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南陈衰亡录 >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箭双雕

底色 字色 字号

南陈衰亡录: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箭双雕(2/2)

    为了报答隋主的隆恩,长孙晟随即上书隋主,起上书之意略为:“臣闻丧乱之极,必致升平,是故上天放其机,今我内部虽然较为安定,但北方蛮夷尚未臣服,对我时时构成威胁,但我们如果出兵讨伐,微臣以为时机并未成熟,且没有必胜的把握,如若置之不理,他们又会不停侵扰,所以对突厥必须由周密的计划和安排,根据微臣再突厥这一年来的观察和分析,玷厥与摄图的关系不是很好,尽管玷厥被封为汗,但两人之间一直有嫌隙,如果从中挑拨,必定能使两人反目成仇。处罗侯是摄图的弟弟,此人满心奸诈,处心积虑讨别人欢心,笼络人心,网络势力,虽然很多人被他甜言蜜语和表面现象迷惑,但摄图却对他颇为猜忌,一举一动虽然两人和气一团,但却各有打算,而大逻便势力单弱,像老鼠一样夹在两大势力之间,十分畏惧两人,他并没有坚定的立场,而是哪方强势就依附哪方,以求苟安,鉴于突厥这种状况,如果我们出兵攻打,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必定暂时放弃彼此之间的嫌隙,合力对付我们,因此微臣认为应该远交近攻,使强者分裂,自相残杀,所以,对于这次突厥的威胁,如果我们派人暗中前去结交玷厥,说服其与我们合作,摄图必然担心,只好撤兵戒备玷厥,我们再结交处罗侯,并联合周边部落,摄图必定又会分兵守卫东面疆土,如此一来,他们互相防范,嫌隙会越来越大,然后我们再寻找机会,方可一举荡平。”

    杨坚看完长孙晟的奏折,非常高兴,于是单独召见了长孙晟谈话,长孙晟口述形势,手画山河,令杨坚大为称赏,对他的建议全部采纳,立即派出元晖为使者,暗中前往突厥境内,去见玷厥,并赏赐他头狼大旗。

    玷厥大喜,随即派使者入隋,时摄图的使节亦在,杨坚故意让玷厥使节坐在摄图使节的上位,名为优礼相待,实则另怀企图,玷厥使节反一位隋主对他们礼遇有加,因而满心高兴而回。

    杨坚随即提拔长孙晟为车骑将军,携带大量金银珠宝,分赐给契丹等部落,并以他们为向导,暗中前往处罗侯的蓬帐,两人于是重申旧约,而处罗侯更表示归附。

    沙钵略可汗,并不知道大隋的计划,乃号召五处部众,约莫四十万人众,突入长城,进行劫掠,突厥人自兰州而入,当时,大隋行军总管长儒,部下只有两千人马,与突厥大军相遇。

    沙钵略自率十万大军,出阵挑战,长儒明知不敌,但又不能后退,自己区区两千人,一旦退缩,还不成了突厥人任意宰杀的羔羊。

    所以,长儒告诫每一个士兵,值此生死关头,进退都是死,不能有任何畏惧,说不定还能生还,士兵们爷深知主帅之意,长儒故作镇定之状,士兵们也面不改色,让人看起来就像一只疑兵,他们身后似有千军万马。正磨刀霍霍等着突厥人。

    长儒且战且退,其间虽然被突厥兵多次冲散,但大家又很快聚集在一起,屡散屡聚,如此颤抖,长达三昼夜之久,双方短兵相接共交战达十余次之多,长儒之兵,有许多连刀都砍缺了,甚至有人手中仅握着半把断刀。

    即便如此,士兵没有任何一人畏惧死亡,刀没了,他们就和突厥人徒手相搏,许多人身被的刀伤,连骨头都能清晰地看得见。

    突厥兵虽然人多势众,但见隋军人人不惧生死,舍命相战,唯恐是诱敌之计,担心陷入重围,所以才停止了追击。长儒也因而得以生还,但已是身中无处刀伤,只是捡回了一条命,后隋主因其战功,特加封他为上柱国。

    沙钵略并没有一次退兵,而是屯兵边境,对边境周围地区进行劫掠,并准备随时深入大隋腹地,可是,偏偏玷厥并不赞同他的主张,自顾领自家部众扬长而去,长孙晟之计谋,已经初见成效。

    长孙晟抓着这个机会,派人四处散布流言,称“铁勒已经与大隋结成盟友,准备率兵袭击沙钵略牙帐。”

    沙钵略听闻后,难辨真假,想要相持下去,又唯恐后方不保,失去了根据地,于是只好收兵。

    这一次侵扰,就这样因为长孙晟之计,让突厥内部互相猜忌,掣肘,从而使得沙钵略最终也只是在边境上小打小闹一番,虽然几十万大军出击,但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给大隋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大隋更赢得了准备战争的时间,同时也让突厥内部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