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手握铭山八郡时,也并非齐国之对手,更何况如今北面所有天险都已经丢失,又怎么可能会赢得战争。
赵国宣布与齐国停战后,退出了三国反齐同盟。
如此一来,所谓的同盟阵线,早已经破裂。
周国也开始从楚国撤军,不再作无谓的牺牲,同样在北边边境增派兵力,谨防楚国袭扰边境。
周国派出使者,向齐国皇帝赔礼求和。
周齐和谈,停止战争。
经过一年多的苦战,齐国成功收复铭山八镇,以及江州南部旧地,重新掌握了南部的天险防线。
此时,距离李衡登基,已经过去了两年五个月。
将近三年时间,李衡从一个傀儡昏君,统一了整个大齐十九州。
但江山统一的步伐,仍然没有停止。
数十年前,曾经属于齐国的边境地带,一点一点地被他国侵占,如今齐国国力强盛,是时候将这些失去的东西,统统夺回来。
而在西面,代州方面的战争,已经持续了许久。
双方互有胜负,持续不断的攻城。
在代州西北部,楚国仍占领着齐国两座小城池。只是这两个城池战略地位并不高,故而齐军没有第一时间夺回。
而且这两座城,是五十年前两国和约中,齐国割让出去的,年代久远,当代人已经遗忘不少。
如今收复故土的机会,摆在了李衡眼前。
他将完成太祖皇帝都没能够完成的使命,那就是完完全全地一统十九州之江山,恢复往日之荣光。
齐赵战争结束后,关羽以及吕布的部队,分别驻守在铭山八镇以及江州,暂时没有退回关中。
得到皇上命令后,留下防卫部队,关羽便带着精锐主力北上,准备进行大齐统一的最后一战。
而身处江州的吕布,则被命名为征北大将军,带领部队开始北上,准备抵达游牧部落侵扰。
由于齐国这两年间,经历一直放在南边以及西面,没有多余的兵力镇守漫长的北边阵线,故此巴泽部落时常南下袭扰,劫掠百姓以及牲畜,甚至攻占大齐城池,导致北境威胁不断。
如今南边战事已平,是时候解决这个隐患。
吕布率领数万精骑兵北上,日夜兼程。
而与此同,关羽部大军,也开始赶往代州。
齐军内部,再一次开始轮换。
黄文敬退回关中,随即被派往南边负责防卫事宜。
关羽接管代州战事,行军两个月,部队休整一个月后,对楚国发起最后攻势。
即便是周赵两国已经选择和谈,楚军仍是要继续战争。
只有无休无止的对外战争,才能掩盖楚国内部即将爆发的矛盾。
但久战的楚军,完全不是关羽部精锐的对手。
关羽主力出动,成功收复大齐旧城,将楚军势力完全赶出代州,追击一百里,使得楚军望而生畏,一路打到楚国都城附近,使得楚国不得不签下和约,从此不敢再冒犯齐国边境。
在此期间,吕布大军北上,驱逐北狄,一路将战线推至寒山一带,以寒山之险,保卫大齐国土之安全。
自此之后,大齐十九州全境,全部被齐军所掌控。
无论是北境四州,还是淮南三州,都已经尽数在齐军的控制之中。
大齐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生机。
定武三年,大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