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如果将寇德封为豫章郡的郡守,那寇家的声势就太大了。
刘表回信拒绝了寇封的要求,但是同时也不忘好言安抚寇封,毕竟以如今寇封的战力,是个诸侯都会十分重视他。
至于豫章郡郡守的位置,刘表仔细一想便决定将长沙郡的某一位官吏直接调送过去。
长沙郡郡守韩玄在近段时间给下属的官吏考核之时,给刘表送上来的考核结果之中对潘家的潘畅赞不绝口。
潘畅背后的潘家同样是荆州的名族,而且潘畅的父亲,同样是潘家的族长和刘表也是故交。
刘表心思一动,想到寇封原本就是长沙郡的出身,靠着荆南四郡对其的大力支持便将庐陵郡发展得如此红火,如今将潘畅这名在长沙郡有着更深基础的人派过去豫章郡当郡守恐怕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想到此,刘表便传令派长沙郡的潘畅前去豫章郡任为郡守,而他也不忘赏赐此次的有功之臣,将寇德封为长沙郡的郡丞,将其从寇封的身边调离。
像这种当权者最喜欢平衡之术。如今寇封势大,刘表便要尽早对其图谋。而且之前寇封举族将寇家人带去庐陵郡,以至于在荆州连一点族人都没有留下。如果真要发生什么事情,刘表便不方便威胁寇封。
如今刘表明面上是将寇德升官升为长沙郡的二把手,但是实际上他也是在分化寇封的势力。
寇封又不是蠢人,并且他手底下有着陈公、士武这两位智者,一下子便看穿了刘表的安排。
“主公,素闻刘荆州善猜忌,并且其猜忌之心随着年岁渐长而逐渐加重,如今一看果不其然。”士武说道。
他作为交州南海郡的郡守,交州实际控制人士家四兄弟之一,自然是对旁边州的州牧有着比较深的了解。收到刘表对此次有功之臣的安排之后,他一眼便看出了刘表拙劣的计策。
“主公当言辞严厉地拒绝此事,最好无意之间让麾下的将士得知,刘荆州的声名必损之。以州内上下军士之愤怒威胁,如此方能让其收回成命,豫章郡必须掌握在主公手里。”陈公献策道。
经过这几个月的磨炼,陈公明显成长了许多,如今更能为寇封分忧了。
寇封看了眼豫章郡的郡守之后笑着说道:“不必如此。刘景升虽然已经对我有了猜忌之心,但是他定然料不到豫章郡必定会是我的囊中之物。”
西边的长沙郡郡守韩玄跟寇封可有着密切的联系,南边的庐陵郡郡守便是寇封。刚刚攻下来的豫章郡周边的邻居除了敌人便是寇封的人,更不用说寇封现在掌控着豫章郡,完全可以趁着新的郡守前来就任之时将上下全部更换一变,将自己的人安插进去。
等到豫章郡新任郡守前来履任之时,便只能做一名光棍司令。
寇封还想着如果豫章郡郡守不是寇德,到时候该如何逼新的郡守乖乖就范,见到刘表安排的新郡守是潘畅之后他不由心中暗笑了起来。
这个潘畅不是别人,正是原先在长沙郡之时便已经效忠于寇封的潘家公子。
寇封在长沙郡声名鹊起之后便开始大力招揽人才,并且使用了系统物品‘招贤纳士符’。
这位潘畅便是潘家的继承人,见识到寇封的本领之后便被折服。而寇封对他的安排便是让其在长沙郡的郡府内做事,辅佐韩玄管理着郡内大大小小事情的同时帮助寇封控制着整个长沙郡。
潘畅在治理长沙郡这一方面表现出了出色的一面,并且又因为其有着优越的家世,韩玄自然是大力地提拔他,以至于进入到了刘表的视野里。
寇封所在的寇家虽然追溯到之前是中兴功臣与驸马之后,但是如今毕竟败落了下来,以他这个背景做一个郡守已经是极限。如果不是寇封在庐陵郡立下了前所未有的功绩,并且刘表希望寇封舍生忘死地为其效力,他也不会这么轻易地在十来岁便登上了庐陵郡郡守的位置。
而潘畅便大不相同,他背后的潘家是荆州名族,并且他又是潘家指定的继承人、未来的潘家家主。凭着他的家世自然是更容易平步青云,没有取得什么卓越的成绩,但是就是可以轻松地成为一郡之郡守。
同潘畅的交往之中寇封知道其是一名识时务之人,如今这个情况由不得潘畅有别的想法。况且潘畅原本便与寇封有着良好的私交,更是有着主臣之名。如今刘表将潘畅送过来,实际上对寇封还十分有利。
“潘畅此人我知道,是一名识时务之人。”寇封缓缓地说道,“而且,他是我们的人。”此言一出,两位谋士便露出惊喜的表情,困扰他们的事情迎刃而解了。
“而且将我的兄长寇德调去长沙郡任郡丞也正和我意。接下来我等便要谋划荆南,如今最重要的便是确保长沙没有意外,兄长前去长沙反而是一件好事。”
“之前长沙郡郡守韩玄便有意同我结亲,奈何寇某早已有婚约。如今我兄长寇德过去,正好同韩家结成姻亲,确保长沙无失。”寇封越说越满意,刘表这一安排实际上比他预想得还要周到的多。
陈公听完之后也没有发对的意见,他出声道:“虽如此,主公最好还是书信一封向州牧抱怨一番,否则刘荆州见主人对其的安排并无反对,可能会察觉出异样。”
寇封点了点头,这才是老成之言,他满意地说道:“便依卿所言。”
刘表正在案牍上回刘备的书信,先前蔡瑁设宴欲杀害刘备事情让他暴跳如雷,狠狠地训斥了蔡夫人以及蔡瑁一番。
但是毕竟没有造成刘备的伤亡,并且蔡家在荆州的势力十分之大,刘表要处罚蔡瑁的时候也要考虑轻重。
而对于刘备,刘表只能好言以安抚之。只不过无论如何终究是让刘备受到了委屈。
刘备马跃檀溪逃脱了蔡瑁的追杀之后,顺着檀溪回到新野县的路上结实了一名高人隐士,人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
刘备夜宿司马徽的庄园之时与这位隐士进行交谈,司马徽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和庞统,并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并且说出了那句经典的话语:“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司马徽向刘备介绍了诸葛亮和庞统两人的能力有多强,刘备听了之后十分向往,恨不得第二天便将诸葛亮和庞统请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