脉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迷阵。
“好。”
在海上,明军舰队虽然也不惧任何敌人,但是也没办法长期占领一座孤悬海外、与大明隔绝的大岛,所以在无法全力以赴的情况下,打疼、打怕对方,随后慢慢蚕食,才是获胜之道。
“有可能是明军留下的痕迹。”
而与此同时,在丘陵两侧,巨大的石头开始都被推了下来,顺着山体咕噜噜地滚落,带着大量的树木和泥土,越滚越快,暂时起到了堵塞吕宋国军队前后联系的作用。
不管是谁,他们都只是些平凡的老百姓罢了,甚至其中大部分人,连基本的人身自由都没有,还是属于王子和下面各级领主的奴隶,平日里,对于奴隶主或者说封建主来说,他们的生命并没有那么珍贵,但这不意味,他们不害怕死亡。
其余的弓弩手亦是开始射杀敌人。
朱有爋听明白了郑和的意思,郑和其实想问的是,有把握能吃掉他们吗?
郑和听罢却道:“可我们只有四千余名士兵,对方加起来怕是足足六万甚至七万大军,人数十余倍于我军,你确定要弃坚垒而决战于野外吗?”
“末将遵令!”
他们在马尼拉建造的营寨和据点都修筑在离浅滩不远处,这是因为对马尼拉港的重视,这个港湾的一部分被划归了明军的军事禁区,属于单独的军港区,另一方面,港口里停泊的军舰,炮火也能够掩护岸上驻扎的明军,一旦有什么事情,相当于多了很多半固定的炮台。
而郑和也很清楚,如今手下的这些带出来的登陆部队,可都是精锐之师,不论是装备、配合、战术、还是纪律,都是绝佳的。
而这几条路上的具体情况,由于商人常年武装跑商,早就烂熟于心,哪里适合设伏,哪里有什么障碍。
在东北角的山谷中,一处被树木遮蔽住了视线的空地上,在这块区域的四周,则是围拢着密密麻麻的明军战士,他们半宿未睡,如今全副武装在这里列阵,只等待一声哨响,便将如猛虎下山般扑向敌方!
于是,四王子派了一些善于攀爬的土人,前往前方的峡谷探路,看看是否有明军设伏。
但全国所有势力的兵力加起来,肯定是最多十多万人,这倒是没什么争议,十农养一兵嘛。
一枚又一枚炮弹落入人群之中,一名又一名的敌军被砸死砸伤,惨嚎不断。
“郡王,敌军的前锋已经经过了峡谷,来到了我军前方的丘陵地带。”
吕宋国的四王子一想到他曾到过一次的,那繁华的马尼拉港,就深切地体会到了“垂涎欲滴”是什么意思。
听到副将的确认,四王子的脸色渐渐兴奋起来:“如果能顺利拿下此处,以后的军资,怕是不会再缺乏了,听说大明的锻造技术也很不错,缴获的装备武装起来,我的力量将成为最强大的一方。”
一阵震耳欲聋的战鼓声骤然响起,惊醒了还不知所措的吕宋国土著们。
朱有爋跟朱高煦厮混的近,打仗可以说是莽中带稳,此时连连颔首道。
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远洋舰队的官兵来说,其实跟马尼拉当地的汉人,还是还亲近的,因为这里面有很多福建人和广东人,毕竟如今去国万里,而大伙儿都是汉人嘛,在这个乱世里,明军也是希望自己身边有同族而非异族的存在多一些。
朱有爋挥了挥手:“沉住气,让兄弟们再等等,掐头去尾打中间。”
一些人听了之后顿时哑然失语,因为刚才他们只想着赶紧攻下马尼拉城,抢夺马尼拉城里面的金银珠宝,根本没有考虑过,明军是否有着在前面设伏的可能,甚至连明军有多少人都不晓得。
“停下来。”
四王子喊了一声后,便是跳下了马,然后用鼻子闻了闻周围的空气,紧皱眉头道:“这味道有古怪啊。”
“哈哈哈,看来这一趟出击,我的收获不会少了。”
朱有爋笑道,这个主动出击的计策其实也是大明在吕宋岛上取得胜利的一个关键点,毕竟明军在陆上的野战能力强大,只要情报和机动都跟得上,那以快打慢其实很简单,而这一招便是在靖难之役的胜利中总结出来的。
等四王子恢复神志后,才发现自己浑身上下尽是鲜血,不过疼痛感不强,多半是别人的,而自己的亲卫更是折损过半,就连副将都差点丢掉了性命,幸好关键时刻被人救了下来。
惨叫声不断响起,这些敌军的射术相比于明军来说简直弱爆了,一轮对射下来,竟然有三百余人丧命。
而这一仗,不管输赢,都是一次考验大明威信的大事,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以后海外战略的激进程度。
不仅仅是四王子,很多人都是愣在原地,看着四周不断倒下的尸体,他们的脑袋有点蒙圈了,明军的火器,威力居然如此惊人!
武器都已经出现代差了,打出什么样的令敌人震撼的表现,其实都不意外,而吕宋国军队随军的骡马牲畜,更是被吓得到处乱蹿,进一步加剧了阵型的混乱。
一颗颗的流星划破天幕,朝着吕宋国的军队落下。
在一声声沉闷的巨响中,一颗颗铅弹撕碎了土兵的身体,鲜血飞溅。
郑和继续说道:“若是不幸落入敌军陷阱或是在僵持中被反包围,那就必须突围退到马尼拉附近,依托这里坚固的防御工事与敌军僵持,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时间和机会恢复力量,靠着港口和舰队,我们永远都不会输。”
“汝南郡王,有一条底线,你得牢牢记住。”
“噗哧、噗哧——”
只是明军火铳手、弓箭手的反应也是不慢,立即展开还击,双方你来我往的厮杀起来。
又过了片刻,这些边缘宗室和勋贵阶层的青年将领们,终于忍耐不住了。
回首漫长的行军队列,四王子不断地眺望着,颇有一种豪迈之感,毕竟这里的军队,可是足足达到了上万人的规模,这对于总人口只有一百多万人的吕宋国来说,已经是罕见的出征规模了。
“那我便无后顾之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