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的战事愈发激烈,而京城凌阳,反而愈发平静。
在皇上的权衡下,朝廷内外一片祥和。
如今朝中的大臣势力,已经不像当初那般两派争夺。
自从宫廷刺杀案过后,魏忠贤派势力被完全削弱,而后又传来兵变消息,魏忠贤“引咎辞官”,从朝廷退下。
如今整个朝廷之中,文武百官,大多是房玄龄一手提拔的能臣,再也没有旧势力的党羽。
这一场暗地里的清洗旧势力行动,历时了数个月,才慢慢将吸附在朝堂中的旧党一一清除。
除此之外,关中的门阀势力,在朝廷的压力下,也大多退出了争斗。
随着科举制的顺利实行,寒门势力,渐渐取代士族门阀,成为大齐的主要力量。
内政上的成功,得益于李衡对于各派别官员的控制,每一位觐见皇上的官员,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除了控制关中这个政治中心外,李衡对地方的控制也逐渐加深,
当今大齐之所以叛乱四起,就是给予了大多地方的自治度,地方腐败丛生,百姓民不聊生。
藩王势力,当年也是齐国难以形成绝对统一的缘由。
现在大齐十九州之中,已经没有任何一个皇族。
由于战乱,地方的李氏皇族,大多消失不见。
在关中,早在陆晟篡位后,李氏皇族宗亲早已经被其杀戮干净。
如今齐太祖的血脉,只剩下李衡一人。
当了皇帝已经一年多,李衡甚至还没有皇后。
在朝中官员的引荐下,李衡最终与叶氏一族之女通婚。
这些政治联姻,李衡也只是为了稳固整个大齐王朝。
天下未定,难以将精力放在儿女情长上。
除了内政上,军事上的事情,更为消耗李衡的精力。
各方传来的战报得知,目前大齐的战事较为乐观。
代州方面,陈子光部成功守住了楚军一轮又一轮攻势,直到黄文敬率部抵达,后勤补充加上援军到来,楚周联军更加无法突破代州防线。
而在南面,吕布在猛攻铭山防线的东镇关口足足七天之后,终于拿下了最为关键的一个关口据点。
如今大齐南线军,东西各掌握了一个重要据点,威胁赵军整条铭山防线。
在铭山一线,赵军一度想夺回被关羽部占领西镇关口,但无一成功。
久攻下去,赵军反而伤亡惨重。
军事上,目前齐军获得绝对优势。
而在经济上,大齐十九州都开始出现复苏之状。
今年的秋收季节,根据朝廷以及地方官员统计,本年的粮食产量,是去年的三倍之多。
没有了战乱的关北以及南方各州,已经逐渐恢复了生产力。
大量流民重新获得土地,安分地投入生产。
据得知,西北夏州,甚至有不少楚国的百姓迁入,使得大齐现在户籍数,甚至超过鼎盛时期。
定武一年,是大齐王朝真真正正的盛世。
【恭喜宿主帝皇值已达到一万,升级为“盛世帝皇”】
【获得加成,国家臣子忠诚度加二十,贪腐度减八十;百姓稳定度加一百,生产加五十;武将战力值加五十】
在得知如此之多的加成后,大齐整个官僚体系,完全忠诚于皇上本人。
而李衡的根本利益,在于维护大齐王朝,以及保证百姓的生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