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明朝小状元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日食

底色 字色 字号

明朝小状元:第一百二十七章 日食(2/2)

    中国人自夏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关注记录日食了,商代出土的甲骨文对日食都有明确记载,时间次数等等记载的比较详细。

    国家出现日食月食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尤其是皇帝,自诩天子,受命于天,天就是你的领导,日食月食出现说明领导对你的工作不满意,你要拿出态度,立即改正。

    “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翻译过来就是:日食后该增加德行,月食后该减少刑罚,异常星象后应该讲究和谐。

    唐代大星象学家李淳风就认为:发生日食是皇帝失德,奸党当道的表现,如果发生日全食,那就麻烦大了,意味着要国亡君死,天下大乱,城池沦陷,疆土丢失。

    汉文帝年间曾经连续发生三次日食,把汉文帝吓的要死,一代贤主,尚且如此心虚,其他皇帝可想而知。

    一般这种情况下,国君要换上素服,停止娱乐活动,降低膳食标准,临时住在偏房中闭门思过,甚至还要下罪己诏,广泛征求臣民的批评建议,采取赦免罪犯,减轻赋税等具体措施以示悔改的诚意。

    当然也有例外的:东汉和帝年间,外戚窦宪把持朝政,恰好赶上日食,大臣趁机鼓噪说是臣子压主,天降灾祸,必须铲除奸党,结果汉和帝刘肇趁机除掉窦氏一家,重掌大权坏事变好事。

    比较而言,月食虽然也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古代对月食没有日食那么重视,例如“春秋”就只记载日食而没有记载月食,反倒是普通老百姓一看到“天狗食月”就十分激动,敲锣打鼓想着把狗撵走。

    正因为日食月食有这些特殊含义,也就成为一些野心家或者是起义家造反的由头,例如西汉哀帝年间,自然灾害比较多,还爆发了日食,就被王莽拿来做西汉气数将尽的荒唐理由。

    一日十数驿骑到来,一下子把乾秉朝给掀出一个窟窿。

    朝中大小官员,但凡有着上奏之权的,纷纷动笔,一时间奏章如同雪片似的飞向乾秉帝的御案。

    乾秉帝也懵逼了。

    乾秉帝这性子,前文有过一件事儿能看得出来,乾秉帝明知道《三字经》浅显易懂,有利于教化,是不可多得的启蒙读物,可就是因为《三字经》没有将本朝写进去,他当即表态暂缓刊行,直至辛清纯续上了四句关于乾秉朝的话语,才得以刊行天下。

    乾秉帝,好虚名。

    这日食发生在一个好虚名的皇帝的任期,可就是大事儿了。你不是好虚名么?现在上天说了,说对你的工作不满意,说你失德。

    乾秉帝一下子慌了神,盯着御案上厚厚的奏章,却没有一丝打开的勇气。

    他还没定下神,这个时候,内阁首辅、次辅等人再次求见乾秉帝。

    没错,是再次,内阁在接到陕西等地发来的日食文书时,第一时间就求见了乾秉帝。

    可是内阁诸臣第一次拜见乾秉帝,并没有谈出什么结果,乾秉帝想视而不见,想顾左右而言他,想模糊低调处理,可是,众阁老不干。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