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志源轻轻拉起老人的手,“老大哥,你这一筐番薯,我全按市价买了。这钱你赶紧拿起寄侨批吧。”
老人大感意外,也大为感动。“小兄弟,谢谢你!你是?”
“我是这天源批局的经理林某。”
“林老板,太感激你了。你真是活菩萨啊!”
“老大哥,你太客气了。为广大侨胞服务,本来就是林某和侨批局分内之事。我们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足或者不对,还请大伙多多帮忙提意见。”
老人兴高采烈地寄批去了。此事却在志源的心头打下深深地烙印。连续几个晚上,他都辗转难眠,在思考今天发生的这几件事,寻求应对的办法。
三天后,志源召集天源批局所有工作人员,私下口头宣布了应对殖民地当局侨批外汇监管的几个新办法:
一、凡是无寄批证的华工,寄侨批时允许他们“以物抵钱”,如侨批上写“外付番薯五十斤”,以规避监管。汕头信局收到批信后,可支付实物,也可按市价折算成现金支付。
二、每封侨批限寄英镑不超过十元,超出部分批局收取现金后,折算成作物,一并标注在封面上,形成“暗批”。如“外付英镑十元,番薯五十斤”,以规避外汇统制官审查。汕头信局收到批信后,同样可支付实物,也可按市价折算成现金支付。
三、侨批局收取的实物,以贸易的形式运往潮汕销售。既解决了两地的买卖困境,也增加了侨批局的收入。
这三项措施的施行,粉碎了殖民者企图掠夺侨胞财富,扼杀侨汇与侨批局的企图,极大地方便了侨胞侨眷,海内外广大乡亲私下纷纷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