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本朝科举考试名目之一。
会试分三场举行,三日一场,第一场在初九日,第二场在十二日,第三场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三场所试项目,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与乡试同。
会试取中者称“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第一名称“会元”。录取名额不定,本朝约取三百名左右,分南、北、中三地域按比例录取。各省被录取的名额,以应试人数及省的大小、人口多寡而酌定。会试揭榜后,中式进士须于下月应殿试。
本届会试虽是恩科,但录取人数并没有增加,相反因为加了恩科,本次前来报考的应届举人加上往届举人,明显人数有增加。
辛清纯这天哪儿也没去,会试第二天就要举行,今天再去三棵树也没啥意义。
考试准备已经做得很充分了,所以今天辛清纯在书房,只是整理自己做出来的日食也月食的实验结论。
经过前两日看考场的经历,让辛清纯有了一种危机感。这个年代的文人,或者说是读书人,名声很重要,若是被人玷污了,哪怕你考上了状元,也是黯淡的带着污点的状元。
所以他准备做两件事,短期内要做的,就是把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科学的传播出去;长期要做的一件事儿,就是把王阳明的学说带到这个时代来。
这两件事,都非常非常难,但是总要一点点开始的,相对来说,天文科学的传播,要快一些开始。至于王阳明的学说,等自己岁数再大一些再做也不迟,现在自己才十六岁,这个年龄,想将阳明心学拿出来成名,有些玩笑。
日食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太阳、月亮和地球之间,月亮把太阳光挡住,致使地球上的局部地方,即使是白天,也看不到太阳或只看到残缺的太阳,太阳完全被遮住称为日全食,遮住部分称为日偏食。
而月食,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地球把太阳光遮住,致使在晴朗的夜空,月亮也变得黑黑的,同样月食也分月全食和月偏食。
在这个时代,由于人们不了解月食的形成原因,迷信地认为发生月食是将要有大的灾难。
甚至人们还把月食叫做“天狗吃月亮”。
辛清纯自然知道,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现象。但是若想对日食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也不是简单的画张图人们就能理解你,这涉及到了天体运行和万有引力等等。
辛清纯准备考试结束以后,去钦天监拜访一下。
第二天天还没亮,辛府四处都是灯火通明,辛清旭和辛清纯要参加会试,这可是辛府当前压倒一切的大事,辛狗蛋的事儿也不行。
是的,辛府第三代长房长孙,辛清旭的大儿子叫辛狗蛋,评论区一直没人给起名,只好一直这么叫着。
李氏如同指挥兵马誓师的大元帅,吩咐着丫鬟小厮们备饭备车,又指挥辛清旭和辛清纯洗漱、用餐、整理考篮等等,这个时候,辛无疾都插不上话。
李氏现在组织赴考的经验那是一等一的,一应需要做的事情在她的吩咐下有条不紊,端的是指挥若定、气定神闲。
挂着侍读学士字号灯笼的马车,在全家人的期望与祝福下,走进了夜色里,向贡院驶去。
没办法不这么早出发,这年代的举子应考,贡院大门随着黎明太阳升起的时刻打开。如后世天安门广场升旗一般的时间。
贡院门口,熙熙攘攘的举子们,按照各自的省份列队,北直隶这里人数最多,郑文君、鲁小明等保定府举子,与罗然等顺天府举子凑到一处,彼此攀谈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