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武侠修真 > 五兵秘 > 第六章 迷道

底色 字色 字号

五兵秘:第六章 迷道(2/2)

    等了半炷香的时间后,众人忽然感觉脚下的甬道好像在动,低头一看,发现那甬道竟然正在缓缓往下沉去,甬道原本与石阶前的地面平整相接,现在地面比甬道高了一寸有余,而且这个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

    这甬道原来会动?众人有些害怕,赶紧从甬道跳了出来,退到石阶上,眼看着甬道一点点沉了下去。

    下沉的过程持续了盏茶的功夫,到最后整条甬道都沉了下去,前方只剩下一个空洞。火把照射的有限范围内什么也看不到,黑暗仿佛无边无际,谁也不敢贸然上前。

    过了一阵,他们脚下又传了一阵轻微的轰隆声,接着他们看到,那条沉下去的甬道又一点一点地升了起来。

    甬道上升的过程和下降的过程一样缓慢,一直持续了一盏茶功夫才完全升起来,升起来的甬道刚好与石阶前的地面严丝合缝地接上,一点痕迹也没留下,就好像从来没有移动过一样。如果不是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他们根本不相信眼前这条甬道可以移动。

    有人看一眼墙壁,大喊了一声:“你们看。”

    众人朝他所指位置看去,发现甬道右侧的墙壁上有一个刻印,正是最开始卓无双留在墙上的那个刻印。

    接着没过多久,众人又听到了那消失已久的“撕啦”声,卓无双拖着被磨断了尖头的钢刀再次出现在众人眼前。

    众人还记得卓无双最开始进入甬道是右手持刀在墙面上划痕,现在他仍然是右手持刀与他们面对面相遇,卓无双的右手也即是众人左手边的墙壁上有一条长长的划痕,而最开始进入甬道时留在右侧墙面上的划痕却不见了。

    卓无双看了一眼他左侧的墙壁,看到墙壁上的印记以及消失不见的划痕,又听众人讲述了甬道下沉又上升的过程,顿时明白自己的判断不错,这果然不是同一条甬道,而是两条甬道组成。

    至于这两条甬道到底是怎么运作,他还不不清楚。

    动脑这件事从来都不是卓无双所擅长的,他只能把希望寄予其他人。众人看着甬道埋头苦想了好一阵后,才终于有聪明人想通了其中关键,大喊一声:“我知道了,两条甬道,两个半圆!”

    众人循声望去,发现说话的是一个瘦瘦的中年男子,正是余老四那位懂得周朝金文的朋友朱先生。

    卓无双走上前问道:“你想通了?”

    朱先生点了点头,举起两只手在身前摆个圆形,一边比划一边说道:“很简单,甬道是两条半圆形的道路组成在一起的。”

    他把两只手右手往上抬,左手往下落,然后继续说道:“最开始的时候于石阶相连的是上面这条半圆形甬道,当我们从石阶走进这条甬道,也就是从我右手拇指指端位置触发,沿着道路一直往前,这个前行的过程触发甬道里的机关,这整条甬道就慢慢落了下来。

    “因为下落的过程很缓慢,甬道又长又黑,我们置身其中也感觉不到甬道在变化。等我们走到这条半圆甬道尽头,也就是我右手食指指端位置时,整个甬道下移过程已经完成,两个半圆的甬道就在下方合道,我们继续往前就会从右手边那条半圆甬道走进我左手边的这条甬道上来。”

    朱先生又把左手缓缓上抬,继续道:“等我们继续走了一阵,又会触发我左手这条甬道上的机关,让这条甬道缓缓上升,上升的过程同样不被身在甬道中的我们察觉。等上升过程完成,我左手这条甬道就取代了原来右手那条甬道回到了石阶处,我们顺着这条甬道走下去最后就回回到石阶前。因为是代替原来的甬道,所以还是只要一条路,不过从最开始往里走变成了往回走。”

    接着他双手来回交替升降,跟着补充道:“这两条半圆甬道上的机关触发应该是跟进入的位置有关,如果从石阶前进入甬道则为降,从一条甬道进入到另一条甬道则为升,整个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循环。”

    众人听懂了他的描述,顿时面露难色,“那这样岂不是一直都是死循环?不管怎么走都会,到最后都会回到原点。该怎么破解?”

    朱先生摇了摇头,表示自己还没想到。

    这时卓无双又开口了,他道:“你们在甬道里,有没有感受到风的存在?”

    众人想了想,摇了摇头。卓无双继续道:“我第三次独自行走,在走到一半的时候,有那么一段时间里感受到有风吹来,而且前后两个方向都有风。”

    朱先生受到卓无双的启发,顿时想到了一种破解方法,他拍了自己脑门一掌,喜道:“有风就代表有出路。如果我判断不错,卓大侠的感觉也没错。那岂不是两条甬道在下方相连接时,下方是有出路的?这时候往回走是不是就能从下方走出去而不用再触发机关回到上方?”

