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州。
巴陵城。
远远看去十里外,黑压压的楚军士兵,正整装待发,随时对前方的城池发起猛攻。
在此之前,楚军已经数次对巴陵城展开进攻,不过大多是佯攻试探,似乎是为了探明城中有多少齐军兵力。
齐军在巴陵城部署的兵力,是整个西线战场最多的,足足有八万之众,相比之下,同样战略地位重要的西山关,也只有五万大军。
巴陵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刺入楚国领土的一把尖刀,齐军占据此处,进可威胁楚国三面,退可与西山关组成西面防线,保卫代州的安全。
当初巴陵城割让给楚国后,齐军便多次在代州战事上失利,如今重新夺回此重镇,必然不会再次丢掉。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代州军总指挥陈子光,特意亲自前来巴陵城指挥城防。
如今整个代州军中,有半数的将士,是曾经追随陈子光起义的农民军士兵,经历了近乎一年的苦难,他们已经从当初的流寇土匪,蜕变成为了大齐一支颇具战力的部队。
虽然在三个月前,面对楚军猛攻时颇有失利,但凭借将士们顽强的意志,最终还是守住了代北,为黄文敬夺回龙康城争取了时间。
陈子光知道,他们只需要坚守五日,黄文敬将军所率领的朝廷大军,正从兖州赶往代州。
朝廷将各部队调来调去,实在让陈子光颇为费解,当初黄文敬率领将士们一鼓作气,拿下了代州失地,完全可以趁着这一股气势,直接将楚国东部的地区全部收入囊中,但就在这个时候,皇上却召回黄文敬,在其委派到南边进行防御。
而黄文敬一走,那代州的防御重任,再一次落在了陈子光身上。当他得知是关羽将军前来顶替黄文敬将军的位置时,他还以为齐军的主公方向会在楚国这边,但关羽将军却率领部队长驱直入,直接杀到楚国东南,却并不占领城池,反而只是借道攻打安州,这让陈子光深感震惊,同时也有几分困惑。
在陈子光看来,能够攻下楚国的城池,完全比收复安州更有意义。
西面的楚国,是齐国最大的威胁。
关羽将军带兵杀到安州后,代州的防御,又是由陈子光负责。
如此反复,搞得陈子光心力憔悴,在听闻黄文敬将军会再次返回代州后,他才放心不少。
在他的脑海,楚国占据西山关的画面,依旧历历在目。
陈子光深知自己与名将黄文敬的差距,出身贫寒的他,内心并无自信。这几日成功守住巴陵,给他增添了不少信心。
前几日情报传来,周国的大军已经靠近代州一带,准备与楚军一同进攻巴陵城。
楚军兵力与周国的相加,足足有十五万之众,是整个西线战役中,陈子光所面临的最多敌军。
巴陵城中八万将士,务必抵达住敌军的第一波攻势,直至黄文敬率部前来增援。
楚军的总攻之日,已经来临。
听得西面鼓声大作,楚军军旗飘扬,在楚军军阵后,依稀看见周国军旗。
楚周联军,正要趁着大军集结的势头,一举拿下战略要地巴陵城。
巴陵城以及西山关,是楚军难以逾越的大关,只要拿下巴陵,便可从三面包围西山关,重现两月前的战况。
面对敌军的强势进攻,陈子光部已无退路,只有坚守住,一切才有希望。
楚军士兵率领对巴陵城墙发起强攻,盯着漫天的箭矢,以及齐军的飞石阻碍,缓缓地将登城车推向巴陵城。
攻城车已经靠近巴陵城,巴陵城中的投石车,没能完全将楚军的攻城器械摧毁。
激战半个时辰后,楚军开始登城作战。
云梯与攻城车同时架上,楚军士兵负责打头阵,一群亡命之徒往巴陵城楼而去。
“顶住!不能让任何一个敌人爬上城墙!”
为了鼓舞城中守军士气,陈子光亲自下场作战,身先士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