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为仗剑游:第百四五章:间关百战死,忠魂护国长(1)(2/2)
丁猛沉思道:“三哥的意思是让宁哥撤回去,咱们在上面顶着?”忽然笑道:“这样可以,咱们顶他一天一夜,让宁哥走得远远的,凭着‘板肋玉麒麟’的能耐,辽贼的马可别想追上。”
诸葛尚无奈一笑,看向在一旁饮酒的陈宁:“咱们兄弟是这么想的,那宁哥是不是愿意呢?”
李晟打眼看向陈宁,见陈宁还在自斟自饮,急道:“哎呀,宁哥你就别喝了,赶紧听我们的,就快些回去吧。”
陈宁不答,只抬头看向外面,那一片灰蒙蒙的天空。过了一会,忽听得外面有些吵闹,一个卫兵冲进来急报:“关外敌军叫阵!”
陈宁依旧看着外面愣愣出神,喃喃道:“看样子,是要下雪了啊。”
诸葛尚将手一挥,吩咐下去:“全军保持戒备,在他们有动作之前不要管他们。”卫兵领命去了。
四人依旧看着陈宁,不知道陈宁现在在想些什么,忽然陈宁大笑起来,笑得欢快,笑得响彻云霄。
李晟看着陈宁不住大笑,赶紧问道:“宁哥啊,这都火烧眉毛了,你笑什么啊!”
陈宁猛然站起,神采飞扬,朗声道:“我如何不笑?想我生于富庶之家,长为纨绔子弟,学文不成、习武不精,江湖浪荡,不学无术。
“幸而豫王殿下不以我无才无德,收我为徒,传我武艺,使我潜心数载,终有小成。殿下每待我为亲子,常视我如己出,使我感激涕零,誓报殿下,不畏生死。
“后殿下奉皇命西征花剌子模,以我为副将,我自鞍前马后,随侍殿下,非为讨取功名,只求稍报大恩。及我轻骑破敌,讨贼三万,实非战之功,乃殿下智谋之绝,亦假吾皇天威之盛也。
“此战后,殿下日老,终卸重任。陛下命我为后继,委我以兵事,使我权势日大,声名日盛,登门访求者络绎不绝。我每感皇恩,便觉如芒在背,只得兢兢业业,闭门谢客,不敢稍负天恩。
“此后更有圣平郡主不以我身卑名贱,委身下嫁,使我受宠若惊,日日叩谢苍天。
“后陛下委我以讨贼伐寇之重任,予我天下兵马之大权,吾皇对我信任如此,使我一时权势无两,然今期年已过,贼未尽死,寇未尽除,乃我之过也;诸位兄弟随我出生入死,欲报家国而取功名,却今日被围孤城,前有虎狼贼寇,后无老弱援军,亦我之过也。
“想我陈野清逍遥半世,游戏人间,本应碌碌终生,然偶得深受吾皇浩荡洪恩,位极人臣,却无尺寸之功以报陛下,无安国之策以抚百姓,本已有负圣恩,万死莫赎。
“竟不意今日临至将死,天许我立万世之功,成千秋之名,何其幸哉,上天待我不薄,待我不薄啊!来,兄弟们,干了这杯酒!”
话声落时,已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随即将酒杯用力一甩,摔了个粉碎,然后头也不回地出了偏厅。
在陈宁支走林少聪和宋宜然时,诸葛尚便知道他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此时他这一番话,显然已是有了赴死之心。
李晟却没领会陈宁的意思,酒也没喝便嚷道:“宁哥,宁哥,你什么意思?”
他刚要去追陈宁,便被诸葛尚拦了下来。他不明所以地看着诸葛尚,诸葛尚则端着酒杯对他道:“兄弟,干了这一杯,这是咱们黄泉路上的壮行酒。”
丁猛也明白了陈宁的意思,端起酒杯起身道:“好,要走一起走。”
李晟这时才领会过来,他初时心疼陈宁,转而又想起兄弟义气,大笑起来,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喝道:“临走多拉几个垫背的,让他们在路上伺候好咱几位爷爷!”
宋子明并未说话,只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他虽没位列十六骑,但他跟随陈宁多年,对陈宁敬佩不已,今日能与陈宁共同赴死,正是求之不得的荣光。
四人走出偏厅,此时陈宁已在校场集合全军,四人也各自牵马,站在了部队的最前面。
陈宁面容严肃,双目扫过这仅剩的三千人,但见得这三千人个个精神矍铄,便取了长枪,翻身上马。
见主帅上马,三千将士齐刷刷上了马,手中刀剑出鞘,枪矛紧握,杀气腾腾。
陈宁面向这三千人,大声喊道:“全军听令,家有老父母者,出列!”
话音一落,上百人走出队伍。
陈宁又道:“尚未婚配及膝下无子者,出列!”
这回又有数十人走出队伍。
陈宁继续道:“家中独子者,出列!”
李晟“呿”了一声,催马走出队列。
陈宁朗声道:“其余人等,随我出关杀敌!”
这时李晟大喊:“宁哥慢着,当年咱们兄弟说‘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今天这话你都当个屁给放了?我是家中独子不错,但我娘的性格你宁哥再清楚不过,我若是舍了兄弟逃回家去,我娘第一个剁了我!”
陈宁急道:“李晟,你……”
李晟大声道:“宁哥,你若不让我一起上阵,那我干脆撞死在那城门上,也算对得起咱们兄弟情义了!”
说着也不等陈宁继续相劝,催马便向关门口而去。那些个同样出列的人马被李晟激励,当即也策马跟着李晟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