    发现了破解之法,众人均是大喜。卓无双也觉得朱先生说的这种破解方法是一种可能。如果往前走只能是死循环,那么走到一半再走回头路,未必不能将这种循环给切断。他道:“还是要先找到两条甬道的连接处。”

    既然两条甬道是互相替代关系,那么两条甬道的路程应该是一样的,整个路程的一半位置应该就是两条甬道的连接处。

    众人于是再次步入甬道,走到大概一半左右的位置后,卓无双留在原地,其余的人继续往前走,触发另一条甬道上的机关,再由卓无双来寻找准确的连接处。

    卓无双找到准确的连接处后,立刻在墙上做下记号,等着其他人到来。等他们走完完整一圈并再走个半圈来到卓无双身前,他们在两条甬道的连接处停留下来静心感受,果然感觉到身前后身后都有细微的风涌感觉。

    此时的道路应该是与外界连接的,所以才有风涌进甬道。他们找着先前所想,和卓无双一起从来的路原路返回。

    然而往回走了半圈后,他们还是回到原点的石阶前。看来这走一半往后走的方法也不是真正的破解之法。

    他们又思考了一阵后,卓无双提出了一种可能。他道:“会不会是要从两个方向同时行动?甬道上的机关既然有升有降,那只要同时触发升和降相抵触,有可能就既不会升也不会降。”

    众人对卓无双提出的这种想法并不认同,要是他的想法错了,两种机关同时触发的结果如果不是不动,那很可能因破坏运行规律而有造成机关损坏,他们也可能被困在机关里,那就彻底成为死路了。

    卓无双动拳头的本事是厉害,但动脑的本事可真不怎么样。只是碍于卓无双的拳头,大家都不敢表现出来,对于卓无双提出的看法也不置可否。

    卓无双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自从他醉酒后说出那句:除非遇到拳头解决不了的事,否则绝不动脑的经典名言后。江湖中人全都把他当成是只知动拳不知动脑的莽夫,此后但凡遇到点需要动脑的麻烦事,都不信他。

    多年来连与他要好的朋友也这样看他,更别说这些不认识的外人了。也就是他的拳头够硬,别人不敢明着嘲笑他,但心里不知把他当成怎样的莽夫在嘲笑了。

    他个性骄傲,向来不屑向其他人解释什么。他的想法其他人不听就不听,他也不在乎,只要自己相信自己就行。

    不过这次要证明他的想法,光自己相信是不够的。他也不可能一个人同时分身走两条路,至少要有一人相信他,肯与他一起行动才行。

    怎么让别人相信他?用拳头?太粗暴,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尽量别用,求人?完全不是他的行事风格,更不可能了。

    正当卓无双思考怎么说服他们,那位朱先生又开口了,他道:“卓大侠的想法是有可能的。我听人说过,奇门之中有一种互斥互补的双重机关,这种机关往往有正反两面,单独触发正面或反面都无效,只有同时触发正反两面才能破解整体机关。这两条甬道的升降关系不正是互斥互补么?我觉得这很有可能是奇门机关,要同时触发才能破解。”

    朱先生是识破了甬道机关的聪明人,有他发言支持卓无双,众人的看法又有改变。想了一阵,左右没有其他办法,不如试试好了。

    就算真出了什么问题,有卓无双这绝顶高手在,至少能保他们安全。

    于是众人按照卓无双的想法,先走到两条甬道的连接处,然后分成两拨,一拨继续往前,一拨转后往回走。

    两拨人一路走下去,明显感觉到前方传来的风声渐响,看样子卓无双的方法的确就是破解之法。到最后两拨人在一个洞口前再次汇合,而洞口内终于不再是向上的石阶,而是一个极空旷的平台,甬道里的风就是从平台里传来。

    卓无双证明了自己不是无脑莽夫,众人赶紧对他一阵恭维。虽说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客套话,对自己的看法未必真的有所改观。但好话听着就是顺耳,卓无双自己心头挺高兴,也就照单全收。

    众人这才发现,这位逆流第一高手似乎并不像传闻中那样骄傲自大、无视旁人,他个性是很骄傲,但人还是挺好相处的。

    一行人沿着平台往前走了一阵,很快又来到一扇石门前。

    在那石门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周朝金文。经朱先生解释,上面的内容翻译过来就一句话——前路凶险,回头是岸。

    都到这一步了,还想着劝我们回头?当我们是闹着玩呢?众人心中都是一阵不爽,一个脾气暴躁的刀客拔出长刀,对着石碑就是一刀劈下,同时嘴里喊道:“我退你奶奶个腿。”

    刀客把石碑劈碎,然后伸手就朝石门推去。

    石门缓缓开启,众人只觉有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回到了千年以前。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