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机缘十五年 > 第六十三章 食中乾坤

底色 字色 字号

机缘十五年:第六十三章 食中乾坤(2/2)


    但余秋雨《文化苦旅》大获全胜后,他收缰不住了,继之又打着文化的旗号,煽情出《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寻觅中华》……

    用同一个模式重复自己的写作,这是严谨的作家之大忌,海明威为什么自杀?因为他不想重复自己。

    冯若雪一边翻着书一边产生一个个想法,她想等出发后再和卢飞交流。

    厨房里“哒哒”的手擀面的声音把冯若雪吸下了床。她从没吃过手擀的面条,跑过去看个究竟。

    杨倩裹个围裙正在一个大大的圆形砧板上用一个擀面杖碾着面团。

    “没见过吧?”杨倩说,“你看着,一会儿就成了。”

    杨倩不停的旋着面团,调整用力角度,以保证成形后的面皮是个圆形,同时施以擀面杖一**地碾轧。

    当面团碾成汤盆大小时,杨倩用擀面杖从面团的一个边卷起,直至把面团一圈圈紧紧地缠裹起来,然后用力往前,迂回,再往前,几个来回一碾,铺开面团,它已变成了长条形。

    洒上一层面粉,防止面团粘住擀面杖,换个角度同样操作,上一次的宽度变成长度。

    如此十几次的大变换大轮回,一张圆圆的薄面皮摊在了砧板上。

    用擀面杖紧密地裹起,抽离擀面杖,操刀,左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并拢,指甲紧抵刀锋,右手持刀,刀锋顺着指甲刷刷刷亦切亦趋,左手手指紧帖着刀锋亦趋亦退,手指和刀锋像一对痴缠的恋人你追我赶,形影不离。

    一尺多长的多层面皮终于在刀锋与指甲的“虐恋”下脱胎换骨。

    杨倩收好刀,双手十指相对,搓起切成形的面条,抬高双臂,双臂快频率地抖动,面条从高处落下,天女散花一般,袅袅娜娜而下,身姿千柔万软,在砧板上卧成一个个千娇百媚的梦。

    冯若雪不禁鼓起掌来:“哇塞,看嫂子擀面条简直是看一场艺术表演,这种面条,我最多也就是吃过机器轧的,手擀的从没吃过哟。”

    杨倩边洗手边说:“现在愿意擀面条的越来越少了,快节奏的生活浪费时间,再说现在的人懒,宁愿吃个泡面也不愿废事儿。”

    “还有一点,”冯若雪补充道,“现在的年轻人会这样擀面条的也不多哟,下个世纪会不会失传呀。”

    “失传就失传呗,中国的饮食文化这么丰富,还怕享不到口福吗?”

    说着,杨倩点火,用煎锅煎了4个鸡蛋,洗了几颗菜心,开始烧水煮面条。

    卢飞头晚上就把去深圳该补的货该办的事一一记在了本子上。

    他每次去深圳办事都是按照行走的路线和档口的顺序,把一家家件件要办的事有条不紊地登记在本子上,到了深圳后,拿出本子来,即使事情再多,也是章法不乱,绝无遗漏。

    杨倩趁冯若雪不在的当儿,嘱咐卢飞道:“我昨晚开导小冯了,叫她往开发手机上用心,你今天和她闲聊时,再加把火,懂?”

    卢飞伸出两个手指,又点点头。

    杨倩又小声补充道:“小冯这孩子还很单纯,需要成长,咱们得多给她些营养……她说开发手机运气好的话,一年几百万是有的。”

    卢飞没言语,嗯了一声,又点了点头。

    面条端上桌,杨倩倒了少许小磨香油,青葱葱的菜心在油花里绿意盎然,黄白相间的鸡蛋像从草丛里冒出的鲜花,色香味向味蕾争宠,惹得冯若雪几乎直咽口